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7145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南区域经济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摘要】本文概述了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并针对优劣势提出了发展陕南区域经济的几点建议:充分发挥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水、矿产、生物、旅游资源;逐步改善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劣势,发展交通,搬迁深山居民。【关键词】陕南;区域经济;发展陕南,即陕西省的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近年来,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陕西省省情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陕南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经

2、济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近几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为“0”;西部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仍旧为“0”;“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陕南还是为“0”;就连2012年新公布的国家贫困县中,陕南地区就占了24个(陕西省50个),将近占了陕西省的一半。可见,陕南经济发展尚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很有必要。一、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优势1、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其中,汉中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安康境内河流众多,具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境内有多处水电站;商洛境内有丹江河、金钱河、乾佑河等河流,横跨长江

3、、黄河两个流域。2、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生物物种繁多陕南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质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较为理想的生长地区,秦巴山区内的中草药产量、种类都较多;同时,有着秦岭山脉的依托,使得陕南成为众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物种繁多,特别是拥有朱鹮、大熊猫、羚牛、金钱豹和大鲵等多种列为国家稀有保护的动物。3、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境内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汉中具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0多种,境内的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曾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

4、一,并且其他矿种也居全国前列。商洛市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和矿化物已探明储量的有46种之多,全市矿产地超过350处,并且境内几大河流均有金沙分布。安康市具有汞、重晶石、锰、锑等多种全国或全省产量较多的矿产资源。4、具有充足的旅游资源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底蕴较为浓厚,境内具有古汉台、张良庙、诸葛武侯墓等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有国家“人与自然生物圈”、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安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青山绿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小江南”,有众多的森林公园、巨大的人工湖等,是陕西省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商洛市以突出秀、奇、险、幽,兼具南北地域特色

5、的山水和自然风光地貌为特征的自然风光,其中又融入了秦楚文化的精华,形成了集山水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资源旅游业。其中较为有名的为金丝大峡谷、丹江漂流、柞水溶洞、牛背梁自然风景区等。二、限制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1、地形地貌影响交通受到秦巴山区的影响使得陕南交通较为不便,交通的不便使当地很多经济作物、矿物质、农产品等无法及时外运,严重阻碍着陕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方面有汉中和安康两处民用航空机场;铁路运输方面,由于山区铁路建设投资较大,使得陕南大部分地区无铁路通过;公路运输方面,虽然近几年陕西省加大了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并陆续贯通了西汉、西康、西商线,使得各市目前已经通高速,但是很

6、多县城的公路建设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水运方面,只有汉江具备一定的通航能力。2、地形与气候致使自然灾害频发陕南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和交界地,位于秦岭南麓,年降雨量较大,并且伴有季节性特征,夏季常常有暴雨。而陕南地区的居民大多居住于山、川或者盆地较为平坦的地段,当季节性降雨较为明显时,时常给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虽然陕西省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由于其地理特征与气候的原因还是使得陕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三、突破发展陕南区域经济的思路1、充分发挥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1)合理运用区域内的水能资源。将该

7、区域的水资源作为能源投资的重点,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开展招商引资,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推进水电站建设,发展环保能源。(2)挖掘陕南地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质等为植物生长提供较为有利的条件。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建设具有规模化的药材生产基地,形成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产业。(3)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合理开采区域内丰富矿种。对矿产的开采应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确保矿产开发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抵制由于开采矿产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充分抓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这个龙头,加强整个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培育,逐步达到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4)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旅游是一业带百

8、业的产业,是典型的扶贫产业,并且旅游产业污染小。应充分利用秦岭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要针对经过近几年发展而逐渐形成规模的:金丝峡、南宫山、牛背梁、黎坪、木王山等。要做好陕南区域的旅游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加强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重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城镇的通讯、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标识导引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启动秦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打响“山水秦巴、生态陕南”的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深度开发;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区外旅游

9、线路联接,开展景区合作,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络,打造秦巴国际生态旅游经济圈;加强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形成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休闲旅游多品种的旅游产品体系。2、逐步改善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劣势(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运输难题。陕南区域经济要得以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加快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并且陕南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在规划实施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构建区域交通大通道,形成内联外达的交通网络,确保各个市、县均能够通高速。加快区内水利、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2)落实好山区居民搬迁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做到以人为本。对纳入不适宜居住地的群众做好搬迁工作,并解决好搬迁后群众的民生问题,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做好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避免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做好预警工作,并通过宣传、教育和其他方式教育广大群众学会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如何避免使生命财产损失达到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