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48423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化学科:刘 萍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化学的学科特点更加得以突现,本人紧紧把握这些特点,在有限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关键词:初中化学特点 提高教学效率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一门入门学科,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在于它具有“深”、“杂”、“混”的特征。所谓“深”,是指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像分子、原子、元素、离子等化学用语由于太抽象因而学生不易把握它的内涵、实质;所谓“杂”,是指化学知识零乱,知识点太多,化学问题头

2、绪繁杂、难懂,因而学生理不清线索,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学生不易学好;所谓“混”,是指对若干化学问题的区分点把握不准,如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学生会因为分辨不清往往将问题搞混淆。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踏入它的门坎,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特点,就中学化学而言,其特点体现在化学课程上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利用化学用语学习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概念、原理,并通过化学知识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新课程改革之后,化学的学科特点更加得以突现,本人认为,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

3、这样的教学方法,它使我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逐步形成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它不同于化学概念的抽象和化学原理的繁杂,它能使化学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快地进入兴奋状态,这是该学科与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显著特点,它的功效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该学科的学习,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个特点,上课时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

4、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实验。初中生最容易被这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所吸引,学生有了感性的体会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再加上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不断设问,可以引导学生不停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的第一堂化学课准备了这样两个趣味化学小实验:一、不用笔写字,学生们都知道,在纸上写字必须要用笔,老师不用笔也能写字吗?我在黑板上贴上四张白色的滤纸(之前先用酚酞溶液在上面写了字),提问:同学们在纸上看到有字吗?学生回答:只有白纸,上面什么字也没有。我叫一个学生拿起准备好的一只喷壶,内装无色溶液(碱液)喷向白纸,瞬间白纸上出现“我爱化学”四个红色的大字,学生中很多人发出叫声,露出惊奇的

5、神态。二、气球不用吹、不用打气筒也能胀大,提出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摇头,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置,一只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塞着一只连着系有气球的玻璃管和分液漏斗的胶塞,向分液漏斗内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后(NaOH溶液),气球在锥形瓶中慢慢地胀大了。吹气球,几乎每个学生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在化学老师手中只用少量无色溶液就能使气球胀大。这类似于变魔术的化学实验,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就象观看完一个魔术节目后观众很想知道迷底一样,学生对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也会产生多种猜测,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随之高涨。以后的教学中,我几乎每节课都带着不同的实

6、验仪器走进课室,学生们一看到实验仪器,就开始兴奋:“这节课又有实验做了”、“老师,这节课做什么实验?”、“这节课的实验好玩吗?”学生们就这样带着玩的心理,慢慢被我引入到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轨道上来。一学年的教学,学生们从对化学一无所知,连划火柴都不会,到能使用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等简单的实验操作,甚至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制取某些气体等,无不体现出这门学科学习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不仅使课堂形式更活泼,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习化学的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更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

7、式让学生在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二、通过身边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熟悉化学化学学科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特别是

8、与化学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内容,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显然已重视到这一点,从第一单元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第二单元对空气组分的探究、第三单元对自然界中水的探究,都是从人们身边最熟悉又最重要的物质开始,教材的编写意图非常明显,让学生在对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化学,接受化学基础知识的教育,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例如在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时,顺手拿起一张纸一撕两半,告诉学生,撕了的纸还是纸,只不过由大张变成小张,纸还存在,接着用火柴点燃其中的一小张,熄灭后纸不见了,只剩下灰烬,而灰烬不再是纸,不能

9、在上面写字,撕纸和燃烧纸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两个现象,从这两个很平常的现象中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学生并不感到困难,象这样的学习既不高深又不需要什么基础知识,学生学得很轻松。又如在第二单元讲空气污染的内容,我结合广州市区经常出现的灰霾天气的现象,以一篇广州日报的报道让学生展开讨论,该报道中钟南山院士说,一个健康人的肺应该是红色的,但若是在广州生活了50年后,他的肺则会变成黑色的,近年广州市的呼吸道疾病不断上升,这些现象与广州经常出现的灰霾天气有密切的联系。这个事实使学生震惊不已,使他们认识到空气污染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第三单元的水污染,我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珠江的美丽图片,接着又

10、放一些化工厂排放污水的图片,边放边告诉学生,近年广州市组织的横渡珠江活动,都是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组织的,但广州市市长也只能向市民承诺,在规定的日期内珠江可以游泳,其余时间则不要随意游,原因是珠江的污染严重,如今的广州守着珠江没水喝,全市人民的饮水只能从北江、西江引来。如何净化我们的母亲河,使广州市民天天都能畅游珠江?接到这些提问,学生们都会对这些有关环境污染的的问题做些简单的思考,趁机要求学生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随手关灯、洗澡时间不要太长、尽可能不用塑料袋等。有了这样的开头,后面对水的净化和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就变得很主动,无论是动手操作,还是接受知识,学生们都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望。三、

11、用微粒的观念学习化学,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学科的第三个特征是物质的微粒性,微观世界看不见也摸不着,显得十分抽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困难,但宏观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微观结构,必须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的形成,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微观的本质来认识宏观变化的思维方式,更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中大量出现微观粒子的图片、拟人化的卡通,使抽象、深奥的难点内容变得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让初次接触到微观粒子的初中生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近年来广州市中考题中不断出现这类题型也为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提出要求:学生能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解释,要具备一定的微

12、粒观来认识化学变化。2007年中考: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 。2009年中考: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乙甲丙碘分子孙 子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2010年中考: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结合现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增加的离子是 为帮助学生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构成,并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更

13、好地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原有材料如图片、模型等。例如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中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苯分子、硅原子的图片,不仅证实了分子、原子的存在,也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通过阅读图4-1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有关原子的信息: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是绕核做高速旋转运动;原子核居原子中心且体积很小等。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通过图10-1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揭示出中和反应的本质是:H+ + OH- =H2O ,引导学生建立起化学反应的微粒观,又反过来理解酸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化学性

14、质,是因为酸的溶液中均含有H+的结果。更多时侯则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进行动画演示,那样收到的效果更好,例如在第三单元水的组成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教学中,为把微观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真实情景展现出来,先做实验证实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后通过一个动画演示这个变化的微观过程:水分子先拆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形象逼真,学生很快就能接受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又如在讲木炭的吸附作用,先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都看到红墨水的红颜色消失了,单从表面上看学生以为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接着观看木炭的形成及吸附红墨水颜色

15、的动画,一粒粒红色微粒钻进木炭的小孔中,学生立即明白吸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有离子的形成对于学生不能具体感觉到的微观知识,借助多媒体,可以让其具体化、形象化而使学生更易接受。借助各种不同的手段,使困扰初中生学习化学的一个最大难题得以化解,最大的一个学习障碍得以跨跃,学生不仅轻松解决难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不断训练。物质的微粒性概念得到巩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突破化学用语的难点,使学生轻松学习化学化学学科的第四个特行征是它具有自己特定的学科语言,它在研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规律的同时,还要用其特定的学科语言进行描述。利用化学用语来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并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化学用语往往又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元素、化合价、分子、原子等,因其抽象、微观而难以理解,因此,化学用语的教学在初中阶段,显得非常重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为突破这个难点,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归纳法,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将零碎的化学知识、复杂的化学原理、不同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初中化学为例,新教材为了弱化学科的难度,特地将各重难点知识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中,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GMAT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