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66800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栽培学综述 喜凤.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蔬菜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园艺082 陈喜凤 200810134215 摘要:广东蔬菜在中国各地及出口的供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创造名牌农产品,通过分析广东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其优势,面对目前广东蔬菜产业发展的机遇,对广东蔬菜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现状 优势 机遇 建议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是中国南部蔬菜生产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蔬菜产业在价值规律驱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迅猛发展, 在新一轮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 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蔬菜生产的作用已从过去解决城乡居民“菜篮子”向解决农民“钱袋子”转

2、变, 并成为当前农民增加种植业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广东区域资源优势, 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扶持, 促进本省蔬菜产业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 广东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1.1 总量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持续增长, 1985 年蔬菜种植面积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95 年又比1985 年翻了一番多, 1995 2002年以每年增加3. 3万hm2 和100万t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16. 3万hm2, 总产量2 596万,t 比1995

3、年增加33. 3万hm2 和892万,t 分别增长40% 和52% ; 分别是1978年的6和9倍。与此同时, 随着品种的改良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 蔬菜单产也稳步提高, 2005年全省蔬菜平均每667m2 产量1 488 kg, 比1995年增加119 kg, 比1978年增加463 kg。全省年蔬菜播种面积1万hm2以上的县达到50多个。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而列第2位, 总产量已超过粮食和水果列第1 位。1.2 品种结构不断更新优化近20年来, 广东省选育了一批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品种, 仅1998年以来通过省级审定的蔬菜品种就达60多个, 同时还引进和筛选了一批国内外名

4、优品种, 并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 一批早植品种、春秋渡淡品种、适宜北运、适销对路的出口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蔬菜花色品种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瓜类、豆类、茄果类、叶菜类以外, 块根类、香辛类、水生蔬菜类、国外引进菜类以及野生蔬菜、芽苗菜的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1.3 先进生产技术加速推广经过科研和推广部门的努力, 一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在广东省蔬菜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如早春小拱棚覆盖、夏秋季凉爽纱覆盖、地膜覆盖、基质培及水培技术、育苗移栽技术、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据农业部门统计, 2005年广东省保护地栽培技术已推广应用达12.7万hm2, 其中玻璃温室15.3 hm

5、2, 塑料大棚333.3 hm2, 塑料中、小棚3.5万hm2, 遮阳网4.6万hm2, 地膜4. 5万hm2; 反季节蔬菜播种面积已发展到20万hm2 以上; 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1.4 区域化生产初具稚型 20世纪80 年代以来, 随着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广东省蔬菜生产按照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逐步构筑了比较合理的区域化生产格局, 形成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 包括专门供应城市的城郊型商品菜生产基地、粤西北运菜生产基地、粤北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粤东加工型蔬菜生产基地和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21个大中城市郊区建立了常年蔬菜生产基地约10万

6、hm2, 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菜篮子”。1.5 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在发展蔬菜生产过程中, 各地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道路, 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 基地+ 农户, 这种形式最典型的是农业龙头企业(或外商)兴办蔬菜生产基地,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公司+ 农户, 主要采取订单的方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 提供种子、技术等服务, 并按标准收购产品销售或加工; 中介组织+ 农户, 如北运菜基地发展起来的各种流通组织与当地农户建立起来的生产加流通的产业关系, 目前仅湛江市就有蔬菜流通中介500 多个, 近13万人参与蔬菜流通; 专业市场+ 农户, 这种形式以市场为依托,

7、带动周边蔬菜的专业化、区域化生产。1.6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 广州市主要蔬菜区已建立健全蔬菜监测网络和监测制度, 基本实现了无公害生产。广州市、深圳市的蔬菜市场已建立检测制度。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深圳市、湛江市、顺德市等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152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 583个产品通过认证, 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6.7万hm2。全省绿色食品企业110家, 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24个, 其中蔬菜产品占了一定的比例。无公害蔬菜生产正逐步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1.7 蔬菜出口逐年增加随着广东省蔬菜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外

8、销和出口蔬菜数量逐年增加。全省每年出口蔬菜(含冷藏蔬菜和食用菌)约占蔬菜总产量的3%。据海关统计, 2005年在本省口岸出口蔬菜71.3 万t 出口额1.99 亿美元, 比1995 年分别增长58 % 和53% , 出口到60多个国家(地区), 出口目的国(签约国)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为我国香港地区、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来西亚、我国澳门地区、印度、美国、日本、加拿大、巴基斯坦, 出口到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量占总贸易量的96.9% 。出口欧盟仅5 400 t(主要是意大利、荷兰、英国、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等) , 约占出口总量的0.7% 。2 广东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2.1 自然资源优势

9、 包括气候优势和蔬菜品种资源优势。广东那个省地处热带北缘(雷州半岛)到中亚热带(粤北),既有总体上的光能充足、雨量充沛的优势,又有多种气候型的特点。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种植资源,广东内有蔬菜20多个科100个属。即使子啊蔬菜供应的淡季,也有30多个种类上市。2.2 区位优势 东毗邻港澳和东南亚,面向的市场大,更重要的而是与广东相比,港澳不具备蔬菜生产的竞争力,主要靠广东供应。加之多年来承办了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蔬菜出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3 成本优势 广东的经济比较发达,本地的劳动力成本比内地省市的高。但目前在广东种菜的劳动力,大多数来自内地省市,因此劳动力成本还是较低的

10、。2.4 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广东省2002年蔬菜播种面积110多万公顷,总产量达236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69%和5.15%。2.5 蔬菜生产布局渐趋合理 在同一个地区,近郊以种植叶菜类为主,远郊以种植较耐运输的瓜菜类、果菜类、根菜类和茎菜类为主。从全国的布局来看,已经形成了五大基地,及南菜北运基地、黄淮早春菜基地、西菜东运基地、冀鲁豫秋菜基地、北京夏淡菜基地。广东省拥有连片种植的北运蔬菜基地13.33多万公顷。2.6 设施栽培、工厂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了引进先进的温室技术,结合广东省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过消化、改造,初步摸索了适合华南地区设施栽培的设计及技术方案,尤其是深圳市

11、的设施栽培有了一定的示范面积,包括现代化的温室、滴灌和喷灌系统等。2.7 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 公司加农户或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已在广东省很多地方出现。2001年,广州市种植蔬菜6.67公顷以上的基地有123个,其中66.67公顷以上的大型基地有14个。3 广东蔬菜产业面临的机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政府对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慎重考虑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国要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国外农产品将会进入中国市场,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蔬菜生产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然离不开农业大环境的影响,也将受到进口蔬菜产品的影响。面对此挑战,我们应加速推进我省蔬菜产业化的进程,发展优势品种,提供优质批

12、量产品。增强我们蔬菜产业成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我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蔬菜市场不会有多大冲击,相反,我国可以享受世贸组织现有142个成员国的低关税贸易,对增加蔬菜出口,建立外向型的蔬菜产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是解决我国目前蔬菜生产供大于求的途径之一。 广东省是我国出口蔬菜大省,蔬菜的出口额在农产品中居第三位,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对增加我省农产品出口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省蔬菜出口的竞争力有下降趋势,我省出口的蔬菜多为传统蔬菜,中、高档蔬菜主要由台湾和美国控制。另外,近几年来我省从香港进口蔬菜以年平均77.67%的速度增加,我省从香港进口的蔬菜大部分为转口贸易,主要为高档蔬菜,

13、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省生产的蔬菜质量低,竞争力不高,因此,要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必须注重从数量型、低值型、高档型蔬菜方向发展。4 广东省蔬菜产业发展建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农业极为发达,居全美各州之首,不仅如此,加州农业称雄美国霸主的地位已持续50年之多,并将继续对加州未来经济发展发挥独特作用。加州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瓜菜均排美国前3名,生产量占全美的50%,产品畅销全美及世界各地,其农业生产也由此而闻名世界。借鉴加州的经验,对加速广东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1 制定相应政策,为蔬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抓好政策的制订及落实。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扩大开

14、放利用外资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改革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决定)提出农业全面落实“外向带动”战略以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吸引农业外资为重点,实施“大经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的措施,并把实施“外向带动”作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进一步采取措施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强有力补贴支持农业的政策,对菜农、瓜农等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实行强有力的支持保护。4.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加大蔬菜产业的投入,争取财政、计划、农业经济开放、农业银行、外经贸等多方面的支持。整合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设立专项资金,抓农产品出口贸易

15、和产业化建设。可通过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开拓海外市场的职能,并设立省农产品出口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工商资金、外国资金投入。广东省农业推广体系庞大,经费严重不足,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要保障其资金逐年增长,专项资金专用。同时通过工商企业等渠道筹集资金。各级推广机构可兴办经济实体,无偿与有偿服务结合,走自我发展的路子。4.3 加大研究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力度。研究优质专用高效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快速扩繁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与检测技术,开发推广节能、高效、低成本和无污染的果蔬保鲜、加工新技术;研究

16、开发分级、检测、包装、运输新技术;加强生物技术研究,为广东省农业提供技术贮备。积极引进符合本省实际的国外先进技术与现代化设施,把发展特色产品、绿色食品与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创出名牌。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加强县、乡两级农业推广人员的集中培训,在广大农村吸纳、培训和使用农业推广自愿人员。不断拓宽农业推广领域,为农民发展商品经济、进入市场,提供产中技术服务,而且要提供产前的农业科技信息、农用物资,产后的农产品贮藏、保鲜、运销、加工等社会化系列服务;大力发展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教育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4.4 加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现代化建设加快各级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步伐,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