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66525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重庆市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技术细则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二八年五月一、基本要求1本次工作的重点是进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应严格按照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SL348-2006)的要求进行计算;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提出应充分结合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需要,提出合理的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2本次工作范围应为各区县水功能区划成果和区县重要河流和湖(库)。3水功能区水质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91

2、)等。4江河、湖库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全国统一采用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湖库增加总磷和总氮指标,以分析其富营养化情况。5市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成果应与重庆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成果相协调。6各区(县)需完成的成果如下:(1) 区(县)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报告(2) 区(县)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成果表(3) 区(县)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成果表二、水功能区划各区县先后开展了水功能区划,并报区县政府审批。根据水功能区划要求,水功能区划分为两级区划,一级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区。二级区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水

3、功能区水质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水功能区的复核、补充与调整应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和区县划定的水功能区为基础进行,根据规划确定需要复核或补充水功能区划工作的水域,补充水功能区划成果,对区划成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必要时可对水功能区类型、长度等进行局部调整。(一)水功能区复核1水功能一级区复核首先复核保护区,然后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最后复核保留区。具体方法如下:(1)保护区: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域全部划为保护区;对于地(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则根据区内水域范围的大小,及其对水质有无严格要求等方面确定是否将其划为保护区。对于已经建设或在规划水平年内将

4、会实施的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调蓄水库及其主要输水线路,划为保护区;对于在规划水平年内不会实施的,则划为保留区。重要河流的源头一般划为源头水保护区,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应划为保护区。(2)缓冲区:省界(际)水域或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水域划为缓冲区。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是指上下游地区间或部门间矛盾比较突出、存在争议的水域。如上游开发利用区与下游保护区相接时,两区之间应以缓冲区连接。(3)开发利用区: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对水域有各种用水和排水要求的城市江(河)段划为开发利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采用可采用“三项指标法”衡量,即以工业总产值、非农业人口和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量等三项指标的排序来衡量开发利用

5、程度。对于指标排序结果虽然靠后,但现状排污量大,水质污染严重、现状水质劣于类的,或在规划水平年内有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城镇河段也可划为开发利用区。(4)保留区:划定保护区、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后,其余的水域均划为保留区。保留区是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为将来可持续发展预留的后备资源水域。国界河流的出、入境河段划为保留区。2水功能二级区复核首先,确定区划具体范围,包括城市现状水域范围以及城市涉及的水域范围。同时,收集划分功能区的资料:水质资料;取水口和排污口资料;特殊用水要求,如鱼类产卵场、越冬场,水上运动场等;收集陆域和水域有关规划资料,如城区的发展规划,码头规划等。然后,对各功能区的位置和长度进

6、行协调和平衡,避免出现低功能到高功能跃变等情况。最后,考虑与规划衔接,进行合理性检查,对不合理的水功能区进行调整。具体方法如下:(1)饮用水源区,主要根据已建生活取水口的布局状况,结合规划水平年内生活用水发展要求,将取水口相对集中的水域划为饮用水源区。划区时,尽可能选择上游或受其他开发利用影响较小的水域。(2)工业用水区,根据工业取水口的分布现状,结合规划水平年内工业用水发展要求,将工业取水口较为集中的水域划为工业用水区。(3)农业用水区,根据农业取水口的分布现状,结合规划水平年内农业用水发展要求,将农业取水口较为集中的水域划为农业用水区。(4)渔业用水区,根据鱼类重要产卵场、栖息地和重要的水

7、产养殖场位置及范围划分。(5)景观娱乐用水区,根据当地是否有重要的风景名胜、度假、娱乐和运动场所涉及的水域划分。(6)过渡区:根据相邻功能区的用水要求确定是否设置过渡区。其范围,现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确定,低功能区对下游高功能区水质影响较大时,过渡区的范围应适当大一些,规划时根据纳污能力计算结果对范围进行复核。(7)排污控制区:排污口较为集中,且位于开发利用区下游或对其它用水影响不大的水域可设置排污控制区。排污控制区的设置和范围应从严掌握。(二)补充与调整的要点1、相邻水功能区的止、起断面的名称必须一致。2、水域功能及水质类别确定是否合理。3、上下功能区间的衔接是否合理。4、湖库型大型集

8、中式饮用水源地应划为保护区。(三)水质目标值拟定1水功能区划定后,应根据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排污状况、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要求以及当地技术经济等条件,拟定各一、二级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值,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值是水质控制指标的确定浓度值。2保护区、保留区和缓冲区的水质目标为保持现状水质。现状水质是指枯水期的平均值。当现状水质较差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需求,可适当提高水质目标值。3开发利用区各二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的拟定应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水功能区水质现状;相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水功能区排污现状与相应的规划;用水部门对水功能区水质的要求,包括现状和规划;社会经济状况及特殊要求。具体方法是

9、,将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与功能区主导功能水质类别指标进行比较后,按下述情况进行处理:(1)当现状水质未满足功能区水质类别时,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拟定水质目标值,该目标值可在不同规划水平年实现。(2)当现状水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时,原则上按照水体污染负荷不增加的原则,拟定规划水质目标值。4注意的问题:(1)COD、氨氮和当地主要特征污染物,均应拟定水质目标值。(2)对于排污控制区,应根据水质现状和下游功能区水质要求拟定出口断面的水质目标值。(3)注意同一水功能区现状与规划目标值之间的协调,相邻功能区水质目标值的协调。(4)无水质现状资料的功能区,原则上需补测。区间无大的入河排污口时,也可用相邻水

10、域水质资料推算。源头水可根据天然水的化学背景值推求。三、污染源排放量和入河量调查与估算(一) 调查对象和内容污染源排放量是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的总称。工矿企业污染物调查内容为:地理位置、生产工艺、废水和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废水和主要污染物外排量、排放规律、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对缺少资料的工矿企业进行污染源补充调查或补充监测。污染源排放量调查以现状2005年的调查监测资料为基础,以相近年份的调查监测资料作补充。(二) 污染源排放量估算1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可通过工业生产用水量和废水产生系数得到,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可通过生产工艺类比得到。以废水排放量和废水水质浓度估算出工业企业主要

11、污染物排放量。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可通过生活用水量进行估算,生活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可通过排放系数,用类比法确定。如果逐一调查每个污染源有困难,应通过收集有关统计报表等手段,统计每个水资源三级区的废污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再将水资源三级区的废污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配到每个行政单元和水功能区,具体分配时,可根据社会经济指标或用水量指标进行分配,如以人口、工业产值和用水量等指标为权重进行分配。2为掌握进入水功能区的陆上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并为污染物削减量分配提供依据,应确定各水功能区所对应的陆域范围,其方法为:调查和收集有关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市政排水管网布置、企业和单位

12、自行设置排污口资料,同时进行必要的实地勘查分析,查清相应的陆域范围,特别是对功能区水质影响大的污水排放源。(三) 合理性分析用工业用水量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减去耗水量所推求的排放量,与污染源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用水量、用水消耗量与废污水排放量的合理性。合理性判断方法为:Q工业排放Q生活排放Q用Q耗式中:Q工业排放调查得到的城镇工业企业排水量;Q生活排放调查得到的城镇生活排水量;Q用城镇用(供)水量;Q耗城镇耗水量。如Q排Q用Q耗,则应重新核实有关数据,直至合理。工业耗水量包括输水损失和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损失量、产品带走的水量、厂区生活耗水量等。一般情况可用工业取水量减去废污水排放量求得;也可根

13、据工厂水平衡测试资料推求;还可进行不典型调查,取综合耗水率计算耗水量。火电耗水量可按装机容量乘耗水定额计算,火电耗水定额采用调查值。直流式冷却火电厂的耗水率较小,应单列计算。城镇生活耗水量的计算方法与工业基本相同,即由用水量减去污水排放量求得,也可采用典型调查确定耗水率的办法估算耗水量。(四)污染物入河量调查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排入水功能区水域的排污口。由排污口进入功能区水域的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统称废污水入河量和污染物入河量。污染严重的小支流,可按排污口处理。汇入水功能区的较大支流,如果支流口水质好于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则不考虑该支流上的污染源;如果支流口水质劣于功能区的规划水质目标,则需考虑支

14、流上的污染源。以入河排污口为对象,调查水资源三级区内各水功能区的废污水入河量和主要污染物入河量。通过实地勘察和收集资料,查清各水功能区内入河排污口。入河污染物资料的收集以2005年入河排污口监测资料为基础,若2005年资料不全,可用2005年前后12年的数据或进行入河排污口补充监测。调查内容主要为入河排污口的分布、位置、类型,对应的污染源的名称、污染源距入河排污口的距离等。重点分析流经大中城市的河段和水域的入河排污口及其排污情况。调查各水功能区内入河排污口的废污水入河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如排污口众多,全部调查有困难,可调查主要排污口,污水量或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入河排污口必须查清。将调查的入河

15、排污口资料同相关部门的入河排污口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所调查的资料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排入水功能区的废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量是污染源排放量扣除废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量,可由入河排污口污水流量和污水水质观测资料求得。无资料的入河排污口,原则上需进行补充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污水量、COD、BOD5、pH、SS、氨氮、挥发酚、总氮、总磷、汞、镉及区域特征污染物,其中污水量、COD和氨氮为必选项。(五)污染物入河量估算1污染物入河系数水功能区对应的陆域范围内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仅有一部分能最终流入功能区水域,进入功能区水域的污染物量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即为污染物入河系数,按下式计算:可通过对不同地区典型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的监测、调查,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入河量资料确定污染物入河系数。影响入河系数的因素众多,情况复杂,区域差异大。在确定现状污染物入河系数时,应考虑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的效应。根据资料情况,可分三种情况计算污染物入河系数:(1)排污口污染物入河系数: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物入河量及其对应的陆域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资料都具备时,则可按上式计算该排污口的污染物入河系数。(2)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系数:不具备每个排污口的污染物入河量及其对应的陆域污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