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72620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学生经受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熟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力量。 力量点: 培育学生观看、动手操作的力量。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力量。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

2、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教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惊奇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假如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熟悉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观看,汇报。 A、数,按挨次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

3、?你发觉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熟悉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量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推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假如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 4、教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便利,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277859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进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练习。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出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教学重点: 把握除加混合运算中的挨次。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谁是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妈妈)每当我们难过难受的时候,妈妈总会陪伴在我们身旁,妈妈那如花的笑脸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三

5、八妇女节刚刚过,你们有没有送礼物给妈妈啊?(没有)让我们也去花店配一束漂亮的鲜花送给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语言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浓浓的母爱缓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带着对母亲的爱,在身心开心的情境中探究新知,信任学生会更主动。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观看情境图,说说图画上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沟通,最终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看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相互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引导边看图边思索,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

6、除法,再算减法?(由于必需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多少元?) 2. 小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价格该怎么算? 3. 指明让学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 说一说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稳固练习 让我们再看看其它花的价格吧! 指明读题(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思索回报: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么解决 2.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7、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板书设计: 买鲜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多少钱?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1元。 #277858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进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挨次,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3. 引导学生把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展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

8、减的运算挨次,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2. 引导学生把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展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依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谈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头,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看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刚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状况已经有了肯

9、定的了解,现在你能依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叙述:在一个算式里,假如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局部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准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应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竞赛) 4+248

10、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挨次,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其次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277853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4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拟,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分与联系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索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敏捷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解题方案。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方案。 教具和学具

11、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索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察,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 98-48=50(米) 学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刚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展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

12、择比拟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展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其次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当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仔细思索审题后,大局部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 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其次道题选择其次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应当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敏捷运用学问的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力量,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教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当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察,尤其要照看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把握了。最终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稳固进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