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542493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心得体会 覃小英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会倾听必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课堂上的倾听尤为重要,它包括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倾听教师的发言,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下面我谈谈在

2、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倾听习惯的一些具体的体会: 一、树立榜样,教师学会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在新课程倡导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今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需要教师加强对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实践证明: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教师在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的同时,自己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做个忠实的听众。比如在创设情境下产生“75-18=?”,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75-18=?你们是怎么想的?

3、生1:先算75-10=65,再算65-8=57。所以75-18=57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 生2:他的意思是把18分成10和8,先75减10等于65,65再减8等于57,所以75减18等于57。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相近)的有吗? 生3:我是先减8,再减10,答案也是57。 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我是这样算的:75-20=55,55+2=57。所以75-18=57。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 生5:他把减数18看成20,先75减20,因为多减了2,所以要再加2。

4、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始终面带微笑,作出侧耳倾听状,满含期待,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回答,不插话,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对话的平台上,适时介入引导。 教师不仅要学会用心倾听,还要学会用情倾听。倾听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如此率先垂范,学生就会以教师为榜样,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倾听的习惯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培养。 二、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听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倾听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是无趣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乐趣,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1、用数学课本身的魅力激发。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

5、教学时我从“趣”字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用、有趣、有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另外,教学语言力求儿童化。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辅之形象化的动作,学生爱听愿听。在学习“比大小”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利用主题图“小猴子吃水果”,创设了故事情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怎能不被吸引,又怎能不倾听呢?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用游戏激发。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

6、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在课堂上玩一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会悄悄话。游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论是新旧知识迁移、教学例题、巩固练习、复习考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低年级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方式是游戏,效果最好的也是游戏。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用开火车式数数,学生只有听好前面同学说的数,自己才能正确地往下数,所以同学都专注地听,没有走神的。又如:“拷贝不走样”,就是把老师或同学讲过的话再讲一遍,这点是为了提醒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再如游戏“捉虫子”:老师故意说错答案,让学生来纠正

7、,或者让学生指出同学发言中错误的地方;还有开展“比一比,谁记得多”的游戏。这样在游戏中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适时评价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适时的评价,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1)教师口头评价 我把倾听列为课堂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当学生倾听了老师的要求,能正确回答出问题时,我就高兴地夸奖学生说:“你真会听!老师谢谢你!”当学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后进行补充说明又不重复时,我说:“你能听会想,真厉害!”又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再如,“你真厉害

8、,记住了这么多!”等。我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赏识。简短几个字,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2)奖励激发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的评价比精神鼓励更为重要。明白这个道理,我把倾听也融入到学校举行的少先队员争章行动中去,采取一课一评用画“笑脸”奖励,一周小结一次以“倾听章”奖励的办法,到学期末评出班级中的“倾听之星”以奖状激励,树立班级同学认真倾听的榜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教给方法,学生善于听 “激励评价”为主的做法坚持了一段时间,我欣喜地看到了我的课堂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有时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

9、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几个学生老是不会倾听,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冥思苦想,我终于悟出了“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的道理,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倾听的重要性,不能单靠老师的一张嘴去强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向学生提出了听的要求:(一)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同学,听清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做到专心;(二)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

10、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有礼貌地指出,做到耐心;(三)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体会别人的表达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做到“说”“听”“思”并重,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做到用心;(四)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改进自己的想法,做到虚心;(五)要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做到悉心。例如,在进行“估算”练习时,我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洗衣机一台3015元,电饭锅一个299元,老师想买下这两样东西,大概需要带多少钱?学生进行估计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部分学生都把3015估算成3000

11、元,把299元估算为300元,于是得出大概3300元。这时谢世颖小朋友站起来说:“不行,这样估算的话,那带的钱就不够了,估计3300元不合适。”这时我让其他同学都带着“钱够不够”这个问题来倾听伟军同学的解释:“因为估计3300比实际少了,带的钱少了东西就买不成了”。老师抓住这个契机,抛出“他讲的有道理吗?”这个话题,组织学生在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倾听的欲望,当一个学生说完后,立刻就有同学说出前面同学说的“毛病”,自己再说一说。其他同学同样认真地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总之,培养倾听习惯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定会内化成孩子们的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