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51587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奉承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B .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界,边际)金就(靠近)砺则利C . 非利足也,而致(使到达)千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D . 心凝形释(解除束缚),与万化冥合圣心备(完备)焉2. (2分) 选出加线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 .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

2、(2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于古典诗歌。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B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C .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D .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4. (2分) (2020高

3、一上珠海期末)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是指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比如“刀”“木”;“指事”指的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比如“刃”“本”。B .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孟昶题在寝门桃符板上的对联,相传这是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王安石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贴春联。C . 论语中“仁”字共出现过104次,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的阐述。D . 兰亭集序开篇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即公元353年,按照我国

4、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可以推算出公元357年是丁辰年。5. (2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歌行是一首边塞诗。诗歌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边塞现实。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富有现实主义色彩。C .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人诗。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思念之情缠绵而不哀伤,意境幽静秀丽,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D . 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登临岘山,怀古伤

5、今,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全诗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平淡中见深远。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三上湛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三、 翻译 (共1题;共10分)7. (10分) 翻译下列各题(1)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2)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 麑贼之。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8. (5分) (201

6、7高二上庄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曰夕慰高堂。【注】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中的“试吏”即出任官吏,表明黎六郎刚刚被任命为阳翟少府,这与颔联的,“新绶”相照应。B . “春山踯躅芳”写黎六郎赴任途中看到杜鹃花漫山遍野,于是心情极为舒畅,这是以景衬情。C . 腰垂新绶、衣满芸香,是对黎六郎赴任时的状貌的描写,说明他并没有因为

7、做官而忘了读书。D . 第五句“乔树别时绿”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同时写出了为黎六郎送行时的自然环境。E . 全诗表达方式多样,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和议论,最后两句谆谆告诫:做官勿忘孝顺家中父母。(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9. (7分) (2019高三上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授官题高冠CD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呑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释】高冠:长安西部的高冠峪,因山内石帽峰恰似巨人头戴高帽故名,有著名的高冠瀑布,岑参曾在此隐居耕 读十载,初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

8、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一命:最低等的官职;周代的官秩 为九命,一命最低。阑:尽,残。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五斗米:指官俸。(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为起承转合结构,起句平直,承句自然,转句变化,合句隽永。B . 颈联巧用比拟,活画出涧水暴涨吞没樵路、山花醉卧惹人怜爱的情景。C . 尾联反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感受。D . 这首诗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简素活泼,未刻意雕琢,却平中见奇。(2) 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2020高三上五华期末)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灵帝崩 , 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冀州。卓拜绍勃海太守。绍遂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日:“此吾心也。”即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

10、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 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處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

11、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节选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B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C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D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

12、战/北利在于缓搏(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代男子20岁时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仅限于男子,女子无字。B . “崩”,古代把天子的死比作山体塌下,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如“山陵崩”“驾崩”等。C . “弱冠“,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但还年少,体犹未壮,故称“弱”。D .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后引申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如“为宗庙万世计”。(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绍有正义感、首倡义兵。面对董卓废帝的狂妄举动,他“横刀长揖而

13、去”,不仅表示不满,而且起兵反抗。B . 袁绍善识人才、任人唯才。沮授对形势的分析及应对策略极具前瞻性,袁绍立即上表奏请他为监军、奋威将军。C . 袁绍刚愎自用、不纳人言。郭图谏迎天子、田丰谏袭太祖后、沮授谏颜良不可用等,他均不听是失败的重要原因。D . 袁绍好大喜功,错失良机。沮授进谏持久战,拖垮曹操,又谏派兵外围护卫粮草,袁绍不听,致使官渡之战失败。(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1. (6分) (2020高三下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4、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

15、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