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 (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0331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交换律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乘法交换律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乘法交换律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乘法交换律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交换律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交换律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P34/例1乘法交换律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以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为载体设置主题图,由图引出例题,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为概括乘法交换律提供具体的事例。这样编排,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感悟、描述规律。 例题后的“做一做”和练习六的1-2习题基本上是针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巩固和应用设计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

2、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可解决的一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多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如“每组有几人?”可直接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都可展示,为后面的例题教学做准备。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一般都能说出425和254两个算式。接着提问: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

3、什么符号连接?然后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再提问: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有初步的认识,这里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发现任意两个数相乘都有同样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这个规律命名,由于学生刚学了加法交换律,所以一般都能自己说出乘法交换律的名称。 然后,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乘法交换律吗?看看谁的表示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得出ab=ba之后,应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从而促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能把运算规律非常简单明了

4、地表示出来。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主题图引入二、探究乘法交换律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1)425=100(人) 254=100(人)2、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3、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1817=17183515=15351027=27108724=24874、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5、能试着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

5、ba6、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P35/做一做1、5020=502512=2512524=1255020=50258=2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1、观察主题图,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254=100(棵)425=100(棵)1、汇报2、同桌讨论举例1817=17183515=15351027=27108724=24873、小结:共同特点是:两个数相乘,结果只与乘数的大小有关,而与这两个乘数的顺序无关。4、规律: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5、命名:乘法交换律6、试着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字母表示:ab=ba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业设计(可附页)1、P37/242、填空5020=502512=2512524=1255020=50258=25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54=100(人) 425=100(人) 254=425 (学生举例 ) 1817=17183515=15351027=27108724=2487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