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37811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1对钢的硬度进行标注时,一般来说,退火状态标注,淬火状态标注OA、布氏硬度(HBS)B、洛氏硬度(HRC)2. ?在铁碳相图中,共析点对应的含碳量为,温度为oA、0.77%B、2.11%C、727CD、1148c3. 要求耐磨的零件,应选择的材料。A、塑性好B、韧性好C、强度高D、硬度高4. 纯金属在结晶,合金在结晶。A、一定温度范围内B、恒温下5. a-Fe具有晶格,丫-Fe具有晶格。A、面心立方B、体心立方C、密排六方6. 对金属材料来说,晶粒越细小,则力学性能。A、越低B、越高C、没有多大变化7. 所谓调质处理就是。A、淬火+高温回火一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M氐温回

2、火&对共析钢来说,通常炉冷得到,空冷得到,水冷得到oA、珠光体B、马氏体C、托氏体D、索氏体9. 白口铸铁中的碳主要以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的碳主要以形式存在。A、固溶体B、渗碳体C、石墨10. 冷冲模具工作零件的最终热处理为。A、调质B、退火C、淬火+低温回火二、名词解释(4分X5)1?晶体:2 .珠光体:3?弥散强化:4 .共晶转变:5 .淬透性:1、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其组织而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2、马氏体:C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3、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加热条件下(实际热处理)所得到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三、判断题(对的在后面括弧内打二错的打X)(2分X

3、5)1. 材料的伸长率反映了材料韧性的大小。()2?金属都具有同素异晶转变的特性。()3 .铸铁不能进行热处理。()4 .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助于提高钢的热处理性能。5 .零件渗碳后必须淬火,而渗氮后不再淬火(图示弁说明什么是热过(4冷分)IT=T0-过冷是由液固界面TW实际温度分布与平衡凝固温度之差,称热过冷。何谓加工硬化?产生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冷加工变形后,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叫加工硬化。是由于塑变中产生了大量位错等晶体缺陷,相互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阻力增大,变形抗力增加,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材料重要方法,尤其是热处理不能强化材-1 -Lin gyu料更重要,使材料在加工

4、中成为可能。但同时变形抗力增加,进一步变形必消耗动力,塑性大幅下降,会导致开裂,有时为继续变形必加中间再结晶退火,增加生产成本。试画出含碳量为0.45%的铁碳合金金相显微组织示意图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A一、填空题(15分)1、在BCC和FCC晶格中,单位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_2和_4,其致密度分别为068和0742、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形核与长大的过程。控制结晶后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振动与搅拌。3、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随加热温度不同,大致分为业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4、1Crl8Ni9Ti钢中Ti的作用是防止奥氏体不锈钢品间腐蚀,而20CrMnTi钢中Ti的作用

5、是细化晶粒。5、碳在白口铸铁中主要以FesC形式存在,而在灰口铸铁中主要以形式存在。二、名词解释(10分)1、合金;2、共晶转变;3、枝晶偏析;4、伪共晶;5、回复;三、选择题(12分)1、工程上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都呈(A)。A.各向异性;B.各向同性;C.伪各向异性;D.伪各向同性。2、固溶体的晶体结构(A)。A.与溶剂的相同;B.与溶质的相同;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D.是两组元各自结构的混合。3、多晶体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A)o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B.强度越高,塑性越差C.强度越低,塑性越好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4、调质处理后可获得综合力学性能好的组织是(C)A?回火马氏体B?回

6、火托氏体C?回火索氏体D?索氏体5、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C)C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D .防止淬火变形与开裂.固溶+时效在此区间,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大于钢的含碳量。(V )A.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B.细化晶粒,为淬火作组织准备6、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为(D)。A.淬火+低温回火B.完全退火C.水韧处理D四、判断题(5分)1、金属铸件可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X)2、亚共析钢加热至Ac1和Ac3之间将获得奥氏体+铁素体二相组织,(V)3、化学热处理既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又改变其表面组织。4、所有合金元素均使MsMf点下降。(X)5、可锻铸铁可在高温下进行锻造加工。(

7、X)五、问答题(36分)1、什么叫临界晶核?它的物理意义及与过冷度的定量关系如何?(8分)根据自由能与晶胚半径的变化关系,可以知道半径rvrc的晶胚不能成核;rrc的晶胚才有可能成核;而r=rc的晶胚既可能消失,也可能稳定长大。因此,半径为rc的晶胚称为临界晶核。其物理意义是,过冷液体中涌现出来的短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当其尺寸rrc时,这样的原了团使可成为晶核而长大。临界晶核半径rc其大小与过冷度有关。2、试比较45钢、T8钢、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性有何不同?(9分)由含碳质量分数对碳钢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加,钢中的渗碳体增多,硬度也随之升高,基本上呈直线上升。在0.8%C

8、以前,强度也是虽直线上升的。在,0.8%C时,组织全为珠光体,强度最高;但在0.8%C以后,随碳量的继续增加,组织中将会出现网状渗碳体,致使强度很快下降;当2.11%C后,组织中出现莱氏体.强度将很低,而塑性是随碳量增加而下降的,在出现莱氏体后,塑性将几乎降为零。由此可知,T12的硬度最高,45钢的硬度最低;T12的塑性最差,45钢塑件最好;T8钢均居中,T8钢的强度最高。3、试述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及控制奥氏体晶粒的方法。(9分)奥氏体形成过程:a)奥氏体晶核的形成b)奥氏体晶核的长大;c)残留渗碳体的溶解;d)奥氏体成分均匀化。控制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方法:a)制定合适的加热规范,包括控制加热温度

9、及保温时间、快速短时加热;b)碳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弁在钢中加入一定显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合金元素。如:A1、VTi、Zr、Nb等;c)考虑原始组织的影响,例如片状球光体比球状珠光体加热组织易粗化。4、分析碳和合金元素在高速钢中的作用及高速钢热处理工艺的特点。(10分)化学成分:高碳的目的是为了和碳化物形成元素Cr、WMoV等形成碳化物,弁保正得到强硬的马氏体基体以提高钢的硬度利耐磨性。WMoV主要是提高钢的红硬性,因为这些元素形成的碳化物硬度高,产生二次硬化效应,因而显著提高钢的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Cr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其工艺突出的特点是淬火加热温度非常高,回火温度高,次数多,淬火加

10、热时采用预热。六、综合分析题(22分)1、用9SiCr钢制成圆板牙,具工艺路线为:锻造t球化退火t机械加工t淬火t低温回火t磨平面t开槽开口。试分析:球化退火、淬火及回火的目的;球化退火、淬火及回火的大致工艺。(10分)球化退火是为了消除锻造应力,获得球状珠光体和碳化物,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并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减少淬火时的变形与开裂;淬火及回火是为了获得回火马氏体,保证热处理后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球化退火工艺:加热温度790810C,等温温度700720C;淬火工艺:加热温度850870C(油淬);回火工艺;160180C。2、一碳钢在平衡冷却条件下,所得显微组织中,含有50%勺珠光体和

11、50%勺铁素体,问:此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若该合金加热到730C时,在平衡条件下将获得什么组织?若加热到850C,又将得到什么组织?(12分)设该合金中含C%Fx,则由杠杆定律得0.77%X50%0.77%-0.0218%所以C%fx=0.38%其显微组织为F+A全部奥氏体(A)组织金属学及热处理试卷B一、填空题(15分)1、实际金属中存在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类晶体缺陷。2、为了使金属结晶过程得以进行,必须造成一定的过冷度,它是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3、碳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在727C时碳的最大溶解度为_0.0218%4、当钢中发生

12、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低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支。5、除Co处,其他的合金元素溶人A中均使C曲线向左移动,即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迤R淬透性增加。二、名词解释(10分)1、 相:结构相同、成分相同弁以界面相互分的均匀组成部分。2、 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3、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固溶体。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差不同,都将引起晶格畸变,产生固溶强化。4、 加工硬化: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5、珠光体:共析转变的产物是F

13、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称作珠光体,用P表示。三、选择题(12分)1、当晶格常数相同时,FCC面心立方晶格)晶体比BCC体心立方晶格)晶体(B)。A.原子半径大,但致密度小;B.原子半径小,但致密度大;C.原子半径大,但致密度也大D.原子半径小.但致密度也小。2、能使单晶体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为(B)。A.正应力B.切应力c.原子活动力D.复合应力3、钢在淬火后所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B)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加热前的原始组织4、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C)。A.Acm十(3050C)B.Ac3十(3050C)C.Ac1十(305

14、0C)D.Ac1(3050C)5、制造手工锯条应采用(C)。A.45钢淬火+低温回火B.65Mn淬火+中温回火C.T12钢淬火M氐温回火D.9SiCr淬火+低温回火6、LYI2的(C)。A.耐蚀性好B.铸造性能好C.时效强化效果好D.压力加工性好四、判断题(5分)1、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固溶体的溶剂金属的强度和硬度高。(V)2、实际金属是由许多结晶位向都完全相同的小晶粒组成的。(X)3、 T10和T12钢如其淬火温度一样,那么它们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也是一样的。(X)4、高速钢反复锻造是为了打碎鱼骨状共晶莱氏体,使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V)5、铸铁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使晶粒细化,从而提高其力

15、学性能。(X)五、问答题(36分)1、分析纯金属生长形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8分)纯金属生长形态是指晶体长大时界面的形貌。界面形貌取决于界面前沿液体中的温度分布。(1)平面状界面。当液体具有正温度梯度时,晶体以平界面方式推移长大。此时,界面上任何偶然的小的凸起伸入液体时,都会使其过冷度减小,长大速率降低或停止长大,而被周围部分赶上,因而能保持平界面的推移。长大中晶体沿平行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或沿散热的反方向生长,其他方向的生长则受到抑制;(2)树枝状界面。当液体具行负温度梯度时,在界面上若形成偶然的凸起伸入前沿液体时,由于前方液体有更大的过冷度,有利于晶体长大和凝固潜热的散失,从而形成枝晶的一次轴。一个枝晶的形成,其潜热使邻近液体温度升向,过冷区降低,因此,类似的枝晶只在相邻一定间距的界面上形成?相互平行分布。在一次枝晶处的温度比枝晶间温度高,这种负温度梯度使一次铀上又长出二次轴分技,同样,还会产生多次分枝。枝晶生长的最后阶段,由于凝固潜热放出使枝晶周围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熔点以上。液体中出现正温度梯度,此时晶体长大依靠平面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