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651605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 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刘传铁 2023年第11期经济建设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在今年9月15日召开的“做大做实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工作会上,省委李鸿忠书记强调:“我们既要靠科教资源支撑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稳固壮大我们的科教优势。发挥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是水涨船高的关系。?xx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坚持创新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导向之一,将“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作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贯彻

2、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的切实行动,是湖北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必将成为带动湖北全局性跨越式发展的前奏和先驱。 一、“十一五期间湖北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成绩显著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在光纤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假设干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一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高等院校122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个,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5个

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7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0多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8家,根本形成了从根底研究、应用开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比拟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及集信息集散、技术评估、技术咨询、市场预测、项目孵化及投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术转移支撑效劳体系,聚集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装备了一批现代化的、先进的科研设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取得系列突破。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攻克了一大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

4、健康快速发展。在光电子设计与制造、光纤制造、下一代光通信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在农业科技领域,通过推进农业技术源头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红莲型杂交稻等一大批优质专用农林渔动植物新品种、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农业生产资料新成果,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在社会发展领域,组织突破了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疾病防治、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等一批关键技术,为医药、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善环境、效劳民生做出了重要奉献。 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

5、技术产业年均增幅到达25.7%,至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十五末期的3.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以东湖、襄阳、宜昌等3个国家高xx县区为重点,以12个省级高xx县区、5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9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认定了893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以不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6%的数

6、量,实现了全省20%的工业经济指标。 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xx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了?xx省科技进步条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鼓励和保障政策。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省、市、县科技工作联动进一步加强,推动了全省市、县各具特色的科技工作开展和产业发展,基层科技工作显示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xx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科技部、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7、显示,2023年xx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0位,虽然比“十五末提升了3个位次,居中部之首,但比202023的第9位下降了一个位次,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只排在第15位,湖北科技优势地位与经济发展位次不匹配,反映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还存在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湖北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属高校和中央在鄂科研院所,高水平创新成果主要产生在根底研究和知识创新领域,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鄂转化率不高。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省只有31.9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科技开发机构,只有36

8、.8%的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同时,在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企业投入占6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 二自主创新成果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总体上看,湖北科技成果产出结构呈现“一高一低特征,科技论文、获奖成果、承当国家科研计划等纯科研型产出高,专利、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湖北的论文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均居全国前5位,但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仅排名第10位。近两年,全省授权专利中,创造专利仅占13.3%,明显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虽然通过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如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动物疫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实力在全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但是

9、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企业没有做强、产业没有做大。如果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终端产品不够,长此以往,将造成湖北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在市场上落后于人的被动局面,进而影响后续技术创新。 三科技资源分布失衡,基层、企业科技资源匮乏。一是大城市科技资源高度密集,武汉、襄阳是全省科技资源聚集中心,集中了全省近60的科技人员、70的科技经费和60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中小城市及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尤其是农村科技资源相当匮乏。二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高度密集,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了约78的研发机构、35的科技活动人员和36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资源明显不足。三是高新技术

10、产业地区发展不均衡,56%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xx市,其产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均超过50%,其他地区那么明显滞后。 四财政科技投入及全社会rd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近年来,全省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与湖北自身经济实力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从全社会rd投入来看,?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2023,湖北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的3.3%,低于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0.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5%,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财政科技投入来看,在2023年对全省17个市

11、州科技进步考评中,仍有7个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不到科技进步考核根本要求,占比高达41%。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明确指出,湖北“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十二五时期,是湖北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一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在继续保持根底研究领域优势地位和知识创新水平的同时,重点引导科技资源

12、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突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原那么,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由企业承当,或由产学研结合共同承当;项目申报指南主要从企业获得需求信息,立项评审由技术专家、企业家和行业管理专家共同参与,重大项目实行开放式招标。将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省级科技计划立项评审的重要指标。二是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发布、奖励、效劳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覆盖省、市、县三级、连接“大院大所大企三大的科技成果“一站式管理效劳平台,为智方资方双向选择、各取所需提供便捷高效的“直通车。三是推进产学研

13、合作机制创新。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专项行动,在物联网等领域积极培植和建设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探索财政科技资金支持联盟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深入实施“科技投融资专项行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 二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根据科学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通过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引导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二是建立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探索实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权

14、鼓励等措施,以事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在鄂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完善选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效劳企业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工程,通过向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型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股权鼓励、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多种灵活方式,组织发动科技人员承当企业自主创新任务。四是建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保障机制。 三坚持“抓大促小,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骨干龙头企业。实施大公司科技发展战略,面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引导创新

15、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使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企业,从过去单一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向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总包转变,形成一批拥有终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推进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过千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着力培育具备快速扩张能力的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行动,综合应用科技计划立项、投融资效劳、创新后补助、创设自主创新岗位等多种方式,全力效劳2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100家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三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积极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孵化抚育体系、投融资效劳体系、产学研合作促进体系和成长辅导效劳体系,力促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快生快长。四是推进科技招商,快速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综合运用科技计划引导、创投、创新基金跟投等手段,优先配置科技资源,引导和效劳全省科技招商工作。 四增强创新驱动力,实现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全面进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要求,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群为主线,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技术,研发突破500项以上产业关键技术,推进100项重点成熟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应用。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