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79112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王鸿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姓名:王鸿鹏学科:语文电话:15038068586邮编:450046邮箱:学校: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与王新街交叉口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设计者】郑东新区龙岗小学 王鸿鹏【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六年级 学科:语文2、课时:第一、二课时3、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1.设计一张学习单(见附件1)2.制作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标出自然段。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学课文,填写学习单。2.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学

2、习,理解词语意思,分享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设计理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要求,

3、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描述大意、畅谈感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达到自读自悟。【教材分析】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位于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讲“奋斗与生存”的道理。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的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者从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和读书的感受三方面,介绍了男孩子必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课文讲述了鲁宾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此书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4、,是一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书。【学生分析】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兴趣,及学会写读书笔记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习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制定以下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鲁宾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4、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学习重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学习难点】了解鲁宾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课

5、时预设】 2课时【评价方案】目标1:学生有预习经验,因此扫初课文中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音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目标2:学生已经具有学习字词方法的储备,“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境”是学习字词常用的几种方法。学习单中设计的第1、2题“回忆、归纳以往学习课文的好方法”,就是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检测和评价。另外,在“小组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3: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要通过了解鲁

6、滨逊的经历,学生能理解并联系生活讲述其中蕴含的道理。目标4:这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学习单第3题“知人物”和“明道理”中进行检测。检测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三言两语,抓住要点介绍作者”的环节体现。这样,课堂内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明白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学评价是对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种诊断,时刻关注学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习活动方案】 一、交流导入 1、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必读、男孩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

7、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集体交流 读完书后,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三、理清课文脉络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思路。(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我要珍藏四部分内容。) 2、小组交流,理清文章思路,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二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部分(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

8、理解。 第四部分(第十五自然段),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四、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评价检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本书是怎么来的? 2、书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的家人要三代

9、相传?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7至11自然段内容 )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板书:聪明机智 坚强毅力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做木筏、送食物、搭帐篷)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水稻,做面包、驯养山羊、养鹦鹉、做家具)物质 (3)后来生活又如何?(救下一个俘虏,成了好朋友)精神 (4)鲁滨逊在岛

10、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三、我的收获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13自然段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14自然段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15自然段 2、理解“名言” (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 (2)“我”是怎样理解的呢?(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11、(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交流。 (4)思考:如果鲁滨逊有害怕的心理,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的十四自然段。 问: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1、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

12、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学生交流讨论 (2)全体交流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 【评价检测】1.默写生字词。2.说一说阅读方法,尝试写读书笔记。【板书设计】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聪明机智鲁滨逊 坚强毅力附件1:学 习 单1.回忆以往学习课文的方法,写下来。2.请写出你理解课文的好方法。3.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阅读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商议。我的自学成果鲁滨逊漂流记解课题知人物明道理我的难题 我的收获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