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98449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巴彦高级中学 李艳玲【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 能力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

2、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教学重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分析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京剧,书法,针灸等图片)

3、思考:知道他们的由来吗?现在还存在吗?能说说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 师: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历史悠久,显示了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推进新课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 问题探究: 什么是传统文化? 生:看书讨论回答(略) 师: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显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 问题探究: 从刚才的投影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你能用一俩个例子加以说明? 师: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 师: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可以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得到说明。(课件展示:从含义,影响,地位,例子等方面说明这四个方

4、面) 问题探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思想和今天的“讲正气”有怎样的关系?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略) 结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问题情景:展示北京奥运会徽。 问题探究: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吗? 学生讨论得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纂刻与书法;体现了中国传统习俗:红色表达旺盛的生命力,代表喜庆与祥和。 结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问题情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3页的观点一和观点二。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问题探究:你个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略。老师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进行总结。【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