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52269174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3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音乐故事》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同学们,你们喜欢钢琴吗?钢琴有多少个琴键?音色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就是由钢琴独奏的,它的名字叫作牧童短笛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曲背景,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此曲作于1934年,在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曲名原为牧童之笛,后作者根据“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古诗意境,更名为牧童短笛。牧童短笛结构严谨,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接下来,我们聆听音乐,通过聆听判断这段旋律给你什么感受?你们的眼前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作品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生动,富有田这首作品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

2、优美生动,富有田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乐段,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乐段,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第一乐段,乐曲速度徐缓,旋律宁静悠扬。上下两个声部旋律采用对比式的复调手法写成,使旋律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犹如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吹奏,悠扬动人,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抒情画面。右手的主旋律采用重复、发展的手法,节奏多变,旋律富有流动性;左手弹奏的对位旋律风格统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句尾的呼应性旋律有时在低音区采用不同的节奏,与高音区的主旋律遥相呼应,显得生动活泼;有时与主旋律音区接近,音色融

3、合,显得宁静抒情。下面我们用“啦”模唱这段旋律 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乐段,感受这一乐段和第一乐段在速度、调式、旋律、情绪有什么变化?第二乐段,由C调转为G调,四二拍,采用主调和声的写法,活泼欢愉,具有传统民间舞蹈风格,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对比。右手是活泼、流畅的旋律,左手是跳跃、半分解和弦的伴奏,通过模进、转调的方法,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其中,装饰音的运用更加突出了牧童欢快、活泼的情绪,仿佛是天真的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肢体伴奏 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三乐段,说一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之前的乐段由什么异同?第三乐段采用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第一乐段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结束全曲,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下面我们用“啦”模唱这段旋律精彩演绎精彩演绎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第三节同学们同学们,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