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5390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挖土细则学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般规定:1.1. 土方开挖分有支护和无支护结构基坑土方开挖两种。1.2.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基坑设计和场地条件、周边环境编写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 计,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施工顺序、土方驳运、建筑堆放以及井点降 水等,都应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基坑内的工程桩,支撑立柱等周边环境等 的不利影响。1.3. 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应综合考虑,支护结构型、地质、气候条件、环境要 求,开挖深度、降水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1.4. 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和分层厚度, 防止边坡和挖机下的土体滑动。1.5. 有支撑的基坑土方开挖须严格遵守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1.6. 基坑开挖前,需进行井

2、点预降水,降水水位需达到设计要求。1.7.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有承压水存在时,在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抗 隆起、抗管涌等措施,当基坑面积大时,可采取分块形成若干个小基坑进行 基坑开挖。1.8. 在特殊环境需要时,如在地铁、隧道、原水管渠等重要建 (构)筑物附近,土方 开挖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专项保护措施报送主管单位审批或按有关文件 和规定执行。1.9.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工程性质,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应按规定进行审 批,基坑开挖前,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挖土申请,按审批权限签发挖土令后 方可开挖。1.10. 土方开挖工程的施工应行实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1.11.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明排

3、水工作。2、井点降水:2.1. 井点降水应根据基坑规模开挖深度,各土层渗透性能与围护帷幕埋深等合理选择井点类型,设备和降水方法常用井点类型和适用范围见下表。适用条件井点类型渗透系数(cm/s)降低水位深度(m)土质类别轻型井点及多级轻型井点10-2 TO-53-66-10粉砂、砂质粉土、粉质粉土、含薄层粉砂的粉质粘土喷射井点10-3-10 -68-20粉砂、砂质粉土、粘质 粉土、粉质粉土、含薄 层粉砂夹层的粘土和 淤泥质粘土深井井点10粉砂、砂质粉土、含薄 层粉砂的粉质粘土、富 含薄层粉砂的粘土和 淤泥质粘土电渗井点10 -6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粉质粘土、粘土22粘性土地中,基坑开挖深度小于 3

4、M时,可采用重力排水,深度超过 3M宜采用井点降水2.3. 砂性土地基中,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2.5M 时宜采用井点降水。2.4. 降水深度超过 6M 时,宜根据适用条件确定,如采用深井井点降水,可加设真空泵的综合降水方法,以提高降水效果。2.5. 放坡开挖或无隔水帷幕的基坑降水井点宜设置在坑外,有隔水帷幕的基坑降 水井点宜设置在坑内,当环境许可或设计有要求时也可设置在坑外。2.6. 基坑内降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深度应深于开挖面0.?5-?1.0M 以下,开挖至坑底时,降水深度应在基坑底以下 0.5-1.0M? 之间。2.7. 井点降水应确保砂滤层施工质量,做到出水带清对出水温浊的井点和应予

5、更 换或停闭。2.8. 为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在降水管与受保护对象之间设置回落 井点或回落砂井、砂沟,并应设置水位监测。2.9. 基坑外降水应按下式验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无资料时。可按轻型双排井点 内侧 1:10 、单排井点两侧 1:4 的降水水力坡度估计。R = 2 zhHW K式中 R-影响半径 (m) h- 水 位降低深度 (m)hw- 含水层计算厚度 (m)K- 土层渗透系数 (m/d)2.10. 井点降水设计应包括确定井点类型;?降水系统设计及泵房平面布置;基坑纵横剖面降水曲线设计;确定降水观测要求,布置观测孔;浮置 回灌井点时,降水水位设计应包括回泵系统。2.11. 常

6、用轻型井点的成孔孔径一般为250-300间距,1.2M-2.?0M 冲孔深度应超过滤管和底 0.5M?, ?常用喷射井点的成孔孔径为400-600,间距3.0-6.0M ,孔深宜超过滤和含底 1.0M , ?深井井点的间距为 14-18M( 至少 250M2-300M3 设置口)?深井泵吸水口宜高于井底 1.0M 以上。2.12. 井点成孔应垂直井点含滤头, 宜设置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 ,必要时可采取扩 大井点滤层系措施。2.13. 放坡开挖的基坑, 井点距坑边不宜小于 1.0M 。?机房距坑边不宜小于 1.5M 。2.14. 井点降水设备的排水口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排出水回渗滤入坑内

7、。2.15. 降水过程中,应做好降水记录,控制好降水速率,?并应经常检查井点与管道及时修复,保证降水效果。2.16. 拔除井点管后的孔洞应立即用砂土填实,?对于穿过不透水层进入承压管水层的井管拆除后应用粘土球填底封死,杜绝井管位置发生涌管。2.17. 当坑底承压水头较高时,井点管宜保留到底板完成后再拔除3、放坡开挖:3.1. 开挖深度不超过 4.0M 的基坑,当场地允许并经验算能保证土坡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3.2. 开挖深度超过 4.0M 的基坑,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 1.5M 。3.3. 采用放坡开挖时,应对基坑稳定性应有周全的应急对策和

8、措施,并事先加以准备落实。3. 4 .放坡开挖边坡稳定性验算可采用简单分条法进行,需满足安全系数,验算时,对土层性质变化较大的土坡应分别采用各土层的重度和抗渗强度, 当含有可 能出现流砂的土层时,宜采用井点降水或电渗排水措施, 渗透力可采用替代 重度法计算。3.5. 坡顶或坑边不宜堆土或堆载,遇有不可避免的附加荷载时,验算应计入附加荷载的影响。3.6. 土方开挖应在降水达到要求后,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施工,分层深度不宜超过 2.5M。3.7. 土质较差且施工期较长的基坑,边坡宜采用钢丝网加水泥砂浆或高分子聚合材料覆盖等措施进行护坡,如遇大雨等异常情况宜对临时边坡采用取覆盖等 护坡及强排水措施。3

9、.8. 放坡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坑内水位和排除地表水,严禁地表水或基坑排出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3.9. 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国坡和平台宽度监控,每天收尾应由施工员作专项验收,挖土机械停放位置应在坡顶安全距离之外圆弧滑动面法计算简图3.10. 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 200-300MM 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 ,并防止 坑底土体扰动。3.11. 土方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进行验槽浇筑垫层。4 、有支护挖土:1. 按上海工程实践,有支护基坑挖土基坑施工工序及其参数主要可分为如下三 种。1.1. 长条形深基坑开挖: (如图 ),其特点是基坑宽度较窄,一般为 ?20-30M ,条 形深基坑开挖施工

10、技术要点是按有限长度 L(20-25M) 分段开挖和浇筑底 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 分小段, 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工作, 每层 厚度为 h(3-4M) ,每小段宽度 b(3-6M) ,每小段开挖及支撑的工作左右时 间(8-24 小时 )内完成。1.2. 高层建筑地下室大宽度后, 不规则的深基坑开挖, 基本采用盆式开挖, 在每 层开挖中先开挖出中间土方, 留下基坑内侧一圈抵住挡墙的土堤, 土堤宽度 按计算分析定,在开挖好中间部分的土体后,及时安装好中间部分的支撑, 再依次将其中一根支撑两端处对称的两段一定长度的土堤, 同时地在限定时 间者,内挖并将该根支撑两端接长至顶住挡墙, 这使大宽度的

11、不规则深基坑 也可利用时空效应规律控制基坑变形。1.3. 基坑角部斜撑部分的开挖: 先自基坑角点沿垂直于斜撑方向向基坑内分步开挖,每步挖土适当限定宽度, 每步开挖与支撑工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两个 斜撑范围内的三角形土体开挖后, 再挖除坑内余留的土体。 如每步斜条状开 挖长度大于 20M? 时则先挖中间再挖两端。以上三种形式有时是交错综合出现,因此我们在编制挖土施工组织设计前要 合理地并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分段开挖的精神,全面考虑该工程的特点后方可 编制。2. 在有支护挖土工程中内支撑的形成和挖土的施工是两个不可分离相互联系分 项分部工程,因此在挖土实施中应该掌握以下具体内容。2.1. 支撑平

12、面布置要求。2.1.1. 内支撑结构常用形式有单层或分层平面支撑体系和竖面斜撑体系。2.1.2. 一般情况下,在支撑构件上下考虑运行施工机械和堆放材料。2.1.3. 当必须利用支撑构件兼做施工平台或作栈桥时,应进行专门的设计。2.14支撑结构材料可以采用钢管“ H ”形型钢等钢材或采用钢筋砼。?通常宜优先采用钢结构支撑,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基坑,可采用 现浇混凝土支撑结构。2.1.5.平面支撑体系通常由围檩、水平支撑和立柱三部分组成。2 . 1 .6.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水平支撑可以用对撑、对撑桁架、斜角撑、斜撑桁架 以及边桁架和八字撑等构件组成平面结构体系,对于规则的方形基坑

13、出可 以采用内环形吊面结构体系。2.1.7. 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满足挖土的施工要求,通常不小于4M ,采用机械挖土时,不宜小于 8M 。2.1.8. 基坑平面形状有向内凸出的阳角时, 应在阳角的两方面上设置支撑点, 必要时应对阳角处的坑外地基进行加固处理。2.1.9. 沿围檩长度方面水平支撑点的间距, 对于钢围檩不宜大于 4M ,对于混凝土 围檩不宜大于 9M 。2.2. 支撑竖向布置要求。2.2.1. 在竖向平面内, 水平支撑的层数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 土方工程施工, 围护 结构类型工程经验,由围护结构的计算工况确定。2.2.2. 上、下层水平支撑的轴线应尽量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 竖

14、向相邻水平支撑 的净距不宜小于 3M ,当采用机械下坑开挖运输时不宜小于 4M 。2.2.3. 通常情况下应利用围护墙顶的水平围梁兼作第一道水平支撑的围檩。 当第一 道水平支撑标高低于墙顶围梁时,可另设围檩,但不宜低于自然地面以下 2.5M 。2.2.4. 对于平面尺寸较大的基坑,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竖向斜撑体。A. 基坑开挖深度不大于 7M 。B. 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能满足基坑内予留土堤在斜撑安装和受力前的过坡稳定。C. 斜撑基础见备可靠的水平和垂直中载能力。2.2.5. 竖向斜撑体通常由斜撑围檩和斜撑基础等构件组成,当斜撑长度大于 15M 时,宜在斜撑中部设置立柱。2.2.6. 斜撑宜

15、采用型钢式组合型钢截面, 斜撑坡度不宜大于 1:2 ,?并与基坑内土堤 的稳定过坡相一致。同时斜撑基础与围护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也不宜小于围 护墙插入深度的 1.5 倍。?斜撑与围檩及斜撑与基础之间的连接以及围檩与 围护墙之间的连接应满足与基础连接以及围檩与围护墙之间的连接,应满 足斜撑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的传递要求2.3. 土方工程:2.3.1. 在基坑竖向平面内,土方施工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2.3.2. 土方分层、 分区开挖时, 支撑可随开挖进度分区安装, 但一个区段内的支撑 应形成整体。2.3.3. 支撑安装应采用开槽架设, 当支撑顶面需运行挖土机械时, 支撑顶面的安装 标高宜低于坑内土面的 20-30CM , ?钢支撑与基坑土之间的代隙应用粗砂 回填,并在挖土机与土方车辆的通道处架设道板。2.3.4. 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80 以上,才能开挖支撑 以下的土方。采用爆破法拆除支撑结构前,必须对周围环境和主体结构采 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2.3.5. 土方开挖的顺序、 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 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