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6354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 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 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本 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规划、建 设、运营、维护、使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开 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坚持 顶层设计、整体防护,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 充分发挥运营主体作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同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第四条 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按照国 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监督本行业、本 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关键信息

2、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公 安、国家安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国家密码管理 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网络安全保护和 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第五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 下称运营者)对本单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负主 体责任,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 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国家鼓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外的网络运 营者自愿参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第六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 级保护制度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第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发现危害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有权向网信

3、、电信、公安 等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 门。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 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第二章支持与保障第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 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 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第九条国家制定产业、财税、金融、人 才等政策,支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相关的技术、 产品、服务创新,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培养和选拔网络安全人才,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的安全水平。第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

4、准体 系,利用标准指导、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 护工作。第十一条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开展工作绩效考核评价。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政府部门、运营者、 科研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网络产 品和服务提供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合作。第十三条 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应当设立或明确专门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关键信息基础 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并组织实施 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规划,建立健全工作经 费保障机制并督促落实。第十四条 能源、电信、交通等行业应当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网络 功能恢

5、复提供电力供应、网络通信、交通运输等方 面的重点保障和支持。第十五条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侦查打击 针对和利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的违法犯罪活 动。第十六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下列 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和行为:(一)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关键信息 基础设施;(二)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未经授权向他 人提供可能被专门用于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的技术资料等信息;(三)未经授权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 渗透性、攻击性扫描探测;(四)明知他人从事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 施安全的活动,仍然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 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广告推广、支付结算 等帮助;(五)其他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

6、 和行为。第十七条 国家立足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积极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的国际交 流与合作。第三章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第十八条 下列单位运行、管理的网络设 施和信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 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 益的,应当纳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范围:(一)政府机关和能源、金融、交通、水 利、卫生医疗、教育、社保、环境保护、公用事业 等行业领域的单位;(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信 息网络,以及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其他大型公共 信息网络服务的单位;(三)国防科工、大型装备、化工、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科研生产单位;(四)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

7、新闻单位;(五)其他重点单位。第十九条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等部门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按照关键信息基 础设施识别指南,组织识别本行业、本领域的关键 信息基础设施,并按程序报送识别结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有关专家作用,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 别认定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二十条 新建、停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的,运营者应当 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运营者 报告的情况及时进行识别调整,并按程序报送调整 情况。第四章运营者安全保护第二十一条建设关键信息

8、基础设施应当 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 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第二十二条运营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并组织落实,对本单位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全面负责。第二十三条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 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 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漏或者被窃取、篡改:(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严格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二)采取技术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和 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三)采取技术措施,监测

9、、记录网络运 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 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 密认证等措施。第二十四条 除本条例第二十三条外,运 营者还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国家标 准的强制性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一)设置专门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网络 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进 行安全背景审查;(二)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三)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及时对系统漏洞等安全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四)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 进行演练;(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五条 运营者网络

10、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制定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并监督执行;(二)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技能考核;(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网络安全教 育和培训计划;(四)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应对处置网络安全事件;(五)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网络安 全重要事项、事件。第二十六条 运营者网络安全关键岗位专 业技术人员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执证上岗具体规定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门会同国家网信部门等部门制定。第二十七条运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每人每年教育培训时长不得少于1 个工作日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教育培 训时长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第二十八条运营者应当

11、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测评估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上线运行前或者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进行安全检测 评估。运营者应当自行或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情况报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 门。第二十九条 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 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 按照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进行评 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章产品和服务安全第三十条 运营者采购、使用的网络关键 设备、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12、。第三十一条 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 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网络产品和服 务安全审查办法的要求,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并与 提供者签订安全保密协议。第三十二条 运营者应当对外包开发的系 统、软件,接受捐赠的网络产品,在其上线应用前 进行安全检测。第三十三条运营者发现使用的网络产 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的,应当及时 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涉及重大风险的应当按规 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三十四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维 护应当在境内实施。因业务需要,确需进行境外远 程维护的,应事先报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和国 务院公安部门。第三十五条 面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 安全检测评估,发布系统

13、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 攻击等安全威胁信息,提供云计算、信息技术外包 等服务的机构,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具体要求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 部门制定。第六章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检测评估 第三十六条 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建立关键 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通报制 度,组织指导有关机构开展网络安全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通报工作,按照规定统一发布网络安全监 测预警信息。第三十七条 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应 当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 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本行业、 本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和安全风险,向 有关运营者通报安全风险和相关工作信息。国家行业主管

14、或监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安全 监测信息进行研判,认为需要立即采取防范应对措 施的,应当及时向有关运营者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 防范措施建议,并按照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的要求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三十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 部门、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 构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促进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第三十九条国家网信部门按照国家网络 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统筹有关部门建立健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应急协作机制,加强网 络安全应急力量建设,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组织跨行 业、跨地域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本 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

15、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 织演练,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灾难恢复能力。 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或接到网信部门的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对,并及时报告有 关情况。第四十条 国家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应当 定期组织对本行业、本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 全风险以及运营者履行安全保护义务的情况进行抽 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指导、督促运营者及时整 改检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的抽 查检测工作,避免交叉重复检测评估。第四十一条 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关键信息 基础设施安全检测评估,应坚持客观公正、高效透 明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检测评估方法,规范检测评 估流程,控制检测评估风险。运营者应当对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检测评 估予以配合,对检测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第四十二条 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关键信息 基础设施安全检测评估,可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运营者相关人员就检测评估事(一) 项作出说明;查阅、调取、复制与安全保护有关(二) 的文档、记录;查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制订、落实(三)情况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措施规划、建设、运行情况;(四)利用检测工具或委托网络安全服务 机构进行技术检测;(五)经运营者同意的其他必要方式。 第四十三条 有关部门以及网络安全服务 机构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