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78427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材料1 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概要学习材料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工作以及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机构、职责、企业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一、原则和要求1、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2、运用最新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不断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淘汰标准体系内低功能要素,增加、补充新的高功能要素,使标准体系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3、在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和确认,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和确

2、认是推动体系运行和保持体系有效性的动力所在。4、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基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二、目的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实施目标的效率。对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精分化、定量化、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国标系列企业标准是各类企业建立企业标准的指导。参照GB/T1549

3、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建立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体构成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如下图:企业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企业方针目标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和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需要采用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即为企业标准化。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

4、效性和效率。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合格评定分析改进,以及再修订标准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持续改进来实现的。参照GB/T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为主,包括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的有关要求,以便能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图如下: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半成品(中间产品、在制品、元器件)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操作运行维修规程)采购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技 术 标 准 体 系环境技术标准

5、检验验收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包装搬运储存标志技术标准测量、检验设备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安装交付技术标准参照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建立保证技术标准体系顺利实施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内容如下所示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图:管 理 基 础 标 准 体 系经营综合管理标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采购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测量检验试验管理标准包装搬运储存管理标准安装交付管理标准服务管理标准能源管理标准安全管理标准职业健康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信息管理标准体系评价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标准工

6、作标准体系内容如下所示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图:工 作 标 准操作人员工作标准决策层工作标准管理层工作标准操作人员通用工作标准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决策层人员工作标准最高决策者工作标准一般操作人员工作标准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进行评价和确认。持续改进是企业标准化追求的永恒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参照GB/T1927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作为建立标准体系对标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改进的指导性文件,采用全球普遍适用的PDCA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从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周而复始地顺序运作,从而实现对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四、企业标准

7、化体系支撑架构建立标准体系要求标准化体系管理各个环节包括机构、人员、信息和环境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与其他活动接口处的协调措施, 明确每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支撑架构是配备标准化管理人员的企业标准化工作机构及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企业标准化机构涉及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包括标准化机构的组织设定,和标准化专业人员的配置,应能满足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标准制定、发布和实施及监督检查的程序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规模、复杂程度、标准化工作量而定。1、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 设立以企业最高管理者为主任,管理者代表为副主任,企业总工程师、主管技术(质量

8、)的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设置标准化具体工作的办事机构(或办公室)。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企业标准化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的讨论、审批和决策。所决策的重大问题是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同时负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标准化规划、计划和重要标准审批等。另外两种参考形式: 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如标准化办、室),在企业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及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工作,业务上受企业标准化机构的领导。第二种形式:企业不设专职标准化机构,而是指定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

9、企业标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由企业领导协调。2、标准制定和发布的程序分工 (1)企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集团企业管理办公室牵头,各专业管理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工程师所直管的部门牵头(例如技术处、设备处),各技术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其他各部室和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的工作标准负责。(2)全部标准均应由标准化管理机构报标准化委员会讨论、协商、修订、通过、批准;其中技术标准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批准。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10、和工作标准)的发布令,由企业第一管理者签发。3、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 (1)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证。(2)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3)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4)标准化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五、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规划、计划对标准化管理进行规划和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如下:要求: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等要求;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11、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要求。规定贯彻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管理、工作程序和要求。规定标准化培训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规划和计划:企业根据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活动。制定相关规划和计划,制定、修订企业标准的规划、计划。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划、计划。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实施标准计划。标准化培训计划等。六、企业标准制定的程序1、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1)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2)有关最新科技成果;(3)

12、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生产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5)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 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策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参加起草小组的人员和人数,应根据所起草标准对象而定,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岗位的骨干组织。起草小组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优选,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3、编写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草案连同标准编制说明,发至集团内有关单位,必要时可发至企业外部有关科研、设计单位以及大专院校、使用单位征求意见。对反馈的意见要逐一分析研究,决定取舍,进一步修改标

13、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4、审查标准 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序、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会审或函审。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同时可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和用户参与。5、编制标准报批稿。 6、批准和发布。七、标 准 的 实 施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标准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实施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贯彻落实标准的活动,是将标准贯彻到企业生产(服务)、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中去的过程。标准实施工作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等五个步骤,全过程各环节紧密联系形成体系。八、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主要包括:政府标准

14、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内容如下:1、 已实施的标准贯彻执行情况;2、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3、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设置“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对内部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现有过程或体系,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外部确认。九、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包括原则和标准制定、实施及检查验收。1、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3、采用产品标准时,应同时采用与其配套的相关标准。4、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相结合。5、将确定要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进行转化并制定为企业标准。6、配备和完善与实施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培训人员、组织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7、检查验收按有关办法(如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采标产品贯标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