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807808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专题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类型题11、课题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甲乙(1)取甲、乙两套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装置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小杯内加入的材料测定项目甲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 mL细胞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等量的蒸馏水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组实验所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第四组实验的微生物是乳酸菌),60分钟后读数。请补充下表内容。级别甲乙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第一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不变 第二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向右移动 第三组液滴不变液滴向右移动 第四组只

2、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2、(全国一2006)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和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

3、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3) 分析预测结果:3图K105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甲 乙 丙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来表示?_。(3)在光照强度大于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

4、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mg。(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左移、右移、不变)。(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_(增加、减少、不变)。4(16分)(2012广东惠州二调)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ABC光照强度CO2吸收量C

5、O2吸收量CO2含量DECO2浓度时间8G14FH甲乙丙(1)甲图中的B点时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分别与乙丙图中的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点将向_方移动。(2)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3)甲图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 _。(4)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是_。施用农家肥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主要是因为_。5、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关结构。

6、请据图作答:(1)上图中,反应过程的场所是_,反应过程的场所是_。(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3)叶肉细胞在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受阻。6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1)适

7、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原因是_。(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消耗完,这时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_。(4)能否直接用C、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如果用B、C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7、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

8、图回答:(1) 图一中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过程产生的H在过程中的作用是 。(2)若图一中过程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则说明细胞内的呼吸情况是 。 (3)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将温度控制在图三中的 为最佳。图三中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4)将该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组 别1234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

9、理前重量变化/mg+3+3+3+1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 ; 30时真正光合速率为: mg/h(2分)。8、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的循环能否进行? ,原因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

10、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字母表示,下同),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 请在图2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1答案:(1)适量(一定浓度)KOH或NaOH溶液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 mL细胞呼吸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的差值(2)只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

11、呼吸 只进行无氧呼吸不变 不变2(3)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光照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4)、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分析预测的结果:1.光照下, 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二氧化碳和氧气,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2. 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放出的二氧化碳溶于Na

12、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氧气,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在试管底部3答案:(1)细胞呼吸强度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d(3)2162(4)右移(5)hf和h减少4 (1)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G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右上(2)极少(3) C6H12O6+6H2O +6O2 酶 6CO2+12H20+能量 (4)温度、光照强度等 被分解者分解,提供CO2、无机盐等5:(1)叶绿体囊状结构(或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GI、DK(答AB、CJ也对)(3)(4)6答案:(1)不移动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O2体积,呼吸作用吸收的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CO2的体积(2)向左移动不移动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