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66297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五四运动9.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第十三课 五四运动总课时1主备人备课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和反封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教 学 过 程环 节师 生 活 动反馈调整预习感知预习提纲: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军、提出什

2、么口号?2.五四运动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主力、中心)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精讲点拨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一问题来学习第十三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英、法、美等列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爆发:1919年5月4日2.过程: 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以 主力,以 中心 。 提出“外争主权,内出国贼”“誓死力争,还我

3、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二、五四运动的扩大第二阶段: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1919年6月5日以后 主力由-到-中心由-到-。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3)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的开端。当堂训

4、练1. 下列人物及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又领导了五四运动的是( )A. 陈独秀B. 鲁迅C. 胡适D. 蔡元培2. 工人阶级是广大劳动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A. 辛亥革命中B. 五四革命中C. 新文化运动中D. 戊戌变法运动中总结巩固知识梳理(略)板 书 设 计第十三课 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索:2.时间:3.地点:4.主力:5.口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主力的变化:2.中心的变化:3.胜利的表现: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课 后 反 思五四运动是本教材的重要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大量各种史料,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意扩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以及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