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60419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些医院就开始研发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的收费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虽然近些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转向医疗和管理的深度应用,但与电子商务、金融、税务等行业相比,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大部分三级医院和许多二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也很难明明白白消费,另一方面医疗流程复杂,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医患矛盾非常突出,医院改革迫在眉间. 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处理的行业,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

2、疗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建设进程步履艰难。有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因素,有应用软件厂商的因素,也有医院本身和医疗行为复杂性的因素。这里结合本人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围绕这些问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和总结,以此引导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找到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1。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来自于医院的决策层信息化建设之初,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人都想像着信息化建设的种种益处,而实际上由于多数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人

3、力、财力和管理的投入。而且由于信息化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冲击,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件“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实际效果远远不及预期。 1。1.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人们都说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而实际上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较长、投入巨大,短期效果不明显、又无显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医院来讲,很难将其作为一项重点来抓,院长更是不能深入其中。这导致了在医院信息化进程中,需要调整医疗流程时无法做到彻底,需要配合管理措施时执行不力,需要不同岗位不同科室之间配合时无法很好地协同工作。其实不是医院不重视,而是院长的重视不够,如果医

4、院的院长能够像对待财务和人事那样亲自主管,并深入到信息化建设当中,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许多事情,离开院长是无法完成或难以完成的,必须引起医院和院长和足够重视。 2009年的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讲过一番话“信息化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在医院有多个领导决策的委员会,我唯一主动请缨的就是信息化建设委员会。而且我明确跟所有人讲,谁要是挡信息化项目,不是你挪位置就是我挪位置.。如果哪位院长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医院信息化建设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1.2.院领导虽然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对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把握不够准确。在信息化建设之初,

5、院长往往想像着,坐在办公室能够随时了解到实时的业务和经营信息、能够随时提取到决策方面的支持信息、能够分析预测出医疗业务走向,更希望信息化能够节省运营成本、高效利用医疗资源、简化患者的就医流程。所以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很清楚,而实际上由于院领导都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他们的精力往往更多地集中于医疗业务和行政管理上,很难对信息化建设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所以在进行决策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的把握难免出现一些偏差。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需要医疗业务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密切沟通来保障医疗过程有效的融合于信息化建设当中,更需要院领导的直接和深入参与来保障信息化能够配合和承载更多的管

6、理手段.这就要求院领导对信息化的基本环节能够有初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误解和顾虑,保障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有效运用于主体医疗业务和医院的整体管理,下达及时、准确、有效的决策来推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1.3。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由于医院主体医疗业务的专业性强,又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融合极其困难,再加上近些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和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院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更多的在于过程。 在漫长的医院信息化进程中,各个阶段除了需要前期的大量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还必须保证相应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有的时候随着信息技

7、术的更新或医疗体制的改革,也需要相应的软、硬件升级成本。然而,由于政策因素、管理因素、认识因素和信息技术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绝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预期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又很难见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所顾虑,很难保证足够的建设资金,更缺少了相应的跟进投入. 在发达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10%,而我国就是信息化建设搞的非常好的医院,也几乎没有超过年收入1的.近年来,虽然卫生部要求医院按照总收入5%的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但绝大多数医院仍然还是只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很少有哪家医院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跟进资金,这严重制约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向纵

8、深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源于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效益和医院管理软件的产品特性认识不够全面,必须加以纠正。 2.医院信息化建设缺少并承载有效的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科学、明晰的管理流程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许多医院,由于管理职能部门未能充分认识到管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无法配合和承载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与管理产生了隔离,使得大量的信息化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信息化在有意或无意中变成了“技术和信息”的孤岛。 2.1.管理职能部门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不够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所有医院,恐怕都是出

9、于加强管理需要的。而事实上,由于信息化建设被包括院领导在内的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信息科的事情,行使医疗、护理、质控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很好地深入其中,偶尔的参与也往往只是就事论事,缺少了管理方面的深入考虑。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主要是由信息科和一线业务人员完成的,而信息科又缺少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业务管理职能,使得医院信息化不仅缺少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来保障其高效运行,也不能很好地去承载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信息化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所能起到的管理作用十分有限。比如:在一些医院,总有人抱怨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效果差,而这些人主要来自行使管理的职能部门。事实上,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

10、程中,由于这些人往往认为信息化解决的只是一线业务问题,参与又明显不够。这导致了职能部门想要提取管理数据时没有办法从软件得到,想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施行某种管理手段时软件又无法承载。其实并不是软件的功能不完善,而是由于这些人对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不够,而导致了其无法判断应用软件能否提供或承载管理上的需求,结果就造成了“以软件替代管理”的局面。 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配合行政管理手段,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或引导管理手段的实施。只有管理职能部门的有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手段才能被有效利用,才能达到以管理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效果. 医院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虽然

11、是由人为因素所控制的,但是如果配合了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还是能对人为因素加以限制的。 2.3.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未能有效运用于主体医疗业务管理 医院最难于管理的,实际上就是占绝大多数的主体医务人员。在手工管理模式下,即便医院制定了再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总有一些人不会去严格执行,所以医疗行为是否规范完全取决于一线医务人员的人为因素,而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加以限制。但是在多数医院的信息化进程中,由于职能部门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意识较差,并且参与程度也不够,所以对医疗管理方面的需求很少,导致信息化技术手段未能很好起到规范医疗操作的作用,也使得信息化的数据资源不能很好地运用于

12、医疗业务管理。 医院信息化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业务,合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还可有效纠正不规范的医疗操作,也可统计和分析医疗和其它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进一步规范和实施对主体医疗业务的管理。 2.4。管理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信息化建设的早期,称医院管理的应用软件为“信息管理系统”,而随着信息化在医院应用程度的深入,又被称作是“管理信息系统。几个字位置的变化,带来的其实就是突出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多数医院,从院领导到职能部门,再至具体的使用部门的一些人,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意识,不是认为“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没有必要配合管理手段”,

13、就是认为“信息化建设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没有关系,按照业务流程完全可以一蹴而就”。结果造成信息化的技术不能很好配合和承载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也导致了大量的信息化数据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而管理又是源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所以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强化医院管理意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5.信息化建设缺少严格、规范和有效的管理保障医院信息化建设既包含有技术的因素,也包含有管理的因素,还存在着很多人为的医疗因素,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环节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其它环节的使用。 伴随医院信

14、息化建设的进程,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这种保障机制就是“与医疗流程相适应的应用软件操作规程”和”与医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制度“。只有配合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才能高效运用,反过来才能促进信息化承载更为有效的管理手段. 2.6.管理手段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工程和医学”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其实就是医疗过程的数字化,配合和承载管理手段的目的在于保障数字化的实现,所以管理手段在医院信息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个别医院,由于管理混乱导致业务流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人为因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立的,

15、管理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了信息化与实际业务偏离、信息化的数据逻辑关系混乱,实际上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供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主导信息技术和医学、管理工程,但它可以促进三者的有机融合。管理因素决定了医院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使用广度和建设的成败。 3。医学的复杂性、特殊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技术与医学、管理工程的融合极其困难. 信息化技术与医学的融合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这往往又是不被医院重视或忽视的一个环节。表现为要么就是“只安排信息科独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大梁”,要么就是“将信息科看成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机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所有事情完全

16、由业务人员来决定”,结果造成信息化的技术实现手段与医疗业务流程两张皮,不是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无法被有效利用,就是信息化的医疗流程还得辅助许多的手工操作过程才能完成.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范围极广、极具专业性的综合项目,需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需要掌握专业的信息化技术,需要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而承担医院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主要职能的信息管理人员又很难集这些专业知识于一身,所以寻求医学和管理工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支撑。需要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需要管理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并且还需要他们之间密切配合和院长的亲自统领来保障贯彻和执行的有效性,离开任何一方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