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80398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运动定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二定律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秦平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专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中专物理教材编写组修订的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一、教材分析中专力学部分是由牛顿定律为基础所构建的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力与运动的关系。物理上册第二章的前面六节内容,定性的分析了力和质量对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影响,而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牛顿第二定律在这基础上通过实验,定量的给出了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把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更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遇到用实验

2、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跟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所以要和学生详细说明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即先保持一个量不变去研究另两个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保持另外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两个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把前面综合起来得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只有选择合适的单位,才能使比例常数K为1,要让学生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在实验中,我们用单个力推导出了牛顿第二定律,而现实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多个力的作用,因此要给学生强调牛顿第二定律更普遍的形式: F合=ma同时应强调该表达式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物理教学中

3、,我们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因此,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好实验。本课教学难点定为: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自己归纳得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的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推理和总结概括能力。德育目标:(1)体会实验探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2)建立严谨的唯物主义科学实验观。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耐

4、心和细心。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不畏失败、努力追求新知的决心和自信心。三、教法和学法学生已掌握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作用力,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但与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有关,还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等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即对牛顿第二定律两方面的关系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与所有物理学定律一样,实验对证明物理学规律的正确性是最有说服力的,本节课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方法,既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又确保了实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归纳法、设疑法、激励法。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

5、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四、教学器材计算机、投影仪、屏幕、电子教鞭、实验软件五、教学程序: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保持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运动。那么,同学们考虑过没有物体在受到力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问题。教学过程设计(1)、实验研究方法的确定,介绍研究三个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计算机模拟实验一)。(根据初速为0的物体运动规律,在t相同的情

6、况下,as,通过测s来达到测a的要求)m一定时,sF,即aF(3)、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计算机模拟实验二)。(根据初速为0的物体运动规律,在t相同的情况下,as,通过测s来达到测a的要求)F一定时,s1/m,即a1/m(4)、课堂小结,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得出a、F、m三者间的关系,进而介绍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而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数学公式:F =Kma(5)、力的单位N的定义(6)、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加深对定律的理解(7)布置作业 P76 2、3六、板书研究方案:控制变量法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aF。F一定时,a与m的关系。 a1/m。牛顿第二定律 F=ma 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力的单位N的定义:1N=1kg.m/s2作业 P76 2、3七、教学时间安排新课引入 3分钟实验:控制变量法 25分钟给出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及注意点 15分钟总结 2分钟 2005.1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