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16845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59分)1. (6分)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畎亩傅说丈夫之冠胶鬲拂士拂乱2. (12分) 文学常识填空。 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字_,号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与杜甫并称为“_”。其代表作有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诗人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洛阳人,有“_”之称。3. (11分) 填空。a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的心情。b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

2、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c诗中名句“_,_”表现了诗人的_性格。d诗歌用_和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4. (10分) 填空。 (1) 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_,_。“_,_”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_,_”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5. (2分) 诗经中的“风”是指_类的作品。

3、( ) A . 民歌B . 宫廷御乐C . 祭祀乐歌D . 文人诗作6. (2分)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 .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C .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 .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7. (4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悄悄揉过丰润_的青草。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永在寂静的谐_奏里勃发。叫天风挽_你坦荡地漫游。8. (3分) “水调歌头”,是_,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_、_等。9. (2分)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并品赏下列句中的词语。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衬:_。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

4、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触动:_。10. (5分) 古诗文默写填空。(1) 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 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则中的“_,_”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11. (2分)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 .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 课内精读 (共3题;共20分)12.

5、 (10分) (2019九下南沙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 词中的“八百里”“斫”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 两首词的结尾在写法上各有不同,请任选一首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13. (3分) (2019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示儿

6、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 诗句中“乃”的意思为_。 (2) 诗句中加下划线字“乃”与下列句中“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 A .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B .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C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D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4. (7分) (2019七下鄞州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宋)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淮村:淮河边的村庄。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败垣:毁坏的矮墙。向来:往昔,过去。(1) 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给此诗配乐,选择_的乐曲最合适。( ) A

7、 . 悲伤凄凉B . 高亢激昂C . 恬淡悠扬D . 轻快活泼(2) 联系全诗,赏析首句中“自”字的妙处。 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4分)15.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

8、)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 .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C .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 .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2)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7分) (2019九下慈溪

9、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重。(1)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_、_的心境。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7. (5分) (2019七下柳州期末) 班级举行“孝亲敬老”系列活动,共有以下四个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寸草心回报三春晖( )老

10、吾老以及人之老( )巾帼英雄,忠孝两全探究认知木兰的形象(1) 请根据活动主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取相应的活动内容,把序号填写到上面括号内。( ) A . 给父母做一份爱心早餐B . 写回忆父母养育之恩的征文C . 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送温暖(2) 在第项活动中,同学们对木兰诗的活动主题有了争议,到底是表现对国家的忠,还是表现对父母的孝?下面是两种意见的交锋记录表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写出支持第二种意见的理由。(60字左右) 第一种意见:表现对国家的忠第二种意见:表现对父母的孝支持理由面对国家紧急征兵,木兰敢于担当,毅然决定代父从军,体现出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木兰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几,木兰无长兄

11、”,可见她主要还是从家庭考虑,为家人排忧解难,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勇敢矫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现木兰英勇善战,胜利归来。一个御敌卫国的英雄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_(3) 通过探讨你认识到忠与孝国与家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借用孟子的话来表达就是“天下之本在国,_,家之本在身”。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59分)1-1、2-1、3-1、4-1、4-2、5-1、6-1、7-1、8-1、9-1、10-1、10-2、10-3、10-4、11-1、二、 课内精读 (共3题;共20分)12-1、12-2、13-1、13-2、14-1、14-2、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4分)15-1、15-2、16-1、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7-1、17-2、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