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03065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学科会交流材料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属于高中物理必修1,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块的学习。所以这一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学习这部分基础内容的同时,学生要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命题规律: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在本章的考查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的应用,以及v-t 图像的应

2、用。考查的形式以选择和计算出现,题目比较新颖,并且与牛顿定律,曲线运动,电磁感应等相结合考查。 命题趋势:预计在2013年的高考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图像及应用仍会出现,试题内容与现实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如酒驾问题是社会热点,以此为背景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选择题。当然在与牛顿定律,曲线运动,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综合是必考。下面,我着重谈谈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策略。一、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考纲要求】内 容要求说 明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非惯性参考系不作要求2、路程和位移 速度和速率 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4、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共四个考点,相比较

3、2012年删除了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二、近三年高考:2010年:单选第1题与运动的合成相结合。计算13题与电磁感应结合。14题与交变电场相结合。2011年:单选第3题与运动的合成相结合。第5题与电容、电磁感应相结合。2012年:单选第4题推理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题14题与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相结合。三、复习重点及热点:复习的重点是对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弄清其物理实质,不断关注当今科技动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动的实例中去,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同时,对同一问题应从不同角度(如一题多解)进

4、行研究与描述,从而达到对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个人认为重点解决三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象,运动图象主要考查位移图象、速度图象、加速度图象等。2、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如酒驾 超速等。3、与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出现在计算题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四、复习计划及策略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复习,同学们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而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于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

5、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内容,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1.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第二轮复习可以把高中物理划分成八个大的单元:运动和力;动量与能量;热学;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与电路分析;力、电和力、热的综合;光学和原子物理;物理实验。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

6、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熟练记忆。2.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专项训练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两个方面的专项训练:(1)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但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是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其实这些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2)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在计算题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公式,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

7、确的结果,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绘制图像要清晰,准确。3选题要“精”,思路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练习(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思路要“细”,即重思路、善建模、做规范、细纠正。每次在完成后,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4.在训练中善于总结,提炼方法。试题中所能提炼出的基本分析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受力分析方

8、法;运动分析方法;过程分析方法;状态分析方法;动量分析方法;能量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光路分析方法;图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在复习时,对题型的选择不要浮躁和“赶时髦”,更不能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要注意同一知识点所考查角度的变化、转换。减少成套练习,多做一些自己薄弱点的练习题,有重点、有专题地做题。此外,应以知识点为线索、以解题方法为导向,将错题归类进行针对性矫正,根据错误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

9、五、典型题目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A4m/sB4.5m/sC5m/sD5.5m/s2、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l、2两点,l、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通过l、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1)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2)木块前端P在l、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3、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A和B间的距离为d,现在A、B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方波电压,t=0时A板比B板的

10、电势高。电压的正向值为Uo,反向值也为Uo,现有由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从AB的中点O以速度v0=平行于金属板中轴OO的线不断射入,所有粒子在AB间的飞行时间均为T,不计重力影响。试求:(1)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2).粒子射出电场时位置离中轴线OO的距离范围 4、如图所示,质量M = 4.0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 = 1.0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 = 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0.40,取g =10m/s2。求: 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

11、小与方向; 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木板B的长度l。5、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水平面上,相距为L,处于竖直向下的磁场中,整个磁场由n个宽度皆为x0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1、2n组成,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2B、3BnB,两导轨左端MP间接入电阻R,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在水平导轨上,与导轨电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1) 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运动并穿过n个磁场区,求导体棒穿越磁场区1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q;(2) 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让它从磁场区1左侧边界处开始运动,当向右运动距离时做匀速运动,求棒通过磁场区1所用的时间t;(3) 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让它从距离磁场区1左侧xx0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棒ab进入磁场区1时开始做匀速运动,此后在不同的磁场区施加不同的拉力,使棒ab保持做匀速运动穿过整个磁场区,求棒ab通过第i磁场区时的水平拉力Fi和棒ab在穿过整个磁场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热Q.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