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子真奇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82380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种子真奇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种子真奇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种子真奇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种子真奇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种子真奇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平县实验幼儿园洪秀萍幼儿主题探究活动是以幼儿生活为基础,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所 进行的自主、深入的探究学习活动。一年多来,我从“以幼儿为本”,“教育追随幼儿”的思 路出发,尝试将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对主题探究活动“奇妙的种子宝宝”进行了初 步的探索。一、师幼互动,生成主题(一)主题生成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探究活动,主要有两 种来源:一种是幼儿自发生成的主题;另一种是根据教师的观察引导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主 题,包括社会事件、幼儿自身事件、文学作品、人们专门提炼以及概括过的一些现象或原理、 五大领域等。主题的来源广泛,但并不是每一个主题都适合大班幼儿开展。因此,我根据山 区幼儿的实际水平与发展

2、需求,结合省编用书主题活动指导(大班)确定主题内容。“奇 妙的种子宝宝”探究活动,主题的来源:在我们山区,一到秋天,各种植物的种子随处可见, 垂手可得。由于种子的形状各异、颜色鲜艳,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经常将各种种子或种 子做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玩,并渴望知道种子的更多秘密:种子是怎么来的?种子会发芽吗? 发芽后的种子会长成什么样?于是,我及时抓住了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师生共同 编制主题网并进行探索。(二)主题网络当主题确定后,老师和幼儿便可以各抒几见,畅所欲 言,共同编制形成主题网络图。为了分辨出是由老师预设还是幼儿产生,我以实线和虚线为 区别(“”为老师预设,“”为幼儿生成),以便让老师

3、观察、了解孩子对各分支的兴趣程 度、认识结构、情感态度、问题解决等方面情况。随着幼儿对“奇妙的种子宝宝”活动理解 的逐步深入,网络上的内容也随之丰富,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 如下图所示:实践表明,网络编制时,老师精心预设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的反映孩子 们的所思所想。因此,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内容。 (三)家园互动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群体合作的活动,它不仅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发生在儿 童同伴之间,同时与家长、社区及其他相关人员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奇妙的种子宝宝” 活动中,我采用通知栏、家园联系册、环境布置、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知道我

4、班在开 展这个主题活动,这一活动是一个有意义和有趣的主题探究活动,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 者。为了让家长真正参与到主题探究活动中来,我给每位家长分发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带 孩子去大自然共同寻找收集各种种子;帮助孩子认识各种种子的名称、种类;帮助孩子 了解种子的生长季节、生长周期等相关知识,为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二、 支持、引导幼儿开展探索活动开放、自由的主题探究活动使幼儿的思维、言行处于活跃状态。 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师幼、幼幼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幼儿自己去了解,去发现,去与同伴交流、讨论。因此,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我改变了以 集体活动为主的单一学

5、习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讨论、材料收集、实地参观、小记者、 观察记录、自由表达、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整合各种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参观、调查、实践操作),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奇妙的种子宝宝” 中开展的活动有:“种子的研究”;“种子宝宝真有趣”;“种子宝宝变变变”;“种子生长过程的 观察记录”等。下面我主要描述主题分支“种子宝宝真有趣”和“种子宝宝变变变”的具体 活动过程。(一)种子宝宝真有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田间地头、山 坡、树林等地采集各种种子。国庆长假后第一周,许多幼儿带来了和家人一同采集的各种种子。 孩子们欣赏着这五彩斑斓的种子,津津乐

6、道地讲述各自收集过程的乐趣,好比走进了一个梦 幻般的种子王国。我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增长了。于是,我以问题“种子宝宝离开了家, 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为种子宝宝做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将与父母共同收集 的种子分类并摆放整齐)让幼儿自由讨论:一凡:“让我们做种子宝宝的爸爸妈妈”谢莹:“我 要做大种子宝宝的妈妈,给大种于宝宝一个家”绮敏:“我喜欢红色,我要给红色种子宝宝找 一个最漂亮的家”凯鑫:“哪个种子宝宝是男的,哪个是女的?男孩子勇敢,女孩子娇气,我 还是给女种子宝宝找家吧” 通过讨论生成“给种子宝宝找家”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 们兴趣高涨,都想当好种子宝宝的爸爸妈妈,小心翼翼地给种

7、子找家。有的幼儿按种子的大 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有的按形状分类。在帮种于宝宝找家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 现:有些种子很好玩,有些种子很好看,有些种子形状很有趣。于是又自发生成了“种子宝 宝真有趣”这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下图:五颜六色的种子,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一天,孩 子们看到我戴了一条彩色项链,突发奇想:用种子穿项链,生成“美丽的种子项链”活动。 对于孩子这一的想法,我采取积极的态度,为他们提供了穿项链的针、线、细铁丝、细尼龙 绳等材料。通过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幼儿知道了:质地松软的种子容易穿,质 地坚硬的种子针都很难扎进去;用针线穿种子比用细铁丝穿快,但针扎在手上比细铁丝扎的 更疼;两人

8、合作比个人独自操作更快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耐心的操作,也学会了合作 学习。当他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项链当成心爱的礼物送给老师、妈妈或好朋友时,成功的喜 悦挂在脸上。为了便于幼儿进一步观察、研究种子,我将已分类的种子投放在各区角。于是, 各区角都可以看见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在动手操作区,欢欢用火柴梗穿在木荷种子上,做成 了好玩的陀螺;在生活区,幼儿发现花生、板栗、核桃等种子是可以生吃的,花生、黄豆、 芝麻等种子还可以榨油;在美工区,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种子进行自主的艺术 创作活动。看到幼儿创作的“好朋友”、“恐龙大战”、“种子宝宝结婚了”、“我的一家子”“可 爱的核桃动物”等艺术作品,不禁

9、惊叹幼儿的理解和表现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之后,我和 家长都有很深的感受:孩子们学习的依赖性减弱了,主动性、参与意识增强了,当碰到问题 时不是叫嚷:“该怎么办?”而是有主见地说“我想这么办”。让幼儿养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习惯,是本次主题探究活动的成功所在。(二)种子宝宝变变变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带孩子们去西门农场参观时,听见有几个小朋友在小声地议论:丹丹:“农 民伯伯在地里干什么?”陈鸣:“农民伯伯是在播种”其其:“我们不是有种子宝宝吗?我们 也来播种”于东:“我想知道种子宝宝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于是,我让幼儿当小记者 采访农民伯伯。了解春天应该种什么?怎么种?回园后,幼儿通过分组讨论,决

10、定在活动室 门口的阳台种小白菜、三月青等蔬菜;在窗台上种牵牛花、满天星等爬藤的植物;在种植角 种常见的、易成活的蔬菜、瓜果和豆类(有茄子、玉米、黑豆、花生、丝瓜、番茄、黄瓜等),“种子变变变”活动就这样生成了。种植活动在家长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还 为自己的种子宝宝设计了名片。如下图:孩子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观察记录本, 记录种子宝宝的变化,在种植活动中做好观察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 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我设计了种子发芽期的日记录表;生长期的周记录表;开花结 果期的月记录表。日记录表如下图:通过观察记录,孩子们发现有的种于宝宝长的粗 壮、有的又细又长、有的还

11、烂根死掉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再次观察、分析、比较,孩 子们发现光线充足、空气好且植株少的种苗长的粗壮,在阴暗处且植株密的长的又细又长。 于是他们赶紧调整了花盆摆放的位置,并拔掉多余的植株。种于宝宝在孩子们的细心照料下 慢慢成长,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虫害”。当种子宝宝长到第四周时,钟隆基最先发现他的 油菜苗上有许多的菜青虫,接着茹兰在她的茄子苗上发现了蚜虫,其余的菜苗也陆续产生了 一些不知名的病虫害。这下可把小朋友急坏了,孩子们说:“这可怎么办,种子宝宝会死吗?”,“小朋友生病了可以找医生,种于宝宝生病了找谁呀?”为此,我们请来了农科所的一位农 艺师,他不仅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教给

12、了幼儿除虫、施肥、管理种子的方法。在 专家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种子宝宝躲过了“虫害”这一劫,孩子们松了一日气。丝瓜和 四季豆的苗渐渐长高了,可怎样让他们爬上栏杆而不会掉下来呢?小朋友想了许多的办法: 有的用绳子绑,有的用手拉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有的小朋友还把苗扯断了。过了几天,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丝瓜和四季豆苗上长出了长长的象胡须一样的丝,这些丝象铁爪一样把栏 杆一圈一圈牢牢缠住,不管风怎么吹都不会掉下来。孩子们钦佩地说:“哇,它们的胡子好厉 害呀!”种子宝宝越长越大,四季豆开了粉红色的花,结出了一串串绿油油的四季豆;黄瓜和 丝瓜开了像喇叭一样的黄花,结出了带刺的黄瓜和细长的小丝瓜。可玉米花开

13、了那么久,怎 么就不见结出玉米呢?当孩子们正纳闷时,周颖发现玉米杆与往常不一样了,长出了一个鼓 嚷嚷的东西,过了几天那东西越来越鼓,还长出了红红的胡须。孩子们激动地跑来报告:“玉 米不是花上结出来的,是杆上长出来的。”一个个问题的出现,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进一步促 使孩子们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探索的过程又诱发出一系列吸引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各类活 动,通过主动、积极的操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孩子们各方面的潜能。三、展示成果,推进探究活动展示成果的过程实质上是给孩子以各种方式表现、展示他已具有的新知 识和能力的机会。这种展现将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所获得学习成果可视化,为孩子的交流、相 互学习提供了可能。在“

14、奇妙的种子宝宝”开展到最后,我组织全班幼儿集体办了一个面向 全园的作品、成果展示会,展览孩子们用种子做的玩具,用种子粘贴成的画以及观察记录本 和自己亲手种植的丝瓜、黄瓜、玉米、花生、白菜、茄子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异常兴奋,都 争着向参观者介绍自己整个活动的历程及作品、成果。在展览结束后,幼儿、家长、老师一 起动手烹制“蔬菜大餐”。孩于们吃着自己亲手种植,亲自烹制的四季豆、花生、黄瓜、玉米 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家长们说:“这是真正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我们可要多吃 一些。”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把整个主题探究活动推向了高潮。以上主题探究活动历时两个学 期、长达 30 周时间,孩子们对开放性、自由式教学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认真劲,我深深体会到:在主题探究学习中幼儿的个性、合作精神等得到良好发 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