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38204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下《小毛虫》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小毛虫第1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字音归类、偏旁归类法认识“昆、怜”等8个生字,认准多音字“尽”,会写“抽、纺、织、编、整”等5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5个词语,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式了解小毛虫的特点。3. 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这一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有两个朋友来到咱们教室里了,你们看,谁来了呀?这是?这是?是呀,你们都很熟悉了,那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吗?谁来说说。(板书:小毛虫 蝴蝶)2.板书课题,提出疑问

2、【过渡】:这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所写的童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条小毛虫吧。一起读读课题,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呀就藏着文中,就让我们赶紧去小毛虫的世界看看吧!3.归类识字,发现规律课前,咱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么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啦!你看,文的生字朋友都躺在树叶上等着和你交朋友呢!(分行出示生字)(1)前鼻音归类识记出示双横线上的生字,指名读,相机正音:昆、怜、任、尽都是前鼻音。(2)多音字归类识记这些前鼻音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是的,就是尽管的尽,它有两种读音,你能给他们分别找找朋友吗?“尽”:尽管(jn),尽心竭力(jn)。(3) 轻声词归类识记刚才,我们

3、认识多音字,老师想请你睁大眼睛再仔细读读,观察一下,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打量、事情。是呀,都是轻声词,你真会观察!(4)做识字巩固游戏昆虫、可怜、挪动、仿佛、尽管、尽心竭力、任何、纺织蝴蝶飞起来。(字音读正确,课件中蝴蝶就会飞舞起来)4.自读课文,感知变化(1)初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变化的阶段。请小朋友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小毛虫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三个变化?(2)图文对应,了解小毛虫变化的形态。刚才,小朋友们读课文都特别认真,你看,这三幅图描绘的就是它的变化(出示三幅彩色打印的图,图片上有对应的文字),可是现在小毛虫排队的顺序乱了,你能帮助它们顺利排好队吗?(小毛虫茧蝴蝶)

4、(3)图文结合,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哇,小朋友们实在是太棒啦!顺利帮助小毛虫排好队了,小毛虫就是从一条小虫变成茧子,最后成了一只蝴蝶,这样的成长过程,多么神奇啊!二、 抓关键词句,了解小毛虫的特点 (一)抓住词语“生机勃勃”,感受昆虫们的活力【过渡】那么,小朋友们,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让我们赶紧去认识一下它吧!请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1.指名朗读,交流句子。谁来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句子呀?2.出示段落,自由朗读。刚才,我们找到的其中一个句子就在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请你自己读一读。3.观察插图,体会“热闹”。刚才读着读着,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段落的旁边有一幅

5、插图,请你观察一下,图上的昆虫们都在做些什么呀?(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4.想象拓展,感受“热闹”。发现了吗?这儿有个省略号,请你想象一下,小毛虫们当时还会在干嘛呢?5.抓住词语,体会“生机勃勃”。这样的表现,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吗?(生机勃勃)6.朗读想象,感受“生机勃勃”。请你自己再试着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当时昆虫们的热闹和活力。谁能读出昆虫们当时那热闹的场面啊!7.指名朗读,读出“生机勃勃”。师生共同评读、明确:“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语速稍快,体现昆虫们的轻松欢快。“生机勃勃”要读得响亮,表现昆虫世界热闹多彩、充满活力。8. 全班齐读,体会生机勃勃(

6、二)抓住句子“既.又”,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过渡】当昆虫们都生机勃勃地活动的时候,小毛虫在做什么呢?用波浪线画出。1. 学生朗读,交流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2. 自由朗读,读出“可怜”。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小毛虫很可怜)3. 探寻原因,体会“可怜”。为什么这么说呢?小毛虫什么都不会,肯定很孤独,很可怜。4. 想象画面,感受“可怜”。什么都不会的小毛虫当时可能在想什么呢?5. 对比朗读,读出“可怜”。出示描写昆虫和小毛虫的句子。我想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来读读昆虫和小毛虫的表现。6. 朗读评价,读好“可怜”。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既不会唱,也

7、不会跑,更不会飞”要放慢语速,声音低沉,关联词“既、也、更”要一个比一个强调,突出小毛虫的“可怜”。而昆虫们是“生机勃勃”的,要读出他们的活力!分组对比朗读,再次感受小毛虫的“可怜”。(三) 抓住词语“挪动”、“九牛二虎之力”等,体会小毛虫的“笨拙”【过渡】这样可怜的小毛虫,看起来真的很令人同情啊!那么小毛虫能像其他昆虫一样自在吗?我们接着往下看,这会呀,小毛虫动了呢!1. 自由朗读,画出句子。你们看,动了的小毛虫都做了什么?请你自己读一读吧!读完后用横线画出。2. 学生交流,朗读句子。(从一片叶子爬到另外一片上)3. 出示段落,自由朗读。请你自己读读这段话。4. 学生交流,感受“笨拙”。小毛

8、虫爬的时候留给你怎样的感觉?(不自在、笨拙)5. 圈出词语,体会“笨拙”。你又哪些词语看出小毛虫的吃力、笨拙?6. 自由朗读,边读边画。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边读边勾画。7. 交流词句,体会“笨拙”。(你都圈出了哪些词语呢?聚焦词语:挪动、九牛二虎之力)8. 动作演示,理解“挪动”。你能不能做个挪动的动作呢?9. 联系生活,追问思考。生活中,当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做这样的动作呢?10. 上下联系,理解“九牛二虎之力”。难怪,当很多东西很重,我们搬不动的时候,经常要用力去挪,当我们使出全身的力气的时候,这就是文中说的哪个词语啊?(九牛二虎之力)【过渡】:小毛虫如此笨拙,难怪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

9、一片上时,它觉得,一起读“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11. 指名朗读,读出“笨拙”(四)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毛虫的“乐观”、“坚定”【过渡】这样笨拙的小毛虫,我想一定很难过,很失落吧?是这样的吗?一起来看第三段。1. 自由朗读,画出句子。请你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在作者眼里,小毛虫可怜又笨拙,而小毛虫自己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波浪线画出。2. 指名朗读,交流句子。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是哪些句子?3. 指名朗读,聚焦第一句。(朗读第一句: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4. 联系思考,交流想法。小毛虫对什么不悲观,又对什么不羡慕呢?5. 说话练习,想象心理。小毛虫对_不悲观失望。小毛

10、虫不羡慕_。6. 出示图片,理解特点。看图说说这些小昆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7. 说话练习,句式训练。( )该做的事是( )。8. 指名回答,引发思考:它们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呢?9. 交流思考,知道特点。在交流中明白:每种昆虫的特点不一样,所以该做的事情也不同。10. 追问思考,体会“坚决”。那么,小毛虫该做什么事呢?(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11. 交流归纳,理解意思。“最要紧”是什么意思?(“最要紧”就是最重要,最该做的。)12.自由表达,理解“乐观”当别的昆虫都在蹦、跳、唱的时候,小毛虫却在做眼前最要紧的事,这真的是一只( )的小毛虫啊!(坚定、勇敢、不放弃)三、练习巩固,指导书写1. 观察结构。田字格中出示“抽、纺、织、编、消”5个字。仔细观察,这5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2. 发现特点。注意笔画的穿插:“纺、织、编”右边的撇要越过竖中线穿插到绞丝旁下。注意笔画的避让:“消”中“月”的第一笔变成竖。3. 教师范写“编”字,学生书空。4. 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5. 集体讲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