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54109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人习作讲评课例阐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讲评“三点式” 在习作教学中,每当学生提笔写文章时常会出现“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的场面,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指导学生写的方面。(重指导)至于习作讲评,大多教师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更多的是怕麻烦。忽视了习作讲评,学生不知道自己习作中的成功是什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领略不到成功的愉悦感,更主要的是,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落实与弥补,这样势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轻讲评)如果说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习作讲评勿庸置疑应该是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结合江老师的这节习作讲评课以及自己平时在习作讲评课一些做法谈“三点”拙见,望能抛砖引玉。一、找准“亮

2、点” 经历高峰体验小学生习作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我们要以学生的视角和情感去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有针对性的表扬,是一种成功的激励,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写作的“高峰体验”。发现学生习作“亮点”的要诀:1、 要善于“沙里淘金” 小学生习作毕竟不同于成人习作,他们的笔触比较稚嫩,甚至于漏洞百出。要想在这么多的“沙”里淘“金”,我们必须多长一个心眼。我们在研读学生习作时一定要努力找出使你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好的题目、词语、句子、段落、选材、篇章等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习作,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抓“好句”。因为写好一句话,写精彩一句话,每个学生努力一下,都

3、能做到。所以,我觉得“淘金”首先得从“淘句子”开始。2、要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 阅读学生习作时,我们往往把目光停留在习作水平好的学生上,习作水平差的学生常常不屑一顾,哪里知道有些经典往往来自大自然中的“野”。因此,我们要多关注“野百合”,相信他们也会“妙笔生花”。比如江老师这节课中欣赏的好句“他高高的个子,黑黑的脸蛋,嘴里露出两颗大门牙。”就出自“野百合”之手,所以,你手中不缺乏好作文,而是缺乏发现好作文的慧眼。那这么多的“亮点”(单是好句就甚多)怎么在一节课中一一展示呢?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辟了“雷人雷语”园地,凡是看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佳句就在边上写上“雷句”(“野百合”降低要求),要求学

4、生及时打印发我邮箱,我再统一排版并张贴在园地里供大家欣赏。这样,让所有“雷人”都有“雷”的机会,哪怕你是“野百合”!3、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找出习作中的“亮点”后,还要分析它“亮”在哪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好到底好在哪里。比如江老师的讲评课中,根据写人文章的文体特点,她紧紧抓住这些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写得好的句子从“抓细节”方面引导学生去品悟,去感受人物的特点。即使是推敲习作语言要精炼、规范、真实时,江老师也是抓住部分“好句”去点评好在哪里。本节课中,江老师引导大家一起朗读、欣赏同学写的佳句,包括一起呼喊作者的名字与习作题目,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写的好句,作文带给学生的尊严和荣耀,自

5、信和光荣,一定会让小作者感受到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二、看准“缺点” 挖掘习作资源讲评课不能光说好话,不能说空话,必须指出真切的问题。要把习作中出现的“错误”当作教学的资源,研究“错误”背后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讲评学生习作“缺点”的要诀:1、 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抓“主要矛盾”。 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肯定很多,我们要抓与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相吻合的、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比较共性的问题作例子。本节课中,江老师就抓住了两个“矛盾”,主要矛盾:人物细节描写缺乏;次要矛盾:习作语言不精炼、不规范、不真实。2、 忌“只看病不开药”,要“既看病又开药”。 个人认为,小学阶段习作讲评一般应着力于“句病”

6、(包括“段病”),当然,如果班级学生作文基础较好,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讲评的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这里所说的“句病”,不是作业意义上“病句”,而是写作意义上的语言的准确、顺畅、利索、规范。比如写人的文章,学生在开头往往写: 我有一个朋友,他长得很可爱,可他是出了名的“电脑迷”,为什么说他是“电脑迷”呢?请大家往下看。 记得有一次,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是我的同桌,他非常贪吃。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有一次,说他是电脑迷、贪吃,直接把事情写出来不就得了,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话呢?显然啰嗦!结尾也经常这样写: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的同学就是这样贪吃的人,你认识他了吗? 这就是我的“电脑迷”朋友,他是不是很

7、会玩电脑呢?“这样一个人”、“这样贪吃的人”、“电脑迷”上面内容看了不就明白了吗?结尾还写不是画蛇添足吗?这样的开头与结尾是学生在写人习作中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这样“绕你没商量”的语言就不利索。另外,我们的学生是农村孩子,习作语言中总带有乡土味,什么“鼻子塞住难过极了”、“去医院看医生”、“自顾自”、“作业做不来”等等方言也常在习作中出现。为了突出人物特点,外婆说出要为国家作贡献的话,奶奶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显然不切实际。江老师在研读学生习作时看得准,讲评时把这些“缺点”当作习作教学的资源,通过与佳句“比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习作语言要精炼、规范、真实,很有针对性。这样,从小训练学生习作语言

8、的准确性,这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3、忌“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忠言顺耳利于行”。(像江老师一样不好的句子隐去了小作者的姓名,保护了孩子们的尊严。平时课堂中要多说“如果这样改是不是更好?”,批语时要多写鼓励的话。)三、抓准“生长点” 突出训练重点每一个单元的习作都有相应的主题,各有侧重。我们在精心研读学生的习作时必须抓准“生长点”(即训练点),讲评时要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修改,进行二次作文,这样既动口又动手,讲评才能有的放矢。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江老师在研读学生习作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等方面往往很笼统、很概括,比如外貌描写“千人一面”,动作描写

9、不细腻,尤其是语言描写,要么写妈妈鼓励我,要么写爸爸批评我,但就是不把“鼓励”、“批评”的具体语言写出来。本节课中,江老师通过“酒鬼老爸”的具体语言来迁移、对比,让学生通过小练笔来“生发”了妈妈啰嗦的具体语言,这样,妈妈“啰嗦”的特点就突出了。由于时间关系,江老师只抓了一个“生长点”,其实,其它细节描写也一样。你也可以把“生长点”落到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上,如果时间允许,比如描写同学外貌的可以当堂让这个同学上台,让大家边观察边评改;动作描写也可以再让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把“女人婆”做的动作特点表演出来,这样反复练就扎实了。讲评学生习作“生长点”的要诀:1、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2、要

10、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清新感觉。3、要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突出主题。整节课中,江老师找准了“亮点”、看准了“缺点”,抓准了“生长点”,并把这三点巧妙地穿插一起,交融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讲评课的特点。不管老师采取何种讲评形式,我想在习作讲评课中都离不开这三点,因此,讲评课前我们务必要化大力气研读学生的习作。以下批阅方法供参考:(1)快速浏览法 不动笔,只浏览,意在整体了解情况并由此确定讲评的目标与重点。(2)分类圈画法 以欣赏的心态和眼光再次阅读,有了第一遍浏览的基础,这一遍也可快速阅读,不过,要随时在学生的作文本中用不同的符号分类圈画精彩的句段,方便分类交流。比如:细致的描写用“”,真切的感

11、情用“”,借景抒情用“”等。(3)分类叠放法 随手把学生的作文本进行分类叠放,便于选择实例时回看,不至于大海捞针,浪费时间。(4)记录名字法 讲评的时候,本子是要发给学生的,展示的人数多了,就会忘记,可以在备课笔记中记录每一环节要交流展示的学生姓名、作文题目等。(5)延迟评价法 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不评分、不评等级,甚至可以不圈错别字、病句,在“二次作文”修改后,再给予较高的评分。 可能有老师会问:教学任务这么重,学生人数这么多,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去研读学生的习作?这里举一个例子来回答:有人问管建刚:管老师,你是一线教师,带着班,多少要做点行政,几乎每年出一本书,每周和学生一起出一期“班级作文周报”,每年有近百篇学生作文发表,外出上讲评课,每次都要研读全班学生的作文,容不得你偷懒,你怎么过来呀?管老师回答:我,就这么挺过来的!一个“挺”字道出了管老师坚持作文讲评课的顽强毅力以及他对作文讲评的执着追求。的确,习作讲评就需要持之以恒。最后,我想改用郑板桥的竹石作为今天发言的结束,贻笑大方了!无题咬定“讲评”不放松,立根原在“言语”中。千锤百炼不懈怠,任尔东西南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