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356108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2(征求意见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7月目录1 总则22 术语33 基本规定34 节能改造设计44.1 外窗改造44. 2 遮阳改造44. 3 屋面改造54. 4 外墙改造54.5 其他改造55技术要点55.1 外窗55.2 遮阳措施65.3 屋面75.4 外墙85.5 其他改造96 施工要点106.1 一般规定106.2 外窗106.3 遮阳措施116.4 屋面116.5 外墙116.6 其它127 验收要点137.1 一般规定137.2 外窗147.3 遮阳措施147.4 屋面147.5 外墙147.6 其它158检测与评估158.

2、1 一般规定158.2 基本信息168.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项目178.4 用能设备性能检验项目18附表1 简易评估方法191 总则1.0.1 为规范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促进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技术导则。1.0.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的设计、施工、检测、评估和验收等,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1.0.3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适用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实际用能模式,可以单项改造也可以综合改造。2 术语2.0.1 既有居住建筑existing residential

3、 building已建成使用的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指以居住为目的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别墅、宿舍、集体宿舍、招待所、公寓、托幼建筑及疗养院和养老院的客房楼。2.0.2 节能改造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通过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增设必要的用能设备,达到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改善既有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舒适度的目的。2.0.3 单项节能改造 single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针对外窗、遮阳、屋面、外墙或其他设备系统进行单项节能改造,例如在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只改造外窗或外墙等。2.0.4 综合节

4、能改造 integer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对既有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各单项、用能设备等多个系统进行的综合节能改造。2.0.5 能源效率等级 energy efficiency grade表示设备能源效率高低的不同级别。2.0.6 照明功率密度lighting power density建筑的房间或场所,单位面积的照明安装功率(含镇流器,变压器的功耗)2.0.7 开间窗墙比 ratio of windows to wall in a side 房间窗户面积与该窗户所在开间外墙面积之比。3 基本规定3.0.1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应充分考虑夏热冬冷地区

5、的气候特点以夏季隔热为主,兼顾冬季保温。3.0.2 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的安全质量进行现场勘查和评估,对主体和承重结构安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既有建筑,宜同步开展结构加固和节能改造。3.0.3 节能改造工程的前、后应进行预评估和后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用能设备能效的检测与评价。3.0.4 节能改造预评估,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用能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与性能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各分项及综合节能改造方案。分项改造可以按以下顺序优先实施或按本导则规定的方法评估后确定,分项改造应符合本导则中相应项目的节能要求。1)外窗改造2)遮阳改造3)屋面改造4)外墙改造5)其他

6、改造3.0.5 改造效果采用模拟计算方法确定,评估时宜采用实际用能模式,分别对节能效果、舒适度改善效果以及改造经济性进行评估,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作出评价。3.0.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最终确定主要取决于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应兼顾节能改造所能起到的保持或提升建筑的功能、美化环境、保护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等因素。4 节能改造设计4.1 外窗改造4.1.1 不同窗墙比的外窗,改造后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1的规定。表4-1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传热系数K W/(m2K)窗墙面积比0.254.00.25窗墙面积比0.403.80.40窗墙面积比3.24.1.2 外窗

7、及阳台门改造后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规定的4级(推拉窗),6级(平开窗)。4. 2 遮阳改造4.2.1 当南向开间窗墙比0.40,东西向开间窗墙比0.25时,应控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0.40。宜按下列要求设置遮阳设施(阳台部位、厨房间及卫生间外窗除外):东偏南45至东偏北45,西偏南45至西偏北45范围的外窗应设置垂直遮阳或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南向的外窗应设置水平遮阳或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4.2.2 当开间窗墙比0.40且外窗未设置活动外遮阳时,应控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0.50。屋面改造4. 3 屋面改造4.3.1

8、 根据既有建筑屋面防水的情况选择直接做倒置式保温屋面或翻修防水层后做倒置保温屋面。将平屋顶改成坡屋顶时,为防止平改坡后吊顶内结露,宜在坡屋面上加铺保温,改造后屋面传热系数应不低于1.0W/(m2K)。4.3.2 屋面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反射隔热涂料,当外表面为白色时,太阳光反射比应大于0.80,当外表面为浅彩色时,太阳光反射比应大于0.60;在有光污染可能的中心城区宜采用浅色亚光型涂层避免造成光污染。4. 4 外墙改造4.4.1 外墙改造宜优先选择反射隔热改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保温改造;4.4.2 外墙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反射隔热涂料,当外表面为白色时,太阳光反射比应大于0.80,当外表面

9、为浅彩色时,太阳光反射比应大于0.60;4.4.3 外墙保温改造后的平均传热系数应低于1.5 W/(m2K)或比改造前降低50%。4.5 其他改造4.5.1 其他改造包括公共部位的照明、采暖空调设备、热水系统;4.5.2 用能系统的能效应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控制应满足部分空间和部分时间的使用需求,不宜采用集中式的采暖或空调形式。4.5.3 用能系统改造应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光电转换装置、风能发电等。5技术要点5.1 外窗5.1.1 既有建筑外窗的节能改造可采用换玻璃包覆窗框、双层窗和换整窗的方法。5.1.2 换玻璃包覆窗框。当既有建筑外窗为钢窗或铝合金窗单层

10、玻璃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只进行更换窗扇或用塑料型材包覆钢窗窗框并更换中空玻璃的改造方式。5.1.3 整窗拆换。当既有建筑中外窗性能较差且无法继续利用原窗框时,可实施整窗拆换的改造。5.1.4 加双层窗改造。当外窗不宜改动,而窗台又有足够宽度时,可采用加窗改造。5.1.5 外门的透明部位宜按固定窗扇的要求进行改造,不透明部位应按本规程对外墙的有关规定进行改造。5.1.6 外窗改造更换外框时,应优先选择隔热效果好的型材;5.1.7 窗框与墙体之间应采取合理的保温密封构造,不应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5.1.8 更换外窗时,宜优先选择可开启面积大的外窗。除超高层外,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得低于外墙总面积

11、的12。5.2 遮阳措施5.2.1 外窗遮阳设置1 可设置水平或倾斜简易固定外遮阳,其挑檐宽度按节能设计要求。2 东西向外窗宜采用卷帘式百叶或活动织物外遮阳。南向外窗若无简易外遮阳,也可安装手动卷帘式百叶或活动织物外遮阳。3 室内可安装有热反射和绝热功能的布窗帘。4 双层窗可在两窗间歇处安装活动遮阳帘。5 若采用活动外遮阳帘,抗风性能需要达到建筑遮阳通用要求5级及以上要求。5.2.2 玻璃贴膜/涂膜1 东西向的建筑窗户无卷帘式外遮阳时,宜进行贴膜/涂膜处理。2 南向的建筑窗户(阳台部分除外)无窗户外遮阳设施时,可采用贴膜/涂膜处理。3 贴膜/涂膜应满足表5-1规定的限值。表5-1建筑窗户的透光

12、率和遮阳系数限值建筑外窗玻璃可见光透过率(%)(东、西向/南向)遮阳系数SC(东、西向/南向)单一朝向外窗玻璃窗墙面积比0.245 / 500.50 / 0.550.2窗墙面积比0.330 / 400.45 / 0.500.3窗墙面积比0.425 / 350.40 / 0.450.4窗墙面积比0.520 / 300.35 / 0.400.5窗墙面积比0.715 / 250.30/ 0.35屋顶透明窗户玻璃20%0.30注: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贴膜/涂膜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贴膜/涂膜玻璃的遮阳系数5.3 屋面5.3.1屋面保温节能改造方案宜采用表5-2中所列技

13、术方案。表5-2 屋面保温节能改造方案及适用范围屋面保温节能改造方案适用屋面情况平屋面加保温层保温系统硬质聚氨脂屋面保温系统 + 反射隔热涂料基本完好、一般损坏或严重损坏的屋面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屋面保温系统 + 反射隔热涂料基本完好的屋面平屋面改坡屋面保温系统基本完好、一般损坏或严重损坏的屋面5.3.2屋面实施节能改造前,应对原屋面面层进行处理,清理表面、修补裂缝、铲去空鼓部位。5.3.3屋面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节能评估的结果确定,使屋面传热系数满足设计要求。5.3.4 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屋面保温系统1 采用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保温系统,应铲除原屋面

14、损坏的防水层,如原保温层损坏,也应铲除原保温层。2 平屋面加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保温系统一般由结合层、聚苯板保温层、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3 为保证平屋面加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保温系统中屋面传热系数达到标准,保温层厚度的选择应根据节能评估计算值。4 泡沫玻璃板聚苯板(EPS或XPS)用于平屋面保温,可采用干铺,也可采用与防水层材性相容的胶结剂粘贴。5.3.5 硬质聚氨脂屋面保温系统1 对完好或基本完好的屋面可保留原屋面保温层,直接进行硬质聚氨酯屋面保温系统处理;对损坏或严重损坏的屋面,必须铲除损坏部位,再进行硬质聚氨酯屋面保温系统处理。2 硬质聚氨脂屋面保温系统分为不上人屋面和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一般由涂膜稀浆、硬质聚氨酯保温层、涂膜稀浆和增强抗裂腻子保护层和涂膜保护层组成。上人屋面一般由涂膜稀浆、硬质聚氨酯保温层、无纺布(或塑料薄膜)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块材或地砖铺面组成。3 屋面与山墙、女儿墙间的硬质聚氨酯保温层应连续喷涂至泛水高度,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4 硬质聚氨酯保温层在天沟、檐沟的连接处应连续喷涂。5 屋面与山墙间变形缝处,硬质聚氨酯保温层应连续喷涂至泛水高度。在变形缝内填充塑料棒并用密封膏密封,再在山墙上用螺钉固定能自由收缩的钢板。5.3.6 平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