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79733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近年来,新媒体以及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等特性显示出了强大 的活力,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以武 汉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 汉纺织大学、东湖学院、汉口学院6所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取定点 抽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600份问卷,调查研究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 的使用习惯和满意度。本次调查的新媒体主要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主, 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现状:他们使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 强度和频率如何?社交网络应用对他们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一、新媒体的传播特性符合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毋庸置疑,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显著。

2、而对于 大学生来说,他们更追求快速、便捷地获得资讯。从600份调查问卷 的统计数据得知,手机和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媒 体,青年学生群体已成为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为什么大学生 对新媒体如此青睐?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到底有哪些独树一帜的 优势呢?首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以网络为代表的 新媒体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消息。如“央视主持人毕福剑同友 人聚餐时散播不良言论”事件,这一热点新闻最先在微博上曝光,并 快速掀起全民讨论热潮。随后,中央电视台官方微博发言,直到毕福 剑暂离央视,该事件才逐渐平息。可以说,毕福剑事件首先在微博中 发酵,再来才由传统主流媒体跟

3、进,对其后续发展予以报道。其次,新媒体有很强的互动性,并且具有传播学上所说的双向传 播特点。从传播过程模式来讲,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是一种直线模式。 最具有代表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一一即 “who (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 (像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单向的向受众传播信 息,却没有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反馈通道。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则正好 弥补了这一缺陷。人们通过新媒体,可以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或其他传播内容即时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甚至还能进行后续的追问和讨论,“打破了 传统媒体显性传播的模式,使传播者主导嬗变为用户主导。” 这一点主要通过网络上的“评论”和“分享”按钮来实现,互动性是 新媒体最具人性化的特点,而大学生恰好是对传播互动需求较高的一 个群体。再来,手机、电脑在校园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相较于报纸、电 视等传统媒体,大学生更常接触的是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同时,网络 搜索引擎的便捷,对生活学习节奏快速的大学生来说,是优于传统媒 介的、更便利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二、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手机最初是作为语音通讯工具出现的。然而,随着通信技术和手 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不断向人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只

5、具备语音通话单一功能的通信终端转变为集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 种功能于一身的多元终端。它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成为一 个移动的信息传播载体,也因此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之后的第五媒体。据600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日使用 手机时间在10-15小时内的高达231人,15-20小时的为128人,长 于20小时的则有35人。也就是说,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10小时以 上的人约占65.67%。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手机人”。既然大学生对手机如此“依恋”,这样一种天生带着“体温”的 神奇媒体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传统的“使用”,使用的是“媒介信息”,而手机

6、的“使用”, 使用的是“媒介信息”和“媒介本身”。“手机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整 合在一起,全面呈现在方寸屏幕中”一一我们知道,手机媒体将移动 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打破了地域、空间和计算机终端设备的 限制。我们每个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 息,而且还能同时发送信息,增强了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是一群典型的95后,他们喜欢在QQ空间、 朋友圈、微博、论坛、贴吧中表达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是传 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所以,用户使用手机媒体提供的通信、娱乐、 上网等各种服务平台,实际上就是使用了媒介本身,于是受众由传统 的“使用媒介信息”向“使用媒介信息”

7、与“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的方式转变。那么,手机媒介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哪些满足需求呢?1、随身携带的便利性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的满足感。我们知道,移动性是手机固有的特性和优势,手机的移动 特征与以GPRS、3G等为代表的数字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 合,使手机真正成为无线移动媒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刷 朋友圈,刷微博等等,在这种快节奏接受讯息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 极大地满足感。2、典型的媒体生产与消费二重性满足了大学生群体自我价值实 现的优越感。从传播模式过程的原理可知,传统媒体一般是“点对多 点”的单向传播。而手机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的点对点传播,订 阅手机报、

8、上网等增值服务的点对多点、多点对点的多项传播,使得 手机信息的反馈模式更强。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对某 一热点事件的观点和评价,可以发布图片、文字或视频,来像外界展 现自己的所认为的美好生活状态,然后得到好友的回复、点赞或转发。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成了信息的发布者,从而形成一种自我价值 实现的优越感。3、个性化和互动化满足了大学生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面对的是不特定人群,庞大的信息量是为不同人群 设计的。大众面对大量信息,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其关注和急 需的信息。而手机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内容定 制和服务。譬如,在 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

9、公众号,关注后就可以看 到自己喜欢的订阅内容,非常具有人性化。还有近些年较火爆的手机 飞信业务。它可以免费从PC给手机发短信,MP3、图片和普通OFFICE 文件都能随时随地任意传播,同时还具备防骚扰功能。这种贴心的个 性化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他们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需求。三、过度使用社交网络会引发潜在的负面后果调查问卷研究还发现,以武汉6所高校的样本数据为例,注册微 博的人数为546人,占调查有效总人数的91%。这样的比例说明了微 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李开复曾说过:“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 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 4年,而微博只用了1

10、4个月。” 微博在大学生当中迅速普及,除了大学生崇尚新潮,追求新奇以外, 微博本身提供的课余休闲的便捷场所、自我张扬的有效平台、信息获 取的实用通道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平等开放,方便快捷,形式多样 等诸多元素正在吸引着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到微博的 队伍中。然而,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1. 微博依赖症。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容易沉湎于人机互动模式,许多学生无时 无刻不在想着微博上又会出现哪些好玩的热点话题或者自己关注的 明星更新微博了没,甚至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忍不住便频繁掏出手 机,查看微博信息,等待回应,长此以往,许多大学生会养成较严重 的“微博依赖症”。2. 沉湎于自我封闭

11、的空间。根据最新的“蓝皮书”显示,微博用户上微博,表达自我感情的 占74.3%、记录生活的占59%,分享观点的占55.7%、搜索资讯的占 47%,了解朋友状态的占41.6%。90后是现在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 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心里承受能力弱,自我调节能力差, 现实交往能力不强,而微博“关注”和“互粉”下产生的人际互动操 作起来更简单。这一点,对时间紧张,生活节奏快的当代大学生而言, 微博显然是较佳的情感宣泄渠道。微博所营造的虚拟人际关系环境使 大学生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和家人、朋友与老师的真实沟通,无形中降 低了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从而最终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发展和心里 健康成长。3.

12、价值观流失。微博上庞大的信息碎片所营造的“媒介拟态环境”会在一定程 度上使心性不定、心智不太成熟的大学生价值观流失。微博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每个人都能发布信息,同时缺乏相应 的审核功能。换句话说,微博在传播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血、色、 腥”等不良信息。虽然微博中也会进行监控,但是这些不良信息还是 会通过各种形式传播。这些负面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人性 的阴暗面容易被开掘。同时,一些非主流文化倾入,对新文化具有敏 锐嗅觉的学生一族来说,很有可能盲目反传统,从而会使自己本身树 立的正确价值观流失。例如,有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性格腼腆、不太 喜欢与人交流,可是一到了微博上,为了自家的明星,经常和其他意 见不和的人互相谩骂,甚至发表辱骂性的言论,长此以往,价值观会逐渐流失。(湖北经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