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26049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乘法的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有理数的乘法,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 年级第一章第4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数的乘法以及初中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基本运算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有理数的除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2、用。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的意义,对有理数的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难点确定为:积得符号的确定。二、 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对有理数的乘法进行运算等);2.

4、 通过对有理数的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加深对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认识。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教学手段: 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

5、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五、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从有理数的加法入手,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从而引出有理数的乘法,自然导入。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巩固加法法则,引出乘法算式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已学过的乘法算

6、式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计算,总结乘法法则的算式,这样设计,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二位总结法则作准备。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下一环节。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5)(-3),例2(-6)0,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

7、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两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六、自我评价: 这堂课我觉得满意的,是能够利用短暂的45分钟把要学的知识穿插在学与练当中,充分地利用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并且能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觉得自己对于课堂上学生做练习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处理还没有能够处理得很好,我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再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另外对于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问题,我觉得自己归纳得还不是很到位,我想解决的办法是在以后的练习中再做些补充,让学生加深理解。从中我也得到一个教训,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应该多学习教学方法,多思考如何归纳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帮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