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66420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2 .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剂一定为水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3 . 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够溶解油污B

2、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溶解的量C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DKNO3属于盐类,是一种复合肥4 . 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B量简量水时俯视刻度线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5 .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B反应中铁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铁与碳的质量一定相等D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

3、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6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7 . 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Y、Z 、XCY、X、ZDZ、X、Y8 .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B、两类反应均

4、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在、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9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不饱和溶液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方法D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A的晶体10 .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C升高温度均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11 . 下列厨房中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白醋C味精D辣椒面12 .

5、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其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硫酸铜,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过滤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氢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不断振荡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氢,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搅拌,过滤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固体, 搅拌, 过滤13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将40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D将20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大于乙14 .

6、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B最常见的溶剂是水C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与溶液的体积之和D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15 .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I和I1.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和固体B.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据此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实验I和II能验证Al、Ag. 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若A是无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AgNO3;若A呈蓝色,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若A呈蓝色,固体B中定不含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A1个 B. 2个B3个C4个二、填空题16

7、 .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填序号)(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3)化学兴趣小组要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D中的现象是_。两名同学将试管_和试管C中上层清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通过分析,确定了一定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若将烧杯中混合物过滤,滤液中一定含的溶质有_。实验E中,瓶底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17 . 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

8、优点是_;(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_的金属18 . 钛(Ti)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1)图1是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其核内质子数为_。(2)图2是Ti、Al、Cu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图3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 +TiO2 +2CTiCl4 +2X,则X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

9、应所属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和_。19 . 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向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_;(2)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D倒出部分溶液E恒温蒸发溶剂20 . 铝、铁、铜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铁制品易生锈需要做防锈处理,而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通常不做防锈处理是因为铝表面容易形成_;为验证Al、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

10、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_。Al、FeSO4溶液、Cu Al2(SO4)3溶液、Fe、CuSO4溶液A1、Fe、CuSO4溶液21 .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图A中仪器a的名称_;按实验要求,图A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2)小红按图B所示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明发现她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她的操作中的错误是_;她称取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_(3)小红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C图,小红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三、实验题22 .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所示),回答:(1)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_

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本实验设计中,在B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_,其优点是_。四、简答题23 .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KNO313.3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NaCl35.7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1中能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m或n)。(2)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

12、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固体B生石灰固体C水D硝酸铵固体(3)“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填序号)。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侧 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或“偏小”)。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填“”或“”或“”)5%。(4)图4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根

13、据要求回答问题:小明用甲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但没有看到气泡,其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a先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b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接着,用乙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右拉,看到仪器a下端有气泡逸出;再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看到仪器a下方_(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可将仪器a换成注射器,其优点是_。五、推断题24 . 如图中 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物质 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间的反应在其溶液中进行)。(1)物质E是_(填化学式),它的一种用途_。(2)B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3)C与B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写出A与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六、计算题25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质量分数的测定,主要测定流程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