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63435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优质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第一部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

2、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二、常规教学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

3、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

4、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

5、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教师指导: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认识法律,懂法知法【教学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

6、,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2、宪法是根本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

7、长的特别需要。【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幻灯片,情景【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出示图片:打击犯罪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出示图片:宪法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

8、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活动一:知识抢答一(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9、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板书设计】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教学反思】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因为

1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

11、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

12、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

13、页相关链接)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板书设计】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教学反思】本课学习了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包括两目:第一目“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第二目“自觉承担责任”。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承诺就意味着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慎重许诺:另一方面,要只带有了过错,不应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过错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知道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还需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

14、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 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

15、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权利的范畴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师:描述案例1情景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4、义务的范畴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课件出示案例2。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5、知识拓展不仅我们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