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46897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一)一、表述型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容易设计且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中提供的选项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能力。按照题干的表述类型可分为三种:(1)表现型关键词有“表现在”“体现”;(2)评价型关键词有“表明”“反映了”;(3)概念型关键词有“标志是”“内容是”“性(本)质是”“特点有”。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法,即辨析比较选项的词语含义与句意,辨析其与题意的合适程度。【例1】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

2、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代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要想很好地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答案C二、因果型因果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描述和阐释能力。因果型选择型常用标志性词语为“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背景是”等,其考查原因时原因又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客观原因等多种。大多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

3、,或一因多果等。这种题型多变且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目要把题干与题肢结合起来分析,题干为果,题肢就应该为因,反之亦然。时间较久远的一般为因,出现时间与今较近的一般为果。【例2】曾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鞭挞的马克思主义再次受到欧洲人的热捧。马克思主义重新风行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解析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是不可避免的。故选D。答案D三、材料型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放在选择题中进

4、行考查,即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它可分为观点材料题和史实材料题等。目前这类题型在高考选择题中所占比例较重,而且多提供新情景、新材料。解答材料型选择题应注意:(1)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2)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3)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例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

5、一文中谈到巴黎公社时,这样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巴黎公社的战士有着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B巴黎公社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C巴黎公社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权D巴黎公社不具备充分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解析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但它不能称为社会主义政权,故选B项。答案B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二)四、逆向型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或错误的选项。关键词有:“不正确的是”、“不包括”、“不属于”、“错误的是”等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意,正向

6、和逆向思维并用。具体讲:首先根据题意用正向思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用逆向思维,把符合史实的选项删除,剩余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项答案以后要再复核一下,以防止未按照逆向选择要求答题。【例4】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A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 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 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解析“柏林墙”的产生是“冷战”的产物,反映了东、西德之间的对峙。论文的主题肯定可以包括A项。柏林墙的出现是国际局势紧张的产物

7、,而它的推倒也是国际关系缓和的表现。答案C五、组合型组合型选择题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表述某种关系的题干;带序号的事件;由不同序号组合的选项。此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密、范围大、角度广、层次多、综合性较强。解题对策:(1)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2)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3)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4)选基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

8、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A B C D解析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

9、不安定的因素,有可能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故选C。答案C六、探究型探究型选择题是伴随新课改而流行的一类选择题。此类题目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怀疑、批判、探究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探究型选择题的特点是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先阅读材料,再结合探究情景挖掘有效信息,最后把握主题找出答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究型的题目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新材料只是依托,或者说是一种形式,历史学科知识点与能力的考查才是本质与核心,所以解答这类新题目关键在于抓住本质与核心的东西。【例6】有人曾这

10、样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走,现在可以到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国籍是()。A法国 B苏联C土耳其 D民主德国解析由“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可知,该国家曾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再由“最近又换了一种钱”可判断该钱币为欧元,德国是欧元区国家。答案D七、综合型综合型选择题是多种类型选择题的复合。有的是材料型与因果型的结合、有的是目的型与表述型的结合等等,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方法可谓不拘一格,比较灵活。【例7】“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解析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欧洲的手段。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即可得出答案。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选B。答案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