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62216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增强学生习作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即习作就是让学生用我口表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只要能解决学生能说会说的难题,写起来就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才会走上轻松愉快的道路,所以抓好口头作文训练,是增强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怎样抓好口头作文训练呢?我是这样做的: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让学生能说得有序。观察是表达的前提,观察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加强有意注意,进行有目的、有准备的观察。只要有了准备与目

2、的,学生观察就能更投入、更有效,表达就能更生动、更富有生活情趣。比如在开展活动之前,先提示学生:认真观察人物 ,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的表现以及活动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等等,让学生们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到表达时,学生自然就有材料可说。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观察可按一定方位顺序进行观察的,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外到里地进行观察;可按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进行有次序的观察 (要分清主要的或主体的事物,以及次要的或陪衬的事物);可按时间先后次序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按空间的远近观察的,如先近后远,或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

3、体地进行分析观察等等。观察时,不仅要注意事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且要注意它的变化与活动。有多角度的观察,对要描写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最后得出较完整的印象或较深刻的体会。只有按顺序去观察 ,表达起来才能有条理。二、引导学生善于积累,让学生有说的素材。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阅历较少,所以积累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谓“厚积而薄发”。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再次强调了阅读积累对习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狠抓课堂阅读教学这一语言积累的“主战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彩语段熟读成诵, 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篇精彩的范文。还要

4、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在阅读中迁移写法,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等。随着生活素材的越积越多,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他们对各种生活现象也有了成熟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在平时口头作文中就不至于文思滞钝,无话可说了。三、 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朝一夕达成,必须多说多练,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在练习中提高,在表达中成长。但是大多数学生语言的积累少,表达能力弱,常常会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清楚,这是口头表达的不利因素。作为教师,应注意扬长避短,首先让学生树

5、立信心与勇气,敢说多说,同时注重坡度,由说好一句话开始,抓好起步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跳一跳,摸得到”的状态,从而保持其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争辩是非,复述课文, 可以从口述日记、每天五分钟说话训练、一天一个小故事,一个谜语、一则小笑话、一个寓言故事、一桩趣闻、一段相声、小品等,学生所喜闻乐见,学习兴趣自然高;我们也可走出教室,从活动入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闻、体会、想法等。 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口头训练,让每个学生有展示的机会,都能树立口头表达的信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平时多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从实际出发,多给学生提供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习惯,用“说”全面发展学生的个体能力。通过口头作文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怕习作、乐于表达,只要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把习作当作“乐事”,快乐自信,轻松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