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主要教育理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8405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主要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主要教育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主要教育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主要教育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主要教育理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当代教育理念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终身教育真正得以概念化和体系化,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提倡、推广和普及,却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朗格朗提交了“关于终身教育”作为一个专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召开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时任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教育专家保罗终身教育”的提案,受到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共同关注。自此之后,业术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开展终身教育的热潮。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基本特征如下:(1)终身性。终身教育超越了封闭的

2、学校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时间上的延展性上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2)整合性。终身教育不仅在空间维度上追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在教育内容上也兼容职业教育、闲暇教育及生活教育。(3)民主性。终身教育反对只针对个别优秀人才而进行的所谓“精英教育”,要求突破围墙、年龄、性别、专业等各种限制,使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促使每个人都能从教育中获益。(4)灵活性。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任何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意义:(1)终身教育

3、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2)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3)传统的师生关系被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所取代;(4)提出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5)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2全民教育全民教育理念可以追溯到1948年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但真正兴起却是在20个世纪9

4、0年代初。当时,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不过全球仍有近10亿成年人不会读和写,近1亿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他们大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严重阻碍了其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泰国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新概念,受到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赞同。自此以后,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最为强劲的旋律之一。全民教育坚持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本原则,提出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主张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具有差别平等和普及化的特征。(1)差别平等。在全

5、民教育理念中,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它表现为每个人在发展可能性和所需条件上的平等。但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际遇不同,教育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式地实现,因此,要坚持差别性对待原则,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的利益。(2)普及化。普及义务教育,让适龄儿童都能够并且必须接受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建立义务教育制度,才能使全民教育成为可能实现的理想。此外,保证全民教育理想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给那些因为在入学年龄错过了受教育机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即开展扫盲教育。在现代社会,扫盲教育的关键任务是扫除“功能性文盲”,即帮助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意义:全民

6、教育理念在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消除教育差异、关注残疾人教育、改善学习环境、加强教育与社区的联系、调集资源、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计划制定、教师培训、教育技术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全民教育不仅主导了当前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而且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它将直接引起公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3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身心各种因素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7、)全体性。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和最根本的要求,作为一种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成为未来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全面性。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而非单一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并实现整体优化。(3)基础性。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劳动职业的“小行家”。(4)发展性。素

8、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把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就要求教师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并充分发挥自身作为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教学向解决问题的转变。(5)主体性。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动力是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意义: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的内容,而且在实

9、践上推进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朝纵深方向发展。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社会各界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上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环境,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4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其特征主要包括:(1)

10、超越性。创新教育摒弃了传统教育机械的、单向的“适应论”,以对既有文明的超越作为自身最高价值追求,通过批判性思维,激发受教育者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向人类已经获得的结论提出挑战,实现对自我和客观世界的超越。(2)全面性。创新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百科全书式的基础知识,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而且注重学生自信、成就动机、行动独立性、自我情绪调控、自我激励、探究欲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3)主体性。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把个体的地位、潜能、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力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机,并现实化为创新行为。(4)实践性。一方面,实践为人

11、们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问题情境,只有不断实践,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创新教育理论才能转化为现实。意义:创新教育理念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知识经济时代,为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必须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等若干方面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造就适应21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5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但其内容远远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作为一种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

12、会”,“全纳教育”首次被正式提出。此后,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全纳教育理念逐渐得到接纳和推广。全纳教育理念以人权观来批判现行的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相隔离的状况,重申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1)平等性。全纳教育最根本的含义是接纳所有的人,不排斥任何人。换言之,普通学校要接纳所有的儿童。只要可能,所有儿童都应该在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在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文化、种族的差异或可能存在的障碍。(2)

13、合作性。全纳教育主张学校要通过集体的合作和相互的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3)差异性。全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是因为,人是有差异的,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不同需要,而不是要求不同的儿童去适应固定的学习过程。(4)持续性。从全纳教育的性质上看,它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而非短期行为。全纳教育不仅要向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要改变社会存在的歧视和排斥现象,创造人人受欢迎的社区和建立一种人人参与的全纳社会。意义:目前,国外对全纳教育的研究已逐渐突破了特殊教育的范畴,进入到普通教育领域,其关注的问题包括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艾滋病与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移民和难民儿童的教育、社会包容、性别平等教育、灾难风险减少教育,等等。而且,全纳教育的过程已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相联系,将全纳教育与社会民主、社会团体背景相联系是国外全纳教育研究中的一种最新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