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60704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写毕业论文/代做毕业设计 请登录 或加qq:604664738 专业定做机械制造/plc/单片机/数控技术/制冷空调/材料工程/土木工程/汽车维修/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试论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及运用【摘要】在标志设计中,正负形、虚实形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标志图形的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在视觉上更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还能丰富标志图形的表现力。设计师需要把握:适形;合璧;共形;重构;装饰等表现手法,通过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实现创意、创新之目的。【关键词】标志设计;正负形;虚实;图底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

2、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英文俗称为:LOGO(标志)。在标志的图形创意中,实体图形容易得到重视、突出和强调,而虚形的作用和意义却易被忽视。有意识地、积极地注意虚形的变化和能量,有效地、有目的地利用虚形进行创作,通过标志图形虚实形态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图形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还能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极大地丰富标志图形的表现力。我们常说“一语双关”,语言是这样,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同样是这样。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部分的两个

3、形,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在图和底分开的图中,图和底是相互衬托的关系。图和底可共用一条轮廓线,相互依存,图和底也可以相互转换、互借。标志通过利用图底反转和矛盾形态进行新空间的创造,诸如共用线、共用形、叠印充填、错视利用、矛盾空间等,具有多面性、多种效果、呈现更多意味,增加图形传达新的能量。让观者在图形意味和奥妙中感受标志的魅力,同时从中接受标志所传达的意义。较早对图形与底纹之间的互换互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鲁宾。一百多年前,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鲁宾是从一张19世纪的智力玩具卡片上获取的灵感。他说:图与地之间可以互为依存,无法单独分

4、开时,图形即底纹,底纹也就可以成为图形,正形与负形正是运用了这种视觉可调节的特点。正负形最典型也是最早的可谓中国的太极图,它的简洁是对人们求简心理的完美阐释。其以一条优美的共用的S型曲线将一个完整的圆形分割成阴阳两条鱼形,阴鱼中阳眼,阳鱼中阴眼,形象化的表现了阴阳轮转、相生相克之万物生化的哲理,是典型的阴阳互换、互为关联,具有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象征和寓意。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在中国图像的审美意蕴中,气韵是意象艺术的最高追求,强调以意为师,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看主体的精神气质和图形的情韵,强调其精、气、神。太极图简洁的S

5、形构图也因此被承袭为中国图案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标志的形象要求简练完整。正负形即是通过正形与负形的互补互衬关系,使各形体在视觉传达上既表现出形中有形,又简练明了、各自独立。正负形的对比实质上表现为形体通过明暗关系即黑白极色所造成的对比,即使是色彩标志,也要求正形负形在明度上获得反差,相互衬托,使其形象效果更为明晰,更具吸引力。在标志的设计中,要正确运用正负型的对比与变化,使图形更生动、趣味性更浓。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适形:以形换形、置换形象。以原始形态或新创造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不破坏原形态的情况下,在虚空间里以适形的方式添加新的、其它形象的内容,使图形更生动、趣味性更浓,含义更丰富。利用

6、人们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经验,借助我们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认识和了解不熟悉的事物,或利用一种观念去解释另一种观念。具象的抽象化,抽象的意象化,意象的具象化、形象化,通过借代、比喻、象征使图形传达更准确,更引人入胜。 第二,合璧:图文并茂,相合成趣。合璧之法,在现代设计尤其是标志设计中应用极为普遍,如汉字与西文的巧妙组合、飞禽与走兽的和谐相处、人与物的相融。设计者在寻找和发现同形、同构的可能性,并保持各自的可读性、识别性。合璧之法有助于图形在不同的概念里寻求统一及不同的内容得到一致的表达,不仅扩展了创意设计的空间,更有助于标志在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中进行传播。 第三,共形:笔画共享,

7、合而为一。形态的相似、相像,思想、意图的关联是共形的基础。相同的笔画、一样的形式、类似的风格都是共形的前提。形相容,方能意相联。是貌合神离,还是形神兼备取决于形合意合,情投意合。 第四,重构:打破拆解,裁剪新组。把原有的笔画、原始的图形元素打散、拆解,重新组合、构成,破常以求变,出新意、得新形。在图底互换与虚实空间以及正负形、虚实形的关系上通过提炼和裁剪来把握特征,再创新形,表达新意。通过加减修整、方向倒置、扭曲变形等艺术加工,再度融合、感觉机缘巧合、天生地设。通过各个部分的串联和联想,使人感悟其整体之意。这种做法往往能够激活观者的兴趣,收到以少胜多、令人恍然大悟的效果。 第五,装饰:纯粹形态

8、,意象空间。虚体形象是意象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在看似无意义的状态下,其实尽显空灵,更加朗阔,更加富有活力。实体形象也是充满意象、意趣、意韵、意味、意匠的抽象图形,或为有机形,或为具有偶发性、随意性、模糊性的,不可重复、还原的无机图形。其形色组构关系为装饰性表达。虚实转换呈现诗境般朦胧美感,传情达意,极富感染力和诱惑力。正负形、虚实形的运用使标志图形既统一又不死板;既有变化又不混乱。把理性的逻辑与感性的视觉效果生动有趣地协调一致,完整、深刻、感人。 视觉审美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求协调不求对比,就会显得呆板;而只求统一不求变化,又会显得单调。现代标志设计由静态审美转向动态审美,强调明确、易识的效果。

9、其美学原则的倾向之一是由强调协调转向强调对比,挖掘视觉要素的对立成分,使矛盾双方同时并列组合构成在一件作品里。这种矛盾并列组合常在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精致与粗放、几何化与自然形以及结构材料质感的对比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正负形、虚实形的运用并巧妙结合各种对比效果,在图底的变换之中彰显魅力,令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焕发出时代精神,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视觉愉悦与视觉快感。 正负形、虚实形、图底的变换赋予了标志图形想象、情感与力量,增加了丰富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正负形、虚实形、图底的变换表现出色,产生超凡脱俗之感。它不仅带来形态的解放,使视觉领域丰富多彩,更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和审美。标志图形以视觉

10、隐喻、双关或幻象等形式,以个性化、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引导受众对主题意念的认识和接受。设计师充分挖掘标志的背景、功能、效用以及本质的特征,寻求和利用隐喻性、趣味性、可塑性、装饰性甚至交叉性、无边界性的图形元素、符号,通过正负形、虚实形的表达和组合构成方式,通过图底互换的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实现创意、创新的目的,使意念的传达和形式风格更吻合、更完整、更出效果,标志更富有感染力、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内心深处情感和理性的渴望。【参考文献】1胡东放.中国画黑白体系论.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2夫龙.现代商标标志创意图典.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5【作者简介】刘婷(1976-),女,陕西商洛人,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西安市艺术学校美术学科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平面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