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79730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海岸 文字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岸海洋科学 辽宁海岸地理概况一 地理位置 辽宁省海岸带位于我国海岸的最北部,濒临浩瀚的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背靠幅员辽阔的东北大地。自鸭绿江口(N395700,E1241648)起,到山海关( N395854,E1194912 )以东止,跨经度42736、纬度25321。 海岸线全长2620.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971.5公里,占我国海岸线长度的11%。 从行政区划上,海岸分别为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及葫芦岛市所管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二 区域海岸海洋环境【2】1.海岸地貌类型 海岸地貌遵循现代海岸过程所承受外动力、形态结构和物质组成这一基本原则划分为港湾型基岩海岸、岛礁型基岩海

2、岸、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岬湾型淤泥质海岸、岬湾型沙质海岸、堤坝型沙质海岸。按照短时间侵蚀程度的不同,将海岸分为强侵蚀、侵蚀、弱侵蚀、稳定、堆积海岸。侵蚀岸:包括港湾型基岩海岸和岛礁型基岩海岸。(城山头黄龙尾;长山列岛、长兴岛诸岛)堆积岸:包括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和岬湾型淤泥质海岸。(鸭绿江口大洋河口、西崴子北角龙头;大洋河口老鹰咀)侵蚀堆积型:包括岬湾型沙质海岸和堤坝型沙质海岸。( 黄龙尾西崴子北角、龙头老龙头;老鹰咀城山头)2.海底构造地质构造与岩性决定地貌类型与分布。地质构造: 辽宁省海岸所处的大地构造为东西向阴山天山复杂构造带东段,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二巨型隆起带、第二巨型沉降带、第三巨型隆起带

3、的构造复合部位,经向、纬向、新华夏系、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体系在沿海地带均有表现,尤以纬向、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分布普遍规模宏大,控制海岸的基本轮廓。新活动继承性明显,对海岸地貌及河口岸滩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岩性: 辽宁省沿岸以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出露为主,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只在局部地区有所出露,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在沿海各低洼平地和河流两岸。3.海洋动力 风:辽宁沿海位于东亚季风区,其风向、风速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季风控制,同时还受地形、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风向:渤海西部、辽东半岛南部、庄河至丹东,以北风和西风为主,其它地方以北和南风为多。 风速: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风速大部在4-5米/秒。 波浪:

4、辽宁沿海波浪以风浪为主,外海具有一定规模的涌浪。受地形和水域开阔程度的影响,黄海沿岸较辽东湾沿岸大。辽宁沿海常浪向为 SW 和 SSW,平均波高0.5m,最大波高4.0m左右,辽东湾沿岸偏北向浪较黄海沿岸为大,而偏南向波浪则相反,即较黄海沿岸为小。 潮汐类型:在秦皇岛西北以 40N、120E 为中心,1020km 以内为正规全日潮区,向外 10km 左右为不正规全日潮。辽东湾为不正规半日潮,渤海海峡周边、北黄海沿岸为正规半日潮。 海流:太平洋潮波由南黄海进入北黄海后,受辽东半岛东部地形影响,一部分向鸭 绿江口前进,一部分由渤海海峡进入渤海分别向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前进。4.沉积物 辽东沿岸泥

5、沙运移从鸭绿江开始,进入长山列岛内侧,因岛屿阻挡,其强度逐渐减弱,至登沙河口外消失。此外,辽东半岛南端向东亦有局部沿岸泥沙运移。而西侧自老铁山西角至盖州西崴子,其中营城子湾以南为砾石质运移,以北为沙质泥沙运移。 辽东湾东岸从辽河口开始,至盖州西崴子附近,呈条带状自 NNE向 SSW 延伸。 辽东湾西岸沿岸泥沙运移则从湾顶向 SW 方向,携沙能力逐渐减弱。5.海岛3 辽宁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呈弧形环绕在大陆外侧。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506个。 岛屿总面积203.42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长650公里。其中有人居住岛屿44个,岛屿面积193.19平方公里,岛屿总人口85500人。 辽宁海岛分

6、布特征(1)以北黄海海域分布为主 辽宁海岛分布在渤海和黄海近岸海域,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毗连辽东半岛东南沿岸的北黄海海域中海岛数量多, 分布较集中。这里的长山群岛是我国近岸陆架海域大的群岛之一。渤海辽东湾海域中岛屿数量少, 分布零散。(2)辽宁属于小岛、近陆岛、无人岛的三多海岛省 大多数海岛面积在30km2以下, 最小的海岛面积为0.00002km2。辽宁省的海岛, 属于近陆岛, 多数海岛离岸较近, 距离最远为70 km。在266 个海岛中, 有人居住岛仅有44 个。(3)海岛(面积和数量)的集中化程度高 岛屿成组团分布, 如长山群岛内部可分为外长山列岛, 里长山列岛, 石城列岛, 大鹿岛 , 菊

7、花岛, 东西蚂蚁岛及其周围的岛屿。岛群多, 不仅群体优势突出, 尤其乡级本岛, 还具有个体优势,有良好的地域组合, 适合“ 据点式” 开发利用【3】。(4)海岛形状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不规则性。受到地貌因素:海岛地形状况、山脉走向、海蚀与海积等以及人为因素:填海造地、筑港围海、修建盐田、道路、桥梁以及旅游景观的改变等的影响,各海岛之间存在差异, 形状相差很大, 如石城岛类似方形类型, 大长山岛则是长条类型。海岛边界(岸线)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与岸线弯曲程度有关, 面积相近的海岛, 由于岸线曲折程度不同, 因此, 延伸率和海岸系数不一样。主要特点一 沿海海域冬季海冰蔓延【3】 辽宁沿海冬季(11

8、月4月)平均气温为-0.7,一般年份除辽东半岛南部外均有冰情发生,辽东湾北部的菊花岛至复州角以北是我国沿海冰情最严重的地区。辽东湾北部一般年份冰期自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长达4个多月。整个海域为流冰和固定冰所覆盖。严重冰期自12月至翌年2月底,为时60多天。北黄海沿岸也有程度不同的海冰和河冰,较辽东湾冰情为轻。二 辽宁省海岸带特点是类型多样,相间分类,富于变化1。在海陆作用下,发育了河口三角洲与平原淤泥海岸、砂砾质海岸、港湾淤泥质海岸与港湾基岩海岸。主要原因:浅海动力和基岩状况是建造如此多样的海岸类型的重要因素。 1. 基岩质海岸多为丘陵山体直逼海岸,岸坡陡急,属集聚型高能海岸。且 本区

9、SE、SSE涌浪强烈。 2. 辽河、鸭绿江、大洋河等携带的物质对所在海域的充填及三角洲和平原淤 泥海岸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3. 沙质海岸受古地貌和海岸现代过程的双重控制。岬湾沙质海岸产生于岬角 的侵蚀后退。而岸堤沙质海岸物质来源于季节性河流的间歇性补给【1】。鸭绿江河口特征:其山溪性水文特点、较大河床比降和强潮流作用,叠加上人类活动的 影响,使这里的河口地貌有独特的演化特征:有大量水下浅滩和沙洲, 三角洲,和脊槽相间【4】-【5】。三 辽宁海岸不仅自然条件良好,环境优美,而且资源丰富多样1。有位于全国海岸带首位的芦苇资源、水稻资源、草场资源海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海岸带还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和优美

10、的环境资源。以油气资源为例:辽河滩海油田位于渤海盆地的北部,为辽河凹陷向海域的自然延伸,属于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资源储量丰富,储油构造条件良好。主要发现燕南潜山带、太阳岛断裂背斜构造带、笔架岭披覆构造带等8个二级正向构造带。油气资源约67.5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海砂资源估计储量约30亿吨【6】。经济开发一 海洋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的造船业、水产业和海洋交通(港口和水运)等,其产值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渔业、港口还将可能成为全国的重要产业【7】。二 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迅速 丰富的海洋资源形成海洋产业的基础 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总值随时间增长变化【7】三 海

11、洋产业结构变化明显 海洋渔业等第一产业比例减少,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增加,而第二产业如船舶制造业比例基本不变【7】。 参考文献: 【1】辽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及开发利用报告 【2】张子鹏,辽宁省海岸地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06)【3】张耀光等,辽宁省海岛分布特征与形状功能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5(04) 【4】程岩等,鸭绿江河口地貌的形成与演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06) 【5】程岩等,鸭绿江浅滩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变化J,泥沙研究,2002(06) 【6】王鹏. 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7】张耀光等,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J,资源科学,2009(1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