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81322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统计年鉴各篇章简要说明.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 要 说 明本篇章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一、综合资料主要包括我国行政区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资料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资料三部分。分别由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辑整理。二、“全国行政区划”资料,由民政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截止到上一年末全国行政区划变更情况汇总整理并提供。三、国民经济综合资料是抽取全书的精华,通过对各篇章主要统计指标及其速度、结构、比例和效益等的加工计算,来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四、基本单位统计资料填报范围为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来源是各部门的单位审批登记资料和经常性统计调查中查到的新增、变动和消亡单位情况。五、民族自治地方及少数民族

2、统计资料根据国家民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布置的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制度,由有民族自治地方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委和统计局共同组织实施。统计范围是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辖区内的全部单位,全国汇总时不重复计算。统计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另外,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卫生情况由卫生部提供。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资料是根据民政部编辑的行政区划简册汇总整理。简 要 说 明本篇章的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四个部分。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不同支出构

3、成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而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国民总收入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求得的。本年鉴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与之有关的指标数据,最后一年数据不是最终数,还会在获得更多的财务和行政记录等资料后发生变动。如果遇到普查,在能够获得更详细的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还会发生变动。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价值量指标,其价值的变化受价格变化和物量变化两大因素影响。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使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进行比较时,能够剔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以反映物量变化,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国内生产总值

4、指数就是根据两个时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价格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反映这种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我国自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8个不变价基期,目前的基期是2010年。也就是说,2011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按照2010年价格计算的。由于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采用按不同基期分段计算,因此本年鉴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也按分段方式公布。本年鉴所列分地区的数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

5、资料。由于采取分级核算,各地区数据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二、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一张棋盘式平衡表。它可以用来揭示部门间经济技术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投入产出表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三、资金流量表我国资金流量表表式与国际上通用的表式相似,是机构部门与交易项目的矩阵表式。主栏为交易项目,主要反映分配方式和融资工具;宾栏按机构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部门分类。资金流量表把参与资金活动的主体分为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和国外五个部门。每一部门下设资金

6、来源与资金运用两栏。现行的资金流量表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为实物交易部分,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下半部分为金融交易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制。四、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收支统计手册第五版编制。简 要 说 明一、本篇资料的主要内容本篇资料反映我国2011年及历年人口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人口统计数据,如:全国历年人口数、城镇人口、乡村人口;2011年各地区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家庭户规模、人口受教育程度等。 二、本篇的资料来源本篇资料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

7、统计司整理。其中表3-1、3-2、3-3和3-4中1981年及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部分年份数据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修订。 表3-5为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据。表3-6为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3-7是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表3-8至3-16为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本篇各表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据。 三、本篇的统计调查方法目前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8、实施的人口统计调查有:在逢“0”的年份进行全国人口普查; 在逢”5”的年份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其余年份进行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其样本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左右。人口抽样调查是以全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简 要 说 明一、本篇资料的主要内容本篇资料反映我国劳动经济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劳动统计数据。如:经济活动人口数,就业人员及职工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及指数变化情况等。二、本篇资料的统计范围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为法人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劳动力调查制度的调查推算

9、范围为全国人口,本篇资料的统计范围为16岁及以上人口;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查范围为全国乡镇以下农村地区;培训就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为全国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机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业统计范围为全社会。1990年及以后的全国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的总计资料,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历年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的,因此分地区、分类型、分行业的资料相加不等于总计。1998年及以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等指标中不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职工及其生活费。三、本篇的资料来源 1.就业基本情况及分组资料、职工工资总额等资料,是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根据劳动

10、统计报表制度、劳动力调查制度及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搜集资料,加工整理。2.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及劳动力交流情况、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其培训就业统计报表制度整理提供。3.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业就业人员,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供。四、本篇的统计调查方法劳动统计报表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由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劳动力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培训、就业统计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统计利用行政登记资料加工整理。简 要 说 明一、本篇资料的主要内容本篇资料通过对一定时期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数量方面的描述,反映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固定资产投

11、资的资金来源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等。二、本篇资料的统计范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包括:城乡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国防、人防建设项目投资及农户投资。三、本篇的资料来源跨省(区)项目资料来自国务院各部门;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的住户调查;除此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的统计调查。四、本篇的统计调查方法除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外,其他均为全面统计报表。五、统计口径的变化自1997年起,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非农户投资、农户投资及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外,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起点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为便于比较,对1996

12、年的相应数据作了全面调整,括号内的数为原口径数。自2006年起,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为按项目统计,调查方法由抽样调查改为全面统计报表,起点提高到50万元。自2006年起,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改为按项目统计,起点为50万元。自2011年起,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农户投资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500万元及以上。为了便于比较,对2010年的相应数据作了调整,括号内的数为原口径数。简 要 说 明本篇资料综合反映中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经济合作的历年概况,重点反映对外经济贸易的近期发展状况。一、对外贸易部分对外贸易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

13、货物的品种、数(重)量、金额、国别(地区)、经营单位、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贸易方式、关别等项目。对外贸易统计的范围是按照联合国的国际贸易统计原则制定的,即凡能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物质资源存量增加或减少的进出口货物,除制度另有规定者外,均列入该项统计。对外贸易统计的资料来源于海关总署,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和历年进口商品分类金额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统计。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按照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目录进行统计。我国对各国(地区)进出口总额表中,出口货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外最终目的国(地区),进口货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

14、外原产国(地区)统计。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分别按境内经营单位所在地和目的地、货源地列示。经营单位所在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进出口企业报关注册的登记地;境内货源地是指出口货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产地或原始发货地;境内目的地则指进口货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消费、使用地或最终运抵地。二、利用外资统计部分利用外资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情况。统计范围是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利用外资的单位和部门,经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企业(包括港

15、澳台地区投资企业),在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及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利用外资统计的资料来源于商务部,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资料来源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特殊说明:利用外资统计1985年及以前为政府统计部门的调查汇总数,1986年及以后全部来源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为商务部)。2000年以前利用外资统计中含对外借款数。三、对外直接投资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境内投资主体的基本情况;境外企业的基本情况;境内投资主体与境外企业间的投资、收益和分配情况;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货物进出口情况;境外企业核准情况。统计范围主要包括境内投资主体通过直接投资在境外设立的各类公司型企业和非公司型企业。资料来源是商务部,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四、对外经济合作部分对外经济合作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的合同数、合同金额、完成营业额和按国别、地区分的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等。统计范围是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该制度统计单位是经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从事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并具有法人地位的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资料来源是商务部,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五、其他历年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的年平均汇价,资料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年的年平均汇价是根据当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每日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