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02814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一个根底命题,是会计理论的最根底局部,是会计理论体系中高层次的概念;同时,会计假设是会计实务的根本前提,它是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会计理论才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标准下得以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会计假设成为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一、网络经济对会计根本假设造成了宏大的冲击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的规定,会计核算根本前提即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内容。这四项会计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理论所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

2、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日趋广泛,电子商务逐渐走入现实生活,企业的消费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对传统的会计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会计假设更是首当其冲。1、会计主体呈现多变和模糊的特点。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效劳的特定组织实体,这个实体是有形的、相对明确和稳定的,在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强调的是会计信息提供对象的特定性和单一性。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严密、便捷,交易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企业的分、合也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网络公司结合协作方

3、式的多样性和灵敏性,使得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稳定的企业实体,不能适用计算机网络上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而且也不能再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立场提供根本支持。因为网络公司是独立企业按照不同交易事项自由组合成临时经营主体,在完成交易活动后,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解散公司或者和其它企业另行组成一个新的网络公司,从而使得会计主体在认定上产生困难。另外网络筒机的随时性、不确定性,使企业的重组、合并、兼并、分立可以在短期内实现频繁变动,从而使得会计主体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状态之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会计主体

4、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展修正是无法回避的问题。2、经营的临时和短暂性使得原来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完全适用。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一个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清算或破产,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方案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它限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可以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当的各项义务时,该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根底。在网络时代,会计主体非常灵敏,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网上兼并、收买、破产等活动使得人们很难辨清一个会计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受到了动态因素的挑战。如网

5、络时代,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另外,持续经营假设在传统会计中,是在一段时间内为考虑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而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问题,况且对于虚拟企业来讲,由于其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本钱计价,费用收入的按期配比不实在际。所以原来意义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已经不再完全适用。3、信息技术的开展使得实时呈报形式已具备可行性。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假设干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的较短时段,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提供经营成果的时间范围。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主要是通过定期报告形式来核算和报告会计

6、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一周期的消费经营。但是人为地划分会计期间将不可防止引起会计信息的局部失真,而且定期提供的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具有严重滞后性,从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求,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网络时代,高科技的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公司的事项或交易可以在瞬间完成,资金可在瞬间划拨。剧烈的竞争机制要求决策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会计报告期必须缩短。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可使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随时获得动态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完毕

7、后才可获得,这就有效防止了会计信息失真和滞后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开展,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根底,决不能以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4、货币化信息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贷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所记录、分类、汇总财务报告时,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经济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网络环境下,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诸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无形资产信息、背景信息、将来信息、企业竞争力等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决策有重大参考价值,假如单纯用货币来计量,那么,它们都将不得不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近年

8、来,会计报告的使用者非常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期望会计报告可以提供更多的面向将来的非货币信息,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防止因不慎而招致的决策失误。单纯的货币化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二、对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和理解1、会计主体由绝对实体信息使用现向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转变。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的强调单个绝对实体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互相协作的结合体,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含义:1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

9、制,或按照一定的协议而互相协作的企业,由于其内部存在明显的经济利益,可直接看作会计主体;2.对于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处益而相宜协作的企业联盟体,也应将其看作一个会计主体。2、引入即时经营假设和暂时性子假设。由于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网络经济的影响和挑战,假如仍旧沿用这种假设,最终得到的财务报告不可防止地含有人为估计和判断的成分,由此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以及财务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只是外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综合反映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将持续经营假设改为即时经营假设,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在其存续期为前提,否那么应进展清算会计。同时引入暂时性子假设。由于在存续

10、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当前得到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只是一种暂时性结果。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认识到,当前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暂时性,就会注意到会计信息所反映和客观事实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特点,并适当做出分析和调整。另一方面,假如企业仍旧持续经营,可以认为当时的暂时性信息仅供前期的短期决策参考,在后一期得到的结果,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并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与前期比照,进展在线平衡核算。如资产进展重置本钱、重新摊销等。在这种假设和于假设下,企业无论何时得到的财务状况,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决策有很大帮助。3、建立自动分期假设。尽管会计分期

11、受到网络和实时报告的影响,但是由于会计目的的更加详细和不同需求者的特殊需要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在即时经营假设的支持下,改会计分期假设为自动分期假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时间包括年、季、月、日,甚至小时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核算出最新、最准确的贴目。4、改良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局限于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的、抽象化的、观念上的电子货币,而应实现计量手段多元化。我们不能因为货币计量手段单一性的便利而丧失信息的完好性和有用性,从而偏离会计的最初目的。因为货币只能反映能予以计价和量化的事项,但是企业中还存在大量不能量化提醒的事项,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员工和 :/chin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