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66339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创优调查分析报告 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对开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根底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对新的开展形势,如何加快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是我们急需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市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现状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河道整治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三义寨、柳园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通许、XX

2、县区省级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和赵口引黄灌区骨干工程维修,对贾鲁河、涡河等流经市内的主要河道进行了清淤治理。据统计,全市共有机电井8.5万眼,井灌面积可达43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483.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旱涝保收面积3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9.3%。 2、耕地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沃土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先进适用土壤肥料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培肥了土壤,提升了地力,耕地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有效提高了作物品质,粮食总产和单产都到达了历史最好水平。以来,市属五县相继承当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工程,累计投入补贴资金890万元,完成了2万多个土样的采集与测试,落实万亩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3、2023个,改造中低产田12023万亩,提高土壤有机质0.02%,推广配方施肥面积689万亩次。通过工程实施,市县两级土肥队伍得到了加强,技术手段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市、县都建有土肥测试中心,都能独立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劳。 3、农畜产品质检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全市两级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三层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检体系已根本形成。共建成市级检测机构1个,县级监测中心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站4个。市农产品质检中心被农业部授权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被省中心授权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同时,市级蔬菜、果品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已经启动。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

4、中心已通过省级验收,并投入运行,年承检能力可到达畜产品202300个指标、兽药和饲料产品202300批次以上,畜产品、兽药、饲料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测工程可检率到达50%以上。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我市的农畜产品的平安水平和竞争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4、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升。新增大型农机具867台,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000多台,农机总动力达616万千瓦。在农业机械拥有量增加的同时,全市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进一步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到达70%。全年完成机耕面积542万亩,机收面积426万亩,其中联合收割面积423.79万亩,完成机脱小麦占全

5、市麦播总面积的96%以上。 5、农村社会建设得到较快开展。一是加强了农村“水、气、路、电根底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平安工程,解决了16.9万人的农村饮水平安问题;新建沼气池3.2万座,全市农村沼气池已达8万多座;实施“村村通和电网改造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和电网建设深入推进,根本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路通电。二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开展。目前,我市已建成11个农业信息网站,32个信息效劳平台,58个乡镇信息效劳站,已实现了村村通 ,1628个村能够上网查找信息,约占全市行政村数的70%,电信、网络已成为农民获得农业信息和效劳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市在农业开展中投入巨大

6、,农业根底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上,还存在比拟突出的问题。 1、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投入缺乏。在政策性投入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在逐年增加,但相比我市农业经济开展对于根底设施的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中要求地方配套的资金,由于市、县两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相对困难,对农田水利根本建设专项投入明显缺乏。另一方面,国家投入的资金多用于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对于伸入到田间地头的支渠、毛渠等排灌设施那么投入较少。在金融性投资上,农行、农发行、农信社本应是农业根底设施投资的主体,但近年来受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效益的影响,银行主

7、业已是“弃农经商,加上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多是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工程,金融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融资难、信贷难问题较为突出。在农民自筹上,当前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千家万户经营,各自只管责任田,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对于周围排灌渠系的简单管养、疏通、维修都成了问题,出现了管理缺位,加之我市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根本没有能力投资组织统一的维护,基层村组管理范围内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远远不能满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同时,由于资金欠缺,良种繁育体系难以健全,良种和技术的引进、繁育、推广力度不大;植物防治和检疫体系建设落后,仪器设备老化

8、、落后;从事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工作的人员知识老化却又难以得到及时培训,素质偏低,许多科研课题无法展开,许多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推广。 总之,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缺乏,我市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开展水平的实际需要,甚至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开展。 2、传统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现代农业开展滞后。受土地政策制约,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无法开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生产手段相对落后,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仅到70%,而山东、浙江等一些兴旺地区已经到达80%,甚至90%。设施农业开展严重落后,节水灌溉面积小。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由于长期重氮轻钾、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施肥

9、不当和高毒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土壤碱化、硬结严重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普遍发生。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规模较小,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营销体系还未建立,农村市场环境亟需改善。 3、农业减灾抗灾能力不强。一是农田排水不畅。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为483.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50万亩。这就说明约有135万亩农田排水不畅,轻那么形成田间积水,重那么造成涝灾。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但凡土质较重的地方,几乎都是怕涝不怕旱,个别地方排灌渠道淤塞,不仅涝不能排,而且旱不能浇;但凡夏秋雨水较多的年份,棉花、玉米等秋作物都不同程

10、度地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二是引水灌溉面积小。我市紧邻黄河,引黄灌溉应是我市的优势。然而我市的引灌覆盖面积却十分有限,管理不到位,运行本钱较高,往往是下游掏钱,上游用水,农民群众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加上惠济河等内河污染严重,灌溉成效明显萎缩。多数地块只能靠井水灌溉,但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井浇田受此限制影响较大。三是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艰巨。我市耕地土壤沙化较为严重,水源修养能力差,粮食单产在800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424万亩,占到全市591万亩耕地的三分之二,大多还是“靠天吃饭,产量低而不稳,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如遇大的涝灾或旱情,将会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4、农业根底设施管理体制不顺,

11、管护机制不活。我市的农田水利根底设施大局部是改革开放前或初期修建的,由于建设标准低和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平安隐患多,抗灾能力差,加上近年来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因修筑道路、建设厂房等,导致公路两旁、厂房周围排灌渠系等根底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目前,我市农业根底设施的管理机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的实际需要,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工作职责不清。由于农业根底设施管理体制不配套,管护机制不完善,相当一局部的农业根底设施工程建成后,由于管护的措施不到位,管护的责任不到人,管护的资金不落实等原因,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有人建、无人管,边建边毁、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重

12、点设施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农村道路建设,在我市以前已完成的“村村通公路中,由于排水设施的不完善和道路维护跟不上,才三年多时间,那时修建的柏油路,现在一些道路已是坑洼不平,损毁严重,局部农村又出现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农田水利设施也是如此:由于水源、供水、排水、治污节水等环节实行分割管理,难以建立、制定适应市场规律的、与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的标准管理措施,致使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已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农田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速开展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农业根底牢那么生产丰,生产丰那么农民富。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是当前和今

13、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必须尽快研究解决制约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瓶颈问题,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结合实际,长抓不懈。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农民负担监督查处力度加大,一些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对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缺乏,认为搞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花钱多,效益不明显。因此,愿意大笔投资搞城镇根底设施建设或开展工业及第三产业,不愿投资在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上,造成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研究、不解决,能推那么推,推不了那么拖,在农民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14、甚至可以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望。 在市九次党代会上市委就明确提出了“三大跨越,而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就是必须加快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结合我市近期开展的“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开封大开展大讨论活动,建议有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带头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根底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开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应统筹城乡开展把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作为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底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

15、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用科学开展观统筹解决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真正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解决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措施,具体部署,从而尽快改变我市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公务员之家 2、以政府为主体,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关键是解决投入问题。因此,应创新投资机制,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真正做到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把根底设施

16、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在此根底上,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是向上级要一点。充分利用本次世界粮食危机带来的机遇,紧紧跟随国家在河南建立粮食核心区、并给予大规模资金扶持的政策取向,积极向上争取一局部资金;二是市县乡挤一点。地方财政,通过减压其它支出,挤出一局部资金,用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三是请农民集一点。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在坚持效率与公平原那么的根底上,广泛征求群众意愿,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方式,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独资或股份制形式投资农业根底设施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农民维护根底设施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四是去银行贷一点。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局部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根底设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