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39283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练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说明:以下练习全部来自2008-2011年真题本章节的题目,对考试帮助很大。做本练习前,务必先完成课堂发的真题练习,并已经基本掌握本章主要考点。大家要不看答案完成练习。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题目,一定要找到书本原处,好好看相关知识点,特别是一些经常考到的题目。由于时间仓促,我这次无法做到帮助大家找题目出处了,请大家在最后复习课前务必完成。 第三章 培训 真题练习一、单项选择:1、员工培训规划的( ),是指规划必须体现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A)系统性 (B)标准化(C)有效性 (D)普遍性2、( )原则不是培训过程中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A)普遍性 (B)适应性(C)针对性 (D)

2、最优化3、在培训课程设计文件中,内容大纲不包括( )。(A)教学资源 (B)交付时间(C)资料结构 (D)课程评估4、不同的培训课程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下最适合于态度培训的方法是( )。(A)课堂讲授 (B)情景模拟(C)示范模拟 (D)角色扮演5、( )不是设计轮流任职计划的依据。(A)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来思考问题(B)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C)能够使受训者身临其境,在模拟的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领会(D)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人来担任6、在培训效果评估过程中,( )是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项

3、目为目的的评估。(A)建设性评估 (B)正式的评估(C)非正式评估 (D)总结性评估7、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反应评估的评估内容是( )。(A)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等(B)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C)受训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D)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如何8、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单位应为( )。(A)培训单位 (B)学员的单位主管(C)培训教师 (D)学员的直接主管9、对培训的情感成果进行评估时,其测量方法不包括( )。(A)访谈 (B)态度调查(C)关注某小组 (D)现场观察单项:1-5:CADBC ;6-9:ADB

4、D50、要求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基本特点是制定培训规划的( )要求。 C(A)系统性 (B)标准化 (C)有效性 (D)普遍性51、以下不属于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的是( )。 A(A)普遍性原则 (B)适应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最优化原则52、在课程设计文件中,以上不属于大纲部分的内容的是( )。 D(A)教学资源 (B)交付要求 (C)资料结构 (D)课程评估53、不同的培训内容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下最适合态度培训的方法是( )。B(A)课堂讲授 (B)测量工具 (C)示范模拟 (D)角色扮演54、以下不属于设计轮流任职计划的依据的是( )

5、。C(A)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来思考问题(B)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C)能够使受训者身历其境,在模拟的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领会(D)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人来担任55、在培训过程中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项目为目的的培训效果评估是( )A(A)建设性评估 (B)正式评估 (C)总结性评估 (D)非正式评估56、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反应评估的评估内容是( )。D(A)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B)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C)受训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

6、D)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如何57、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单位应为( )。B(A)培训单位 (B)学员的单位主管 (C)培训教师 (D)学员的直接主管58、对培训的情感成果进行评估时,其测量方法不包括( )。 D(A)访谈 (B)态度调查 (C)关注某小组 (D)现场观察50、培训规划时耍选择适用的方式方法,高层培训、管理培训、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等宜采用( )的培训方式。 C(A)分散 (B)边实践边学习 (C)集中 (D)完全脱产学习51、制定培训规划时,培训需求分析的目标是( )。 A(A)明确员工现有技能与理想状态间的差距(B)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C)明确培

7、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D)选择测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52、以下不属于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的是( )。 C P159(A)适应多样化的学员背景 (B)满足学员在时间方面的需求(C)针对相同背景的学员设计培训课程(D)使学员掌握生产技术和技能53、培训的印刷材料中,工作任务表的作用不包括( )。 D(A)强调课程重点(B)提高学习效果(C)关注信息反馈(D)节约培训时间54、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所应具有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 )是最重要的。 B(A)专业技能(B)理念技能(C)人文技能 (D)协调技能55、培训效果的建设性评估的优点不包括( )。 C(A)有助

8、于培训对象改进自己的学习(B)帮助培训对象明白自己的进步(C)在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D使受训者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56、在培训效果的层级体系中,行为评估的评估内容是( )。 A(A)受训者在工作中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B)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C)受训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D)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如何57、培训的五大类成果中,( )的评估标准是缺勤率、劳动效率、专利项数和事故发生串。D(A)技能成果(B)情感成果(C)认知成果 (D)绩效成果58、在评估培训效果时,( )更适用于调查面窄、以开放式问题为主的调查. A(A)访谈法

9、(B)问卷调查法(C)观察法 (D)电话调查法50、在制定培训规划时,设计评估标准的目标是( )。C(A)明确员工现有技能与理想状态间的差距 (B)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C)选择测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D)明确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51、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创业发展期企业应集中力量( ).D(A)扩张经营范围 (B)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C)建设企业文化 (D)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52、在选择培训方法时,知识的传授多以( )方法为主。A(A)课堂讲授 (B)示范模拟 (C)角色扮演 (D)情景模拟53、( )不属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

10、培训目标。 D P173(A)提高其经验、知识和技能 (B)培养业务骨干分子成为接班人(C)使其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 (D)对目前的业务工作能更加熟练54、以下关于培训评估对象说法错误的是( )。 C(A)受培训成本的限制,无须对所有培训活动进行评估(B)新开发的课程应着重于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C)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于培训目标、受训人员等方面(D)新教员的教程应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方面55、对培训效果进行反应评估,评估的主持者应为( )。A(A)培训单位 (B)学员的直接主管(C)培训教师 (D)学员的单位主管56、( )是指对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测试时,其测量结果的长期稳定程度

11、。B(A)相关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57、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在调查问卷中,“您对该培训项目满意吗?”的提问属于( )的信息。 A(A)反应成果 (B)技能成果 (C)认知成果 (D)绩效成果58、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中,以下不适于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的信息是( )。B(A)了解学员偏爱的学习方法 (B)让学员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观念(C)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 (D)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50、员工培训规划的( ),是指规划必须体现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C(A)系统性 (B)标准化(C)有效性 (D)普遍性51、( )原则不是培训过程中教学计划的设

12、计原则。A(A)普遍性 (B)适应性(C)针对性 (D)最优化52、在培训课程设计文件中,内容大纲不包括( )。D(A)教学资源 (B)交付时间(C)资料结构 (D)课程评估53、不同的培训课程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下最适合于态度培训的方法是( )。B(A)课堂讲授 (B)情景模拟(C)示范模拟 (D)角色扮演54、( )不是设计轮流任职计划的依据。 C(A)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来思考问题(B)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C)能够使受训者身临其境,在模拟的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领会(D)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人来担任55、在培训效果评估过程中,( )是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项目为目的的评估。A(A)建设性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