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81835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预防矽肺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充满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且危害最为严峻的职业病,也是甘肃省危害最突出的职业病。 甘肃省疾病预防掌握中心于2002年6月27日,对某石英砂公司63名破裂工(均为农夫轮换工)进展了职业性安康检查。检查工程包括职业史、内科检查、高仟伏X摄线胸片、肺功能检查等。其中检出尘肺病0+的4例,期(包括+期)8例,期11例。63名破裂工平均发病工龄为2.8年,发病最短的工龄为1年,最长的为5年。平均发病年龄31岁,23名肺部呈0+以上状况的破裂工发病最小的年龄仅23岁,其中有3例尘肺病期患者年龄在2030岁之间,期中202

2、5岁4例,2530岁5例,有9例期患者年龄在2030岁之间。由此可见,矽肺病在该企业具有发病年龄小,发病工龄短,发病率极高的特点。现场粉尘监测结果为100%监测点不合格,这一状况反映出该石英砂公司现场粉尘浓度严峻超标,必需实行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农夫轮换工的矽肺发病率,爱护农夫工的合法权益。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但据全国职业卫生监视抽查结果显示,全国从业人员上岗前、定期及脱离有毒有害岗位时的体检率分别为45.2%、45.6%和7%,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境外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离岗从业人员的体检率分别只有1.9%、2.7%、8.8%和1.0%。上岗前和离岗时不

3、进展职业安康检查已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大隐患。甘肃省疾病预防掌握中心此次检出矽肺的农夫轮换工,不仅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而且患矽肺病的农夫轮换工也过早地丢失了劳动力量。为此,建议政府监视部门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农夫轮换工的合法权益。 一、 加强防尘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章其次十条的规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乐观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以确保粉尘浓度掌握在国家最高容许浓度之内。企业应实行的防尘措施可归纳为“宣、革、水、密、风、护、管、查”这8个字。 宣做好宣传训练,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革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是消退尘肺的根本措施,详细包括改

4、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尽量使用不含游离SiO2或游离SiO2含量较低的原料,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等; 水湿式作业; 密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 风利用通风到达除尘的目的; 护实行个人防护措施; 管加强技术治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查对接尘职工定期进展安康检查,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定期进展测定以及催促检查。 二、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必需做好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安康检查,做到早发觉、早预防、早治疗。在岗期间,如发觉有职业禁忌症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当安置。通过上岗前的安康检查,劳动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安康状况,对要从事的职业、工种进展选择,尽量削减职

5、业危害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损伤及经济纠纷,其目的是发觉职业禁忌症,分清责任。离岗时的安康检查是特别重要的,首先,它是对劳动者的安康高度负责的表现。同时,它也为今后可能消失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纠纷供应参考依据,其目的是了解工作人员离岗时的安康状况,分清安康损害责任。 三、 检查工程及周期 就业前检查。在从事接尘作业(含转岗预备接尘)之前,必需参与就业前检查。检查工程有职业史、自觉病症和既往病史、结核病接触史、一般临床检查、拍摄胸大片以及必要的其他试验室检查,其目的是排解职业禁忌症。 定期检查。其目的是准时发觉尘肺患者并观看病情变化。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依据接尘状况确定检查间隔,原则是重度接触者每

6、12年检查1次,轻度接触者每23年检查1次,接触更轻者可35年检查1次。对于已脱离粉尘作业的职工,可依据接触粉尘性质确定检查间隔,致纤维化强者间隔短一些。尘肺患者复查一般每年1次,可视病情适当缩短或延长;诊断“0+”者需每年复查1次。 体检工程应包括职业史、自觉病症和拍摄后前位胸大片。发觉患有不宜再连续从事接尘作业的疾患者,应准时调离。凡因故调离接尘作业的工人,在脱尘前应进展1次脱尘作业安康检查,记载职业史,拍摄胸片。这不仅可了解脱尘时的安康状况,也为以后随访观看是否发生晚发型尘肺存留档案资料。 四、 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定期或不定期进展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准时实行有效措施降低矽肺发病率。职业病防治机构作为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为安全监视机构供应技术支撑,安全监视机构准时监视作业场全部害因素的浓度,一旦发觉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应实行措施,切实保障农夫工的合法权益。 五、 加强培训 职工上岗前应对其进展职业卫生训练、培训,使其增加对作业场所粉尘的防护意识,从而到达预防职业病的目的。培训时间一般视工种和就岗人员的状况而定。职业病体检和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气构担当。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担当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气构,进展职业病体检和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