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71267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练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20题;共20分)1. (1分) (2016七上从江期中)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 )A . 新石器时代B . 旧石器时代C . 青铜时代D . 铁器时代2. (1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黍和小麦B . 水稻、粟和黍C . 小麦、玉米和粟

2、D . 水稻、粟和玉米3. (1分) (2019七上泾阳期末)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 A . 过着定居生活B . 会建造房子C . 住半地穴式房子D . 会种植庄稼4. (1分) (2019七上莘县期中)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宗法制5. (1分) (2017七上江津月考) 他为了全部落联盟的利益,三过家门而不入。他( ) A .

3、创造了文字B . 打败了炎帝C . 继承了尧的位置D . 制服了洪水6. (1分) (2019七上泾阳期末) 下列国王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 ) 夏桀 商汤 商纣 周武王A . B . C . D . 7. (1分) (2019九下厦门月考) 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该王朝指的是( ) A . 夏朝B . 春秋C . 战国D . 秦朝8. (1分) (2018七上南岸期中)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封的对象只能是亲族B . 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等C . 诸侯须向周王进纳贡物D

4、 . 分封的诸侯有效地开发了所管辖的地区9. (1分) (2019七上滨州期中) 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 )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郡县制10. (1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采用的制造方法( ) A . 高温敲打法B . 人工合成法C . “泥范铸造法”D . 蒸煮法11. (1分) (2019七上京山期中)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每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齐桓公B . 秦穆公C . 楚庄王D . 晋文公12. (1分)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

5、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 建立县制D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13. (1分) (2019龙泉驿模拟)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 A . AB . BC . CD . D14. (1分) (2019七上滨州期中)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记载中描述的应是( ) A . 都江堰B . 长江三峡C . 长城D . 灵渠15. (1分) (2019七上港南期末) 下图人物是春秋

6、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 )A . 无为而治B . 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C . 要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D . 以法治阿,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6. (1分) (2019重庆) 如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 A .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 (1分) (2019徐州)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如图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7、D . 18. (1分) (2019七上龙凤期中) 在秦朝分管行政的官员是( ) A . 太尉B . 丞相C . 御史大夫D . 郡守19. (1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项羽的抗秦斗争B . 刘邦的抗秦斗争C . 陈胜、吴广起义D . 王莽篡夺西汉20. (1分) (2019七上沛县期末)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担负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

8、4题;共30分)21. (9.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记有日食的甲骨文图2鲁迅曾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图为史记书影)图3荷马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图为奥德赛故事瓶画)(1) 图1至图3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 结合所用知识,图1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图2和图3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2. (7.0分) (2019七上韶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材料二:西周等级示意图材料三:公元前770

9、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正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候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材料四: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1) 材料一、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 结合材料三说出春秋三位霸主。 (3) 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秦孝公任用他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10、(4) 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你应该怎么做? 23. (7.0分) (2019七上昆明期末)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请回答:(1) 材料一中出现的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 材料二中的言论出自谁?

11、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3) 材料三中的言论出自谁?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 (4) 除了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两家学派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哪些学派?(任写两个) (5) 这些学派中你喜欢哪家学派?并说出理由是什么? 24. (7.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楚汉战争时,为打败项羽,刘邦曾分封了一些人当王。这些人不姓刘,历史上称为“异姓王”。汉初,刘邦逐渐铲除了“异姓王”,却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王国,历史上称为“同姓王”。刘邦去世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他们“不听天子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时,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率领七国叛汉

12、。这次叛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足以暴露出王国问题的严重性。王国问题是关系到西汉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它延续时间长,威胁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影响了团结和稳定。(1) 当初刘邦封“同姓王”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材料说一说,为什么西汉王国问题是关系到西汉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3) 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王国问题的? (4) 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0分)21-1、21-2、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