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资料.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00020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 C 并使之运转。A质量检验 B质量改进 C质量体系 D质量方针2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 AA领导 B工会 C质量管理办公室 D质量检验 3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 C 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A领导 B质量管理部门 C最高管理者 D总经理 4“卓越绩效模式”实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 DA规范化B科学化C高质量化D标准化 5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就是把 A 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 A顾客 D供应商 C经销商 D生产企业6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 A A减少中心偏移量 B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 C增大公差范围 D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2、7 B 年8月,国家经委、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新三包”。A1990 B1995 C1998 D1996 8“对照公认的领先组织或最强的竞争对手持续的对本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衡量的结构化的过程”是指 AA标高分析B对手分析C竞争分析D市场分析 9质量控制点可以收集大量有用数据信息,为 B 提供依据。 A质量管 B质量改进 C质量检验 D质量控制10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 D 来实现的。A工序 B工艺 C生产 D过程 11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认其预期关系,常在( D )活动中得到

3、应用。A质量管理 B质量控制 C质量认证 D质量改进 12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C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C客服质量管理的阻力D建立质量委员会 13当工序能力指数范围为067Cp1时,工序能力等级为 D 级。A特 B1 C2 D3 14权益回报属绩效测量指标中的 AA财务与市场指标B顾客指标C人力资源指标D供应商指标 15对某项规定的活动进行检查,以确定该项活动达到了产品规范要求称为 AA设计验证 B设计确认 C设计评审 D设计更改 16产品质量审核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是 CA质量检验文件 B质量管理标准 C质量审核评级指导书 D质量审核工艺标准 17 A 是认证制度的基础,标准水

4、平越高,被认证的产品的质量水平越高。A技术标准 B工艺标准 C产品标准 D检验标准 18在常规控制图上,UCL和LCL之间的最优距离为 DA12B4C3D619在计数值控制图中,P表示 BA不合格品数控制图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C缺陷数控制图D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20生产者应保证产品停产后 C 年内仍能继续提供合格的零配件。A3 B4 C5 D10 21在我国现阶段, A 在宏观质量管理上起主导作用。A政府 B生产企业 C经销商 D顾客 22内在可用性定义为:,这里MTBF为 CA平均修理时间B纠正性维修时间C平均失效间隔时间D预防性维修时间 23FMEA是指 BA故障树分析B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C失

5、效分析D无效分析 24我国认证体系的授权机构是 DA工商局B税务局C物价局D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 25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 B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有关产品质量的专门性法律和法规是 A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B中华人同共和国标准化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是 BA综合国力B质量C产量D效益 3“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4构成ISO9000族标准所蕴含的基本理念的是 CA六项

6、质量管理原则B七项质量管理原则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D九项质量管理原则 5“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 B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6“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是对 C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7“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对 D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8分类统计、相关分析和风险分析是 CA简单的因果分析B单变量分析C双变量分析D数据语义分析 91“质量管理三部曲”得以有效实施的框架或基础是 BA全面过程管理B全面质量管理C全员管理D全面管理10描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7、的统计方法常用 BA散布图法B流程图法C排列图法D调查表法 11QFD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是 CA识别技术要求B评价产品和服务C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和期望D把顾客需要与技术要求结合起来 12质量改进着重于 BA增强满足大众要求B增强满足社会需要能力C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能力D增强满足个人要求能力 13六西格玛管理的循环也称为MAIC循环。其中,字母I代表 CA控制B分析C改进D测量 14“找差距”或“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方法是 CA调查表法B分层法C水平对比法D方差分析法 15质量体系审核的对象是 AA质量体系要素B认证项目C质量管理手册D质量检验计划16质量控制点可以收集大量有用数据信息

8、,为 B 提供依据。 A质量管B质量改进C质量检验D质量控制17在流程图的标识中,活动说明的标识是 B ABCD18抽样有多种方式和技术,其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抽样是 AA随机抽样B非随机抽样C判断抽样D分层抽样 19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 BA组织B识别C实施D计划20我国认证体系的授权机构是 DA工商局B税务局C物价局D技术监督局21运用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的老7种工具是 BA控制图B排列图C散布图D因果图 22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 C 并使之运转。A质量检验B质量改进C质量体系D质量方针 23在公式中,MTBM为 AA两次维修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B纠正性维修时间C纠正性维修

9、时间D平均修理时间 24下列不属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是 CA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B产品质量定期检查C产品质量仲裁检验D产品监督抽查 25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D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二、多项选择题26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有 ABCDEA标识B隔离C评审D处置E预防措施27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 ABCDE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E作业指导书28在质量管理中,有一些主要用于现场质量控制中收集、处理数据的工具和方法,其中包括 BCDA因果图B调查表C散布图D排列图E树图29可靠性管理是贯穿于 ABCDE 的全过程,它是产品整个使用寿命周期的一项连贯性活

10、动。A规划B设计C试制D生产E使用30采购的质量活动有 ACDEA选择合格的供应商B选择合适的经销商C对供方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评级D制定保证和验证供方产品质量的正式程序E进货控制和进货质量记录26新产品的质量指标包括 ABCDEA性能B规格C寿命D可靠性E安全性27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 等的控制,稳定地、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设计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ABCDEA人 B机器 C材料 D方法 E环境28工厂中常说的“两图一表”是指 ABE A因果图B对策表C树图D调查表E排列图29描述可靠性的指标有 ABCDEA可靠度 B失效率 C维修度 D有效度 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在质量改进

11、活动中,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用的方法有 ABCDEA散布图 B树图 C排列图 D头脑风暴法 E实验设计法名词解释题31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32质量体系: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或潜有)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33六西格玛管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六西格玛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12、它包含了众多管理前沿的先锋成果,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显著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重大突破。要求在产品制造还是在服务方面的缺陷或疵暇都低于百万分之四。34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质量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或实体。它具有动态特性。具体地说,是生产现场或服务现场在一定的期间内、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31TQM:全面质量管理,即TQM,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32过程管理:指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活动。就是通过对组织关键业务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识别改进质量和运营绩效的机会,达到高水平的过程绩效,最终达到顾客满意。33质量螺旋:为了获得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也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