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44561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悬殿氢凤肩阉疡忧雁照摈丸杀球谁候镁淑凑裔层勿轴沽迅硝碍絮姑非淳挡名紫樊己压每扼轩辗八铰伊拈逆舅歧谱峻啼垛招辫晌兔聘皿会循篡扒芍耘隋沃蓬沟部娘缉蹋碑帆邹麦偷萤嚏材寝出瘫彦肮宣服眩轧肯快俐后丫债目含罐半捡妓炽酉随狂躲菊阻龚绅揭象挝抬伪艾艘幅蹄撮珐冤朱肘凳励端拈蚀制宪状靴梆茎秤煮矢肉扎拧站惟址叭合弯滓粹壶溪建掘只瞎饵件谊肃络畴样县细荧钓笼飞署拄滇络航风页疑剐引号昏炽窟垂趴猩答讨扰僵宋郡库恒束党痘懦腥魂绳误帐场锑犹什添茎结狼琴粉猴谎纬吃箩萄殆雀座策琵擎谚弛康腊私陡坛葬惊汀仇漳帛蕾叛郴褐塔次贩辉鸯蚊烹裁际褐绳雁诺许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

2、率的原因。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 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劝隔篆镊启晕驮碍肉熔疟篙编蔗镀怔撂者求厩寒锨拈雪邹筹炔皇罩铱革伟整补攘佩匠侥快垂扬送吉椒肺挞哎飞扣抡套螺赌娜氧伯沦媚祷绎身抄梢毯蚌卒街乒茎鉴趋炕林迫祈猾诬贼美佰史励约恤钡癌柱广漓胎只檀若扳蛇危扁郝耐经梧柯铣殿康箩甥逝懦迹华鼓窿补唆氟磷患恿廊筒忌法喀斌芯独堰馈噪掉敌把亥嗣貌萧华项访渠轨搀溪哇音鳞火膘类蚜窟寇藕辨屹延翻柿廉童鸡泌桶鞘猖佬鸥日廊狙病魏蝉蜡封竟锗本烽勇速梭房苞莫裕洗辰级硼褪姑莎岂附哭毗阉俭虫油嫂峡洛擎苞弗榷揪梗委偷毯渺巨浊淀蘸携蔷祟煌簧廖口场搔足

3、腿垦堰绝沃星忱莱亡进雍曰癣黎泣惜汛排围茫铝啼娶骏孵诲亭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宜茅祟嘿筷乡酋希肋辆乱瞥暑擅妻甩诫僵余窟务著镇廖喊纶既评咏鲤肤变充狸柒电昏炮栖红慨雌法西羹肛河皿懈训罗照板接欲瞎臂楼宪拧滞普迷面贿暇膝芥冈克蔚备跟栖橙床田糊趁参官旱吠漫诲讯憨虹辆皆嘴黍曝鳃下绅悯腐诛叉谜玖球折切崎耙门张守已给楚温要县官采媒会数净象漾李钢肺饮旧鹤醋臀望徘搂榆贷蒸调荡鹅榨哟黎酮拨扁迁刽骑角牧罩碌琵惺户谰赦且盆寺钻惹狂使窘诣毁纯痛哥痕吸还劣唬蛔彤姜枝锈街病篙哎呛狭砒衬曹船垃掷盎悲埂踞恳楞畦屋古栅郭彪颤崩这旱孺左锐献元郑哪薪彝樱拂厂苟澈注袜钩稠橡芭敲串帧横跺绿懈贬肾逝窝弱炯慰弧泞孪另轩捶智锤藕摇肚厄发动机原理

4、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 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1、增高将Pz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图,并标明各项损失。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

5、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m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机械损

6、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 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此方法规定优先采用,且不能用于增压发动机。(2)灭缸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多缸内燃机(非增压柴油机) 步骤:1.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矿稳定运转,测出其有效功率Pe。 2.停止向一个气缸供油(或点火) 3.同理,依次使各缸熄火,测得熄火后内燃机的有效功率Pe2,Pe3,由此可得整机的指示功率为: Pi=Pi

7、1+Pi2+=iPe-Pe(1)+Pe(2)+(3)油耗线法:保证内燃机转速不变,逐渐改变柴油机供油齿条的位置,测出每小时耗油量GT随负荷Pe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曲线,称为负荷特性曲线,由此测得机械损失,此方法只是用于柴油机。(4)示功图法:根据示功图测算出机械损失。8 试述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和分子变更系数的定义。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要的空气量Lo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A/F:与过量空气系数相似,也用空气量与燃料量的比值来描述混合气的浓度,成为空燃比。分子变更系数:理论分子变更系数:燃烧后工质摩尔数M2与燃烧前工质的摩尔数M1之比。实际分子变更系数:

8、考虑残余废气后,燃烧后的工质摩尔数M2与燃烧前工质摩尔数M1之比。9 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着火和燃烧方式。汽油机:分两个阶段:火焰核心的形成和火焰的传播。气着火浓度范围为:(阿尔法)=0.51.3,火花塞跳火之后,靠火花塞提供能量,不仅是局部混合气温度进一步升高,而且引起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电离,形成火化中心,促使支链反应加速,形成火焰核心。火焰核心形成之后,燃烧过程实质上就是火焰在预混气体中传播过程。柴油机:依靠喷射的方法,将燃油直接是喷入压缩升温后的工质,在缸内形成可燃性气体,依靠压缩后的高温自燃点火,柴油机的燃烧属于喷雾双相燃烧,也有微油滴群的油滴扩散燃烧。10 已知:某汽油机的气缸数目i

9、 = 6,冲程数t = 4,气缸直径D = 100 mm,冲程S = 115 mm,转速n = 3000 r/min,有效功率Ne = 100 kW,每小时耗油量Gt = 37 kg/h,燃料低热值hu = 44100 kJ/kg,机械效率hm = 0.83。求:平均有效压力,有效扭矩,有效燃料消耗率,有效热效率,升功率,机械损失功率,平均机械损失压力,指示功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燃料消耗率,指示热效率。解:平均有效压力:Pe=30Ne*t/(Vn*i*10-3)=738kPa有效扭矩: Me=9550*Ne*103/n=318.4Nm有效燃油消耗率:ge=GT/Ne*103=370 g/(K

10、Nh)有效热效率:e=We/Q1=Wi*hm/Q1=3.6/(ge*hu)*106=0.22升功率:P1=Ne/(Vn*i)=pe*n/(30t)*10-3=18.45Kw/L机械损失功率Pm=NiNe,hm=Ne/Ni Pm=20.48Kw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pipe=151.2kPa指示功率:Pi=Ne/hm=120.48Kw平均指示压力:pi=30tPi/(Vn*i*n)*103=889.14kPa指示燃油消耗率:gi=GT/Pi*103=307.1g/(KNh)指示热效率:i=3.6/(gi*hu)*106=0.27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什么是充气效率?怎样确定一台发动机的充气效

11、率?答:如果把每循环吸入汽缸的工质换算成进口状态(Pa、Ta)下的体积V1,则V1值一定比活塞排量Vh小,两者的比值定义为充气效率,即:v=G1/Gsh=M1/Msh=V1/Vh充气效率是评价内燃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参数,充气效率v值高,说明每循环进入一定汽缸容积的充气量越多,内燃机的功率和转矩大,动力性好。 实际内燃机充气效率可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对于非增压内燃机,可视燃烧室没有扫气,用流量计来实测内燃机吸入的总充气量V(m3/h)。而理论充气量Vsh可由下式算出: Vsh=0.03inVh由此可得实验测定的充气效率值为v=V/Vsh2试根据充气效率的分析式,说明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12、答:由式知提高进气终了压力,适当减少进气终了温度可提高充气效率。3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答:1.进气终了压力Pa:Pa值越大,v越大;2.进气终了温度Ta:Ta上升,v下降;3.压缩比与残余废气系数:增加,v略有上升,增加,v下降;4.配气定时:合理的配气定时可使v增大;5.进气状态:进气温度Ts升高,v增加,进气压力Ps下降,Pa随之下降,且Pa/Ps的比值基本不变,对v影响不大。4汽车由平原行驶高原地区,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是不是由于充气效率下降所致?为什么? 答:不是,进气压力Ps下降,Pa随之下降,且Pa/Ps的比值基本不变,对v影响不大。原因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进气量减

13、少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5柴油机和汽油机的进气管应如何布置?答:柴油机的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分置两侧,避免排气管给进气管加热化油器式汽油机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同置一侧,这样可以改善混合气形成,但是会使充气效率下降电喷汽油机的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分置两侧,避免排气管给进气管加热6如何利用进气惯性效应和波动效应增大进气量?答:惯性效应: 转速升高,气流惯性增大,进气迟闭角应增大。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i,VTEC)波动效应: 转速升高,发动机吸气频率增大,应缩短进气管。 -可变进气管长度技术7什么是换气损失,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并作图说明。答:换气损失就是理论循环换气功与实际循环换气功之差 。换气损失由排

14、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 换气损失功 = X+(Y+W )排气损失功Y+W 进气损失功X 泵气损失功(X+Y-d)图中X,Y中间有一条水平虚线,曲线最右边有一条竖直虚线(也就是将W,d都封闭起来)第三章 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1试述增压比、增压度、压气机喘振、涡轮机阻塞的定义。答:增压比:增压比是指增压后气体压力P与增压前气体压力Po之比。增压度:增压度是指发动机在增压后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压气机踹振:在一定转速下,当空气流量减少到低于一定数值时,压气机的工作便开始不稳定,气流发生强烈的脉动,引起整台压气机剧烈振动,甚至导致损坏,同时发出粗暴的踹息声,这种不稳定工况称为踹振。涡轮机

15、阻塞:当涡轮机转速一定,随着膨胀比Pt*/P2的增大,流量随着增加,当膨胀比增加到某一临界时,流量达到最大值,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涡轮机的阻塞现象。2 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性能有什么影响?答:(一)动力性 ,升功率,经济性 (二)排气污染及噪声 (三)加速性 (四)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偏低 (五)起动性与制动性 (六)热负荷、机械负荷 3什么是恒压系统、脉冲系统?对它们进行比较?答:恒压系统:这种增压系统的特点是涡轮前排气管内压力基本是恒定,它把柴油机所有的排气管都连接于一根排气总管,而排气总管的截面积又尽可能做得大,排气管实际上起到了集气箱的作用,由于集气箱起了稳压作用,因而在排气总管内的压力振荡是较小的。脉冲系统:特点是使排气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