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55011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着力现代农业建设稳固退耕还林成果1 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东邻XX市和XX县区,南接XX县区和XX市,西与XX省XX县区交界,北与XX省XX市接壤,是川、滇、黔三省要冲。全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下辖一市七县一区,总人口740万人。2022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2亿元,财政总收入69.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元。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2223年,我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2023.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023.4万亩,荒山造林200.5万亩。退耕还

2、林工程共计投入17.87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7.15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2022年开始到2023年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6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区造林总面积的94.56%,森林覆盖率从2022年的28.42%提高到202223年的37.68%,平均每年递增1.2个百分点。有关监测数据说明,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5446吨下降到现在的3389吨。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31万人。据统计,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4425元。特别是高寒地区、少数

3、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局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但凡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充裕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我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开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开发绿色食品,开展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开展。 二、稳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根本情况 2023年,我区XX县区被列为国家重点退耕还林地区根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县。2022

4、23年,毕节、威宁、赫章等三县市也随后被纳入试点范围。规划建设根本口粮田24475亩,总投资158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44万元,地方投资337万元。截至目前,共完成坡改梯2765亩,土壤改良18875亩,建蓄水池375口,拦山沟1300米,机耕道1200米,生产便道4500米,引水渠15.02公里,整治山塘2座,排洪渠200米。整个工程区共有1万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8357户、32035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根本口粮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原来的受淹地、干旱地变成了现在的受益地,大大增强了退耕还林地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老百姓能致富的目标。 在稳

5、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区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工程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根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XX县区古达乡水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退耕地里种植405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户均收入已增加到3.5万元左右;XX县区黄泥塘镇年种植辣椒500亩左右,工程实施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农田灌溉得到根本保证,亩均产量由原来的1800斤提高到2500斤,每亩增加经济收入约1600元。 三、实施稳固退耕还林成果

6、工程的根本措施和做法 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工程资金,大力推进根本农田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安排好各项根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根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根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根本实现了退耕农户根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开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区在重点退耕还林区整合了农村饮水平安、农村沼气、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

7、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开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开展。目前工程区舍饲圈养牲畜存栏量1605万羊单位,建设棚圈面积879万平方米,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开展模式、林药开展模式、林果林菜开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

8、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开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根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我区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充裕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四、几点建议 一是结合西

9、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根本口粮田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工程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二是鉴于根本口粮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其它工程能够配套实施,如小额信贷扶贫工程等,通过工程配套实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到达稳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三是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开展,在加大退耕还林地区根本口粮田建设的同时,加大相关后续产业如草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退耕还林农户对补助期满后“粮食收入低,吃什么,经济来源少的思想顾虑,为解决农民生存与开展问题奠定了好的根底。我们将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精神,尽心尽责,艰苦奋斗,确保稳固退耕还林成果这一浩大工程真正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利民工程。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