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避震内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67706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避震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避震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避震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避震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避震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避震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避震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学校避震内容 如何防震避震。 大量震例表明,地震中学校最容易遭受灾难。要做好学校的防震准备,首先搞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开办地震知识讲座、组织师生观看有关防震的影视和录像,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 第二,在老师带领下进行防震练习。例如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险”、震后撤离教室的练习、自救互救练习等。 地震时教师要保持镇静,指挥学生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正在上课的学生,应双手抱头迅速躲在课桌下、讲台旁边;在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暂避。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绝不可让学生

2、到处乱跑或蜂拥挤向楼梯,切忌跳楼,以免造成非震伤亡。震后应在教师指挥下有秩序地撤离。 抓住震前十几秒钟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专家们认为: 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3、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

4、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

5、去后再下车。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 遇到

6、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

7、,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震后抢险救灾 指挥部发出命令; 迅速恢复与外界的通讯联系;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迅速排除险情; 恢复医院功能或建立新的医疗救护点; 迅速有效地组织抢救被埋人员加强社会治安。 积极参加互救活动救人方法: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

8、样生活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资料显示】 按照一般规律,地震后,遇难者众多,加之雨淋日晒,尸体迅速腐烂,会导致瘟疫的发生和蔓延。地震后常见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等。汶川地区也将面临这种困境。 【专家建议】 地震过后,要做好自我卫生防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远离疾病,千万别“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保护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绝对不能喝生水。 为了躲避余震,很多人露宿街头,

9、对蚊虫要做好防护,避免被叮咬。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防震避震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靠近在窗户。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乘电梯。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

10、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在野外怎样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

11、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如燃气泄露时: 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露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地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

12、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救人方法: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传染病。 更多有关地震相关知识请参见http:/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