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市供热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城市供热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城市供热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目录1.城市供热行业现状41.1城市供热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41.2城市供热市场规模分析62.城市供热行业存在的问题82.1历史问题欠账严重,设施老旧年久失修82.2技术装备已经落后82.3企业管理基础薄弱,队伍素质亟待提高92.4传统方式受到挑战,企业发展面临风险92.5行业服务无序化92.6供应链整合度低102.7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103.城市供热行业前景趋势113.1舒适化趋势113.2绿色化趋势113.3低碳化趋势113.4智能化趋势113.5延伸产业链123.6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123.7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123.8服务模式多元化
2、133.9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133.10呈现集群化分布143.11需求开拓154.城市供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54.1城市供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54.2城市供热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64.3城市供热行业社会环境分析164.4城市供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65.城市供热行业竞争分析185.1城市供热行业竞争分析18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18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185.1.3潜在进入者分析19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195.2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205.3中国城市供热行业竞争强度分析206.城市供热产业投资分析216.1中国城市供热技术投资趋势分析216.2中国城市供热行
3、业投资风险216.3中国城市供热行业投资收益221. 城市供热行业现状1.1 城市供热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集中供热是在工业生产区域及城市居民剧集的区域内建设集中热源,向该地区及周围的企业、单位和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一种能源地域生产的组织方式。由于集中供热能够节约燃料、易大型化、机械化、还能够集中解决排烟污染、灰渣燃料堆放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热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供热方式的选择和发展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经济环境、
4、能源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器和小燃煤(油、气)炉等。城市供热行业属于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指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通过锅炉等装置生产蒸汽和热水,或外购蒸汽、热水进行供应销售、供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活动,包括利用地热和温泉供应销售的活动。城市供热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网络。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我国城市供热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区域竞争较强的是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比34
5、.94%、32.74%,供热需求总量分别为13.3亿吉焦、12.5亿吉焦;华东地区供热需求量约为5.1亿吉焦,占比13.37%;西北地区城市供热行业供热需求总量约为5.6亿吉焦,约占14.78%;华中地区占比约为4.10%。城市供热主要包括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电热地膜、热泵技术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0%、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工业用热的热源以热电联产机组为主,区域锅炉房为辅;而集中供热(居民采暖)的热源则以区域锅炉房为主。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城市供热在全国的推广,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
6、的区域小锅炉的步伐,而热电热电联产机组及大吨位锅炉具有节约燃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在未来将成为我国主要的集中供热主体。城市供热的上游产业是能源产业,即热能生产的原材料。能源工业是指开发、加工和利用能源的生产部门。它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工业三大部门。城市供热产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居民消费和工业消费。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新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居民消费城市供热工业消费1.2 城市供热市场规模分析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城市供热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城市供热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
7、长。目前,我国的城市供热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环保、节能、适宜、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供热方式将成为未来供热行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供热收费标准化和规范化,城市供热需求将受到一定影响。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供热需求总量将超过48亿吉焦。城市供热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供热方式的选择和发展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经济环境、能源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2019年中国蒸汽供热总量为5.8673亿吉焦,热水供热总量约为3.3602亿吉焦。2. 城市供热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历史问题欠账严重,设施老旧年久失修由于体制改革
8、滞后、热价未理顺、欠费严重等历史原因,供热设施资金投入不够,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等浪费热能现象突出。2.2 技术装备已经落后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传统观念、落后模式、老旧系统以及企业壁垒已严重制约了技术进步与事业发展。燃煤锅炉面临设备更新或排放改造,设备升级改造与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迫在眉睫,这决定着企业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供热企业的锅炉效率、管网输配效率以及换热效率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节能潜力巨大,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供热节能从智能转向智慧是当务之急。2.3 企业管理基础薄弱,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各地供热后勤化非企业的运行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供热单位管
9、理粗放、效能与服务低下;供热职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供热一线员工中,60%是季节工,流动性大,基本技能、服务意识、管理能力与先进设备、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服务质量的要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保障能力、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2.4 传统方式受到挑战,企业发展面临风险一方面,事业发展加速,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社会资本与技术向供热领域的倾斜,使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思维、新模式开始涌入供热领域,冲击了传统供热方式;另一方面,目前,传统供热企业已进入疲劳期,企业故步自封、技术壁垒、市场封闭,全员精神不振、情绪低迷,企业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2
10、.5 行业服务无序化 城市供热行业标准不成体系。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等个人能力,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与复制。 城市供热行业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监管缺失,严重影响用户体验。2.6 供应链整合度低 城市供热行业供应链及服务流程复杂。小型企业难以为继,初期投入过大,很难打价格战。 城市供热行业产品标准化程度太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成本高。2.7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由于基础设施匮乏、技术缺陷且积累不足、产业制度不规范等历史原因,导致城市供热行业起步较晚。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到位,行业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等。这导致了用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行业亟需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优
11、化基础资源配置,夯实产品技术更新迭代能力,解决用户迫切的需要和痛点。3. 城市供热行业前景趋势3.1 舒适化趋势集中供暖,在满足适宜的室内温度环境、解决生存需求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改善性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难以适应居民舒适化、个性化需求。随着南方分户式供暖方式的不断兴起,带有舒适化要求的供暖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加。3.2 绿色化趋势现行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将供暖行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供暖绿色化,重点是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增加“蓝天白云”的天数。削减煤炭、特别是散煤的使用,降低供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3.3 低碳化趋势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社会
12、发展面对的共同挑战。减少供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热岛”效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增加低碳能源使用,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是供暖低碳化的重点。3.4 智能化趋势智能化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供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建立智能供暖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和调度供暖区内交换站运行,依据用户状态信息、室内外温度乃至气候等因素自动完成室内温度调控,实现供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3.5 延伸产业链城市供热行业近年来从传统的模式转换到互联网融合模式。随着行业各大平台挖掘并下沉三四线城市,企业从供应环节到生产再到售后环节,全环节整合,并以产业赋能为纽带,为众
13、多优质的公司提供品牌、设计、系统、供应链等全方位支持。3.6 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城市供热行业在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具有完善的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商业化落地等各个层级的协作。未来进一步的行业协同整合,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并促进行业持续良性发展。3.7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当城市供热行业的社区化运营属性越来越强,关联产业开始聚集时,就需要谋求内生发展,城市供热需要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对内是一个合作协同的生态闭环,对外有开放统一的接口和品牌输出,即能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又能促进产业规模效应,聚集人才和知识,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城市供热行业服务平
14、台方,不再是单向地控制和输出,而是要借助技术手段搭建基础在线平台,通过规则引导企业产出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激活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挖掘更多产业链上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配套服务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进行思考和迭代进化。3.8 服务模式多元化我国的城市供热服务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城市,城市供热公司一般不外乎行业巨头、上市公司、创业型科技公司、外包公司等几种,目前的城市供热服务模式只能说是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它的发展必将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3.9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随着各行业各部门应用的深化,用户类别的个性化、多样
15、化需求日益丰富,“大而全”或“小而全”,囊括城市供热各管理模块的行业管理系统一统江山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专业化细分将是城市供热相关项目建设的大势所趋。在各个行业信息系统中将有更多的环节可以做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并分割市场,交通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社交娱乐系统等也在不断发展、提升。软件开发商将可以凭借对某一细分专业的深入研究与优势,在市场取胜。3.10 呈现集群化分布目前各地都在推城市供热项目建设,类型也比较多。一般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比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打造出新的城市供热项目。随着各地城市供热建设,中国城市供热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地域分布上,中国城市供热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且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特征。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城市供热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城市供热建设的三大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