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54578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注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注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注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注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心理健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2、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

3、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

4、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

5、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让我

6、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心理专家提醒您:当您遇到生活中的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竊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1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

7、理学家朗敦(Perry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轻度心理疾病神经官能症神经症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其特征为持久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

8、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地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检査不出器质性病变。神经症包括六种的病症:1. 神经衰弱:表现为兴奋性增高症状,疲劳过程加速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2.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3. 癔症(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有感觉和运动机制障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机能失调以及心理异常等,常有抽搐、头痛、胸闷、心烦、委屈、肢体震颤、眨眼、摇头、面肌抽动或运动麻痹等多种不同反应。

9、4. 强迫性神经症:它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常出现的强迫观念有: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苦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强迫意向和动作有:强迫意向、强迫洗手、强迫计算、强迫性仪式动作。5. 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社交恐怖旷野恐怖动物恐怖疾病恐怖,此外,还有不洁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6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妄想症?人格障碍?

10、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理疾病虽然属于心理范畴,但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建立在大脑的生理活动之上,因此心理疾病有明显的神经生理基础。目前常规理论认为神经症的病因是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调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人说神经递质失调仅是神经症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因为神经递质就如汗液,紧张焦虑会导致出汗,同理也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调,出汗和神经递质失调都是紧张焦虑的后果,而不是出汗抑或神经递质失调导致紧张焦虑。2007年,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冯国平的研究成果,首度揭示了强迫、焦虑和压抑的生理机制,指出“皮质一纹状体一丘脑一

11、皮质回路”出现信息传导不畅是焦虑的病理原因,冯国平的研究小组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阻断了神经回路的小鼠,居然出现了类似人类强迫症的行为一小鼠反复抓自己的脸(小鼠通过抓摸来“洗脸”),直到毛皮破损,甚至流血,还无法停止,同时还会焦躁不安。在正常情况下,小鼠感觉脸脏了,抓几下就会感到干净了,但神经回路被阻断后,“脸干净”的信息怎么也传不回大脑,于是小鼠就会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无法停止。那么“皮质一纹状体一丘脑一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障碍,是否正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的真正病因呢?如果确是如此,那么应该如何治疗才能解除其传导障碍呢?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研

12、究,提出了新的原理,揭示了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皮质一纹状体一丘脑一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障碍,导致神经症的道理何在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在“皮质一纹状体一丘脑一皮质回路”中传导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生物电信号。你可能以为,我们的身体中没有电,电线里才有电,没有发电厂和电池哪来的电?那你就错了,当我的手指敲进这段文字,就是来自神经中枢的生物电,跨过超导体电路般的神经纤维,指挥了我手指的肌肉。如果我告诉你,我们的神经中枢就是一架发电机,我们的思维全部都是电活动,你可能不信。可是在100年前俄国科学家就第一次在开颅手术中在大脑皮层表面直接测到了活跃的生物电,而我们所有的神经末梢,均是基于生物电的传

13、感器,我们所有的感觉,均源于神经中枢的生物电!我们所有的记忆,也是基于记忆细胞电容的生物电储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中传导的就是生物电信号,从小鼠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一个电的循环回路,神经中枢不断地发电,所以小鼠会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这说明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循环电活动,它不断地循环着,就像心脏的跳动,心灵的呼吸一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患者像小鼠一样的焦虑呢?答案是:伤痕记忆细胞。伤痕记忆怎么会产生电阻,阻碍了神经电信号的传导呢?首先我们来说什么是伤

14、痕,当某些刺激或者冲动过于强烈,就会使得神经末梢的传感器过度发电,传导到大脑皮层之上,会使得记忆细胞电容带上异常电位,这使得大脑内的记忆读写器(这个部件可能是“杏仁核”)无法正常进入和读取,这就是为什么过度的刺激,会导致“失忆”。也正是伤痕记忆细胞增大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传导电阻,阻碍了循环电活动,所以患者才像小鼠那样的焦虑和难受,那种难受简直就像是窒息般痛苦,任何一个患者都清楚!也正是因为伤痕记忆对于心理行为具有影响,才使得“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传导障碍归属为心理疾病,成为心理疾病的生理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疏通“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神经电传导,解除

15、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困扰呢?你可能会问,在大脑皮层上强加电流不可以吗?确实有人这样尝试,比如经颅磁刺激和经颅微电流刺激,但是他们很难成功,因为大脑皮层被保护在头骨之中,神经被深埋在血肉之中,并且有“生物绝缘层”,外力强加的电流就如进入不了血管的输血,即使将神经烧伤也不一定在神经通道里达到有效值,那么真正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要利用我们神经中枢自有的生物电!它恰恰是最适合的!大脑就是修复它自身的工具!就看你是否会科学操作这一方法了!在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中,指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是心灵呼吸的哮喘症,心灵呼吸背后的生理基础,正是“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这一不断

16、循环的传导过程,也正是心灵对自身状态和信息不断的自检扫描过程,心灵杀毒2.0一一弗洛伊德的拼图从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出发,讲述如何通过心理治疗宣泄伤痕记忆和痛苦感觉,通过不断触及它们释放其中高电位的能量,减轻其高电阻,然后又发明了机械自助回忆的方法,利用我们自我意识产生的生物电流,去一遍遍地疏导“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恢复我们正常的心灵呼吸,从而消除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极度窒息感觉,逐渐恢复心灵的健康,并验证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不畅是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适合神经症患者的自助调节和家庭护理参考。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少男少女的七种不健康心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