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61460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锣鼓进校园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俗锣鼓进校园校本课题实施方案白马滩中心小学一、课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瑰宝。我镇与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围鼓起源地韩城王村毗邻。围鼓源远流长,内涵丰 富,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汉族民间乡土文化。其曲谱“克朗子” “钉锅巴”“黄草坡”“摘豆角”等充满了乡土文化气息。为了认 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按照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要求,依托白马滩辐射王村、柏峪地域丰富多彩、积极向 上的民间锣鼓文化,开展锣鼓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大力推动我校以 “传承人文经典,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使 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陶冶师生情 操,丰富

2、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的内容:(1) 让学生了解围鼓的起源,明确锣鼓进校园的意义(2) 学会围鼓主要的曲谱。(3) 学会围鼓主要的表演技法。2.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调查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教师座谈、发放学生问卷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教师学生的兴 趣需求,完成对围鼓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学习和资料搜集,为课题实施打下坚 实的基础。(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期间制定相关的制度办法,调动师生的 参与积极性。三、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2016 年 2 月3 月)采取

3、走访民间艺人、教师座谈、发放学生问卷等形式,进一步 了解教师学生的兴趣需求,完成对围鼓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准备 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2.实施阶段(2016 年 4 月2016 年 12 月)(1)让学生了解围鼓的起源,明确锣鼓进校园的意义。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全体师生踊跃报名。(2)学会围鼓主要的曲谱及表演技法。聘请韩城市锣鼓发展协会,韩城秦风艺术团业务骨干具体负责 培训活动。学会“克朗子”“钉圪巴”“四折子”“秧歌”“紧三锤”等 曲谱。3.总结阶段(2017 年 1 月)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展示、推广和利用。 四、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 我镇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师生兴趣浓厚。2. 有镇党委政府及局领导的大力支持。3. 学校在经费上积极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五、课题组成员:组 长:韩俊龙副组长:田冬冬成 员:全体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