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791122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测评(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图1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A、AB、CC、B D、I2图2中岩石与图1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珊瑚石 B大理岩C玄武岩 D花岗岩【解析】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图中沉积岩这一已知条件,顺着箭头推理可确定为变质岩,为岩浆,为岩浆岩;逆向推理可确定为沉积物,为风化物。相应地A为固结成岩作用,B、I为变质作用,C为重熔再生作用,D为冷却凝固作用,E、H、G为风化

2、作用,F为搬运、沉积作用。第2题,珊瑚石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玄武岩和花岗岩为岩浆岩。【答案】1.C2.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34题。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导学号:23010224】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 D丁图景观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

3、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答案】3.C4.B山东省极力推崇“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56题。5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A BC D6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导学号:23010225】A BC D【解析】第5题,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即图中的。第6题,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

4、图中是背斜构造。【答案】5.A6.C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据此回答78题。图1图27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A地壳下沉B河流溯源侵蚀C地壳抬升D河流下切侵蚀8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解析】第7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为。河流的形成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的。第8题,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形成的。【答案】7.C8.A读图,回答910题。9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导学号:23010226】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

5、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10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10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

6、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答案】9.A10.B11读下图,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解析】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情况,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地壳运动形成,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山脉,A错。该山地地下是储油构造,不一定蕴藏着石油,B错。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C对。庐山的形成是断层形成,不符合图中示意,D错。【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

7、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理由是_。(8分)(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6分) 【导学号:23010227】(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凉水河的流向是_。(4分)(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从岩层新老关系上判断向斜或背斜。第(2)题,凉水河位于背斜顶部,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被侵蚀而成为谷地。第(3)题,从等高线走向上可知丙村位于山谷中;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弯曲情况可知;凉水河向西流。第(4)题,公路走向与地形有关。【答案】(1)背斜该处地

8、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3)山谷自东向西(4)乙村到甲村的道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的地势起伏大,公路大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13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6分)(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8分)(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6分)(4)近年来,图中河流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可能的主要原因有

9、哪些?(8分)【解析】第(1)题,考查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图可知该岛屿是由背斜成山,出露海面而成。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而非储油构造。第(4)题,上游拦河造坝、沿岸人们用水增加、海平面上升等都会造成海水倒灌现象。【答案】(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3)不可能。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4)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