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654106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系统分析 1.引言新三板市场是相对原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证券交易系统NET系统在内的三板市场存在的新市场,2022年1月16日由证监会批复同意并成立1。它指为中关村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的市场,挂牌对象面向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旧三板市场的扩容,体现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他们都属于场外交易市场,但新三板市场是其核心。2022年1月23日世纪瑞尔和北京中科软两家科技企业,率先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交易2。自此,新三板市场正式开始股份报价转让业务。为满足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

2、、降低市场风险等,证监会在2022年?“非上市公司进入“代办系统的试点方法暂行,对新三板市场在制度上标准督导。2022年8月,证监会启动新三板市场扩大试点工作,范围拓展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园。2022年1月16日,新三板交易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NEEQ正式运营。截至2022年5月28日,系统挂牌公司达212家,总股本达58.19亿股3。新三板市场为高新技术、高成长型的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为其创新创业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帮忙,扩展了场外交易市场规模。但由于新三板在我国属于新兴的市场,开展中难免存在许多缺乏,如社会关注度不够,投资偏少和投机问题突出等,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开

3、展的速度和规模,削弱了促进高新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开展等功能。因此,对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2.相关研究姚刚2022分析金融市场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表示要对投资者适当管理制度以及转板机制和市场监管进行完善,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稳妥实施的原那么,建立起多层次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4。谢庚2022认为,新三板的“介绍上市模式,意味着企业除公开发行上市外,拥有了更市场化的途径5。张育军2022提出加快新三板建设,实行定向融资的重要性,激励开展全国性场外市场6。田书华2022分析了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列举代办挂牌公司进行转板的实例,从区域开展角度,论述建立

4、全国性场外资本市场的必要性7。贺强2022认为中小板块和创业板容量有限,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大力开展场外交易市场8。向新三板等场外市场的转移,是建设重点。邱清荣2022认为,主板市场低迷、融资受阻相对应新三板市场炽热。但具备一个完善的转板机制是吸引风投的原因9。3.系统科学理论的启发系统科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附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局部。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依赖、合作和竞争的复杂关系。由于新三板市场依赖于多方的支持合作,因此,系统科学理论对探讨新三板市场开展中的问题有独

5、特的价值图110。图1新三板市场开展与环境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有边界。新三板系统内的主要要素,包括中关村等高新园区里挂牌的中小高新企业,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法律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政府机构及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投资者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进入新三板可以提高公司信誉、寻求高效资金来源。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可以寻找价值投资平台,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监管,降低风险。政府支持新三板的目的之一是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11。新三板市场的要素存在着竞争、共生与互利等复杂关系。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局部功能之和。表示为:公式中代表系统功能,即新三板的整体效用,pi代表各构成要

6、素的功能。如果要素之间能够互利合作,有利于降低交易本钱和投资风险,增加盈利时机,使新三板市场功能最大限度发挥。4.对新三板市场的系统分析4.1环境对系统有“压力系统分析认为,环境对系统施加压力,对系统的开展有一定妨碍作用。4.1.1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多国经济开展迟缓。由于竞争加剧,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货币资源紧张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难从银行融资,不足开展资金。国内就业难、物价攀升、消费信心缺乏,使经济增出息入了瓶颈。尽管市场规模庞大,潜在的购置力强,但消费市场需求变化多,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新三板企业同样面临生存压力问题。即使这些企业获得

7、在新三板挂牌资格,但如果公司价值没有回升,会被市场淘汰。4.1.2新三板监管机制待统一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满足各层次企业各类型投资者的需要,对经济开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我国,沪深两家证券交易的主板市场规模大,起步早,覆盖面广。后来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延续了主板市场的规那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但其上市规范和交易程度仍与主板市场差距明显,尚不能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12。更多中小企业,只得在场外市场融资。场外交易市场分布散乱,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管机制,因此不能有效的活泼资本市场。由于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进入新三板市场融资,使新三板市场成为稀缺资源,各园区会采取不统一规范支持企业竞争。4.1.3市场规模

8、少,业务定位有局限新三板市场开展的初衷,是为高科技高成长力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广泛的融资平台。该市场的推出,体现政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态度,使融资不再局限于国家补助和金融机构的借款。证监会在2022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重点第一项,便提出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的决策。但截止2022年9月,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扩大到上海张江、天津滨海、武汉东湖后,就没有新进程,80多家国家级高新产业区被拒之门外。由于试点范围局限在几个特定的高新区,新市场规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能扩展到全国,相应的市场出名度和关注度有限,不能为广阔投资者所熟知。新三板市场的业务定位存在局限性。如截至2022年,我国新三板市场挂

9、牌企业中41%属于信息技术产业,18%为先进制造业,14%为计算机产业,其他企业零散的分布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力设备等行业。与主板市场相比业务定位比拟单一,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成为妨碍新三板市场完善资本体系的原因之一。4.1.4交易方式和市场准入机制需改良股份报价转让实行协议转让,系统只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不进行集中撮合成交效劳,有别于交易所的汇合竞价和连续竞价,成交速度放慢,遇不到适宜的交易对手无法成交。同时,新三板实行逐笔全额非担保交收,双方结算风险加大,投资者更加谨慎,也使新三板交易状况相对淡漠。2022年对投资者适当性提出了要求。?试点方法中适当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

10、,包括法人、信托、合伙企业;公司挂牌前的自然人股东;通过定向增资或股权鼓励形成的自然人股东;因继承或司法裁决持有公司股份的个人股东13。将非挂牌公司股东的自然人排除在外。个人投资者虽然风险承受力、投资规模不能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但灵活性较高,为市场增加了投机成分,提高了交易的流动性,可以为新三板注入活力。将个人投资者拒之门外妨碍了交易热度的提高。4.2系统对环境有“污染系统内要素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对环境可产生破坏性的活动,为“污染。新三板市场开展中不标准行为可造成投资风险、信用风险等“污染。4.2.1违规风险违规风险指公司运营业务的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如挂牌公司在股份挂牌后至少应

11、当披露年度、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等。由于在新三板交易的公司规模较小、合规意识淡薄,使合规风险时有发生。如上海万得资讯披露,2022年7月26日挂牌的胜龙科技,曾数次违反人民银行?贷款通那么的相关规定,借款于其他企业。4.2.2投资风险在新三板市场上市,首先需要自行寻找特定增发对象,难以衡量对方适当性,增加了增发的风险。其次,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信息披露的规范较低。由于新三板企业在交易中可能隐藏信息,使投资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将面临逆向选择中的“柠檬问题。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进入新三板的风险可能大于收益。最后,股份报价转让不实行担保结算,更加大了投资风险。4.2.3中介责任风险资产评估机构、

12、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组成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中介机构,为企业金融效劳提供支持。如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协助拟挂牌企业筛选主办券商,撮合两者的交易效劳,配合主办券商尽职调查。但不少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对公司的实际财务、经营能力没有如实审查、做假账等,带来责任风险。5.配置“资源,发挥市场“功能的对策环境为系统提供资源。通过合理调整“资源,使系统各要素有序运作,撑持系统可持续开展。对新三板市场来说,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发挥新三板融资平台的作用。5.1逐步推进新三板市场扩容2022年股份转让系统新规那么核准公开转让的首批企业挂牌,标志着场外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对下一步扩大股份转让试点范围产生积极影

13、响,政府和园区积极支持工作。如南京市政府将南京经济技术、浦口和江宁开发区打包申报,力争成为扩容试点区。新三板扩容不仅要范围增加,更要企业突破高新技术的限制,实现多元化经营。新三板市场依托于中关村,并适时将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高新园区纳入其中,实现了扩容第一步。但要形成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只依靠有限的技术园区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新三板扩容势在必行。5.2稳步改革现行交易制度新三板市场主办券商进行推荐挂牌、参与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监督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风险,并没有促进市场流动性。建立有效的交易制度,引入做市商必不可少。做市商为交易提供连续双向报价,以自有资金和证券与双方进行交易,弥补新三板不撮合成交的缺陷,有助于实现合理的定价机制。因此可选择运营标准、经济实力雄厚并取得资格的主体担任做市商。其次,调整适当性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可充沛调动个人投资者的积极性,改变新三板交易投资清淡的现象。5.3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构建统一监管体制新三板有望成为继创业板后更强有效的融资平台,因此健全新三板市场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2022年的新?试点方法是试点的探索,但不具备严格的法律约束。要加快立法建设,使之与?证券法相衔接,完善法律责任查究制度。在监管问题上,实行统一监管、分级管理,正视统一性和差别性问题,将各地的共性和个性融合发扬,促进全国场外市场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